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作者/刘志民
腊八节到了,
传统的腊八粥是否有小时候的香甜?
在脑海搜索着儿时的信息,
记得小时候的腊八粥是春节开始的象征。
腊八粥做的好坏,
预示着春节是否祥和顺利,
所以腊八粥的制作,
我家的总管当然是奶奶了,
她是十八口之家的领袖人物,
奶奶 1949 年前在热河省翁旗当过“妇救会”干部。
人民公社时期,
百姓的日子是比较苦的,
十八口人吃腊八粥可得一大锅。
奶奶老早就备好大黄米,
提前两天开始泡米。
泡米是技术活,
不能让泡的米发酵了,
只是让冷水浸泡即可,
也不可翻动。
腊八粥中可放入红芸豆、红小豆、大枣等辅料,
腊月初八,
奶奶起得很早,
奶奶亲自制做腊八粥了,
她将泡好的大黄米用手搓完,
再用水冲洗后,
放入锅内,
测试好加入的水量,
开始生火了,
依据水温,
奶奶分时段下入红芸豆、红小豆,最后是大枣等辅料。
当我在睡梦中醒来,
就直奔厨房而去,
厨房中热气腾腾,
有一种谷米的香味扑鼻而来,
跟随奶奶等待第一勺腊八粥给自己。
奶奶也看出了我的意思,
抄起勺子掀起锅盖,
在锅里盛了一勺放入我的碗里说:“先尝尝,看豆子熟了吗?”
自己在那时特别感激奶奶的恩泽,
于是开始吃这热粘香盈的腊八粥。
那香香粘粘的腊八粥,
现在的腊八,
没有了儿时的期朌,
也没有了儿时那种浓郁的年味,
尤其是没有了白发苍苍慈祥的奶奶,
没有了她的身影,
没有她的声音,
没有了我总是第一个尝试的机会。
腊八粥也许是一种民族传承,
或一种文化,
或一种习惯,
我心中的腊八粥,
却是一种永远难忘的亲情、恩情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