读《劳模》评论之二十一|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文/吉君(吉林)

读114节有感:借酒消愁愁更愁
我深深地相信,有那么一个人曾用尽全力爱着我的全部。我的温柔,我的狂妄,我的自私,我的狭隘,我的天真,我的成熟,甚至,我抛弃她的狼心狗肺。
她便是孙小明。可是,就是这般用生命来爱郝祖国的她,却像断线的风筝那般,勇敢的离开了郝祖国,飞向再也没有他的天空。
十年相恋,有多少深情与记忆,一同埋葬在世俗欲望的洪流之中。有时候,或许连郝祖国都不知道他的内心深处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不过是追随着大众的步伐让自己陷入这个世界无限的权欲以及对于世俗的崇拜。
只是不知,有朝一日,当他登上事业的高峰之时,会不会倍感孤独?会不会后悔曾经抛弃了最爱的姑娘?
事业与爱情,权贵与平凡。人生从来不是一道圆满的问答题,一直都只是一道道刁钻难以抉择的选择题拼凑成的问卷。
在郝建华大婚之日,郝祖国与姐姐亭花却在一家茶楼里借酒浇愁。今天的故事中,这对“双胞胎”姐弟俩,同样因爱痛苦,因爱彷徨,因爱借酒浇愁。
弟弟为了副厂长的位置,下定决心娶辽海汽车厂一把手的女儿罗琦。姐姐为了所谓的报复,以自己的婚姻为赌注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人。最终明白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因为无论她的事业有多辉煌,她都失去了一个女人一生的幸福。
如若往事如酒,那郝祖国与郝亭花的人生便是一场宿醉。
我忽然明白,凡是作家笔下人物的行为或心理,都是为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铺设一面明镜。镜中人物的人生轨迹或许我们都将会有,某些已经露面,某些正蛰伏于可能性中伺机而动。或许画面无处重合,但是透过现象揪出相同的本质。所以,作家铺设的长篇小说以悲剧开篇,在高超的写作技巧与精妙的逻辑思维中,引导我们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抉择。所谓一针见血,真正的引导都是设身处地,作家在贡献出亭花与郝祖国的人生迷途之时,读者是否与之产生共鸣?
没有谁不会犯错,没有谁没有走过悔恨所走过的道路,只是,读过故事,你是否依然选择一错再错?





作者简介:

吉君,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自由撰稿人。
“都市头条编辑部”以推出名家新作,培养文学新人,传播先进文化,歌颂西部人精神为宗旨,向头条选送的是《西部人文学》、1号文化总网最优秀文章。
《西部人文学》都市头条武威编辑部
主编:杨成名
副主编: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