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四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四四、强将手下无弱兵
征兵仍在进行,每征一批,培训一批,培训完就送往战场了。老兵们甚至不用培训,报完名就插进训练好的新兵队伍,直接赶赴了朝鲜战场。
一年来,马三与他的左膀右臂郭明亮和羊二一边征兵、募捐,一边关注着朝鲜战场。当他们从报纸和广播里看到或听到抗美援朝部队,光大的战役已打了五场,前两场在中朝边境及朝鲜北部,而后三场则集中在三八线附近作进攻、防御、反击时,就知道这场战争是赢定了,既高兴,又心里酸溜溜的。
高兴的是,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联合国军;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直接参入进去。但当他们看到自己原来的老部下,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在战场上与敌拼杀时,又感到了一丝欣慰。呵,马家军无处不在呀!
是啊,自八路军一一五师进入沂蒙山区,山东纵队随之成立后,马三就一直为其注血。
一开始,一个连、一个排的送给徐向前,后来就一个营、一个团的送给罗荣桓了。
华野分为东、西兵团后,他的两个团被陈、粟带去了鲁西;华野抢占东北,他一下贡献了四个团;三十五军成立,他又贡献了仨团;浙江组建军分区及警备区,大多用得马家军;华东海军的那个炮团,也是他一手培育起来的。
战争年代,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部队番号经常变。有的以行政区命名,如:山东纵队、沂蒙游击总队、胶东军分区等;有的以山川河流命名,如:蒙山支队、沂山支队、沂河支队等;有的以东西南北命名,如:华野东兵团、西兵团、鲁中军分区、鲁南军分区、苏北军分区等;有的以主将姓氏命名,如:陈粟兵团、谭许兵团等;有的则用数字命名,如:第一集团军、一野、二纵队、九兵团等。
之所以如此频繁的改名,是战时需要。淮海战役打得激烈时,华野和中野就进行了合并;华野部队抢占东北后,就变成了东北联军,后来又成了东北野战军,渡江战役时又变成了第四野战军了。
这些年来,由于经常换名,马三都不知道他的那些老部下归建到哪支部队去了。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后,他才知道当年派往东北的那四个团及派往鲁西的两个团全去朝鲜了。
周强、范青、刘六、王大松是随宋时轮的九兵团去的。
本来,他们的任务是攻打台湾,可朝鲜战争爆发后,便乘火车一路北上杀向了战场。
孙大胜和张克侠的两个团也是随九兵团去的,去时属王建安的二十六军。
战争是残酷的,通过报纸和广播,马三领略到了长津湖的彻骨严寒、铁原的血湖火海、上甘岭的铁骨长城!他既感到骄傲,也为失去了那么多战友而心痛。
征兵工作告一段落后,马三提出了归队。看了朝鲜战场的惨烈,他坐卧不宁,便想起了肖劲光司令员的话,他想赶紧归队,寻找机会入朝作战。
可司许世友司令员却坚决不答应:“不行,你现在是我的兵,你说了不算,他肖劲光说了也不算。”
马三白了他一眼,心里话:说好了完成任务就归队的,这不是不讲理吗?
许世友早就看出他的心思了,道:“这次入朝作战,毛主席根本没打海军的谱儿,海军的任务是守卫东南沿海和山东半岛之安全,你一个晕船的将军,回去也白搭,只能吃闲饭。”
“司令员,我已经不晕船了。”马三说“肖司令员答应过,答应保我出国作战的。”
“傻哥哥,赴朝作战哪儿近?”许世友说“渤海、黄海比南海近吧,若战时需要,咱山东军区的北海舰队肯定打头炮!在这儿好好干,到时我推荐你去。”
两个司令都说推荐,这下让马三为难了。
“其实,之所以留你在山东,是工作需要。”许进一步说“别以为只有上了战场,才能建功立业,在后方工作,同样是抗美援朝。就如战场上比高低,如果没有外线部队打援,主攻部队能抢占高地、拿下城池吗?比如你,上了战场,无非就是杀个痛快。可你一年来的战绩早就超过一个军了,为什么不为此骄傲?”
超过一个军?马三不解的看着许世友,摇了摇头。
“你想想,战场上如果没有我们的山东空军师,能搏击长空、每天击落数架敌机吗?没有我们捐献的数千门大炮,能万炮齐鸣吗?没有我们几十万山东子弟杀向战场,能形成滚滚洪流吗?没有我们送去的棉衣和粮食,得多冻死、饿死多少将士啊!”
一连串的反问,令马三哑口无言了。是啊,看了战地记者发回的有那么多战士被冻死、饿死,他心里就绞痛;一听到“人海如潮、万炮齐发、搏击长空”这些字眼儿,就心潮澎湃!这里面,也有他一份功劳哩。
“知道你是个闲不住的人,给你个新任务。”许世友说“最近,美国鬼子在山东投放了大量的生物细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要求我们立即成立防疫工作指挥部,康生同志任总指挥,你我任副总指挥。当然,工作由你主抓,郭明亮和羊二当你的副手。”
“具体干什么?”马三问。
“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一起打。”许说“别看这些小动物个头儿不大,疫情传播速度极快,朝鲜战场和东北地区已成为重灾区了,卫生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打赢这场战争,否则,后患无穷。”
“是!”马三答应一声,立马准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