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度三关
白 水

“怎么年龄越大,越想往家里弄东西?”妻子问我,我说怎么了,她说:“楼上的王姨七十多岁了,退休金一月三四千,儿子儿媳都是工程师,钱多得花不了,可她经常傍晚才去超市,买那些人们挑剩下、商场打折处理的蔬菜,还捡垃圾攒着卖破烂。”
我笑了:“不少老年人有这个特点,王姨捡垃圾,我遇见过,她看见我,不好意思,说还有点儿用,扔了可惜。她家楼下储藏室门口堆一些,里面也不少。”妻子说:“她还拿到楼上,塞自己床底下,弄得家里都有异味儿。儿媳怕老太太生气,没办法,就偷偷拿一些扔垃圾桶里。”我说:“王姨以前过苦日子,习惯成自然。别说她,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也多少有点儿,小时候儿物质匮乏,生活不易。改革开放才好起来,解决温饱,直到现在这个样子。王姨挨过饿,大概刻骨铭心,身不由己捡垃圾。”
妻子没再吱声。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节俭过日子?只不过,和王姨相比,毕竟两代人,没有经历过她们的那种痛苦遭遇。岁月倏忽,但从不虚度,慢慢变成脸上的皱纹,头上白发。而心灵的伤痕,也由内而外,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妻子老嫌外面的饭菜不好吃,总是在家里自己做。我倒想为减轻些家务,可以到外面就餐,或买回家里来。但妻子嫌这嫌那,盐多了,油腻了,蔬菜不新鲜等,对身体不好。还教训人说不能只图方便,尝新口味儿,胡吃乱吃。总是说总是说,不胜其烦,只好老老实实在家里吃饭。
帮妻子做饭,慢慢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往往在冰箱、橱柜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塑料袋儿,里面装一点儿粮食,主要是大米、小米。以为是妻子偶尔忘记,便取出来煮饭。可是过些天,又在什么犄角旮旯里,发现一个小袋子,里面是一小捏米粒。我忽然想到,好像是妻子故意收藏起来的。可是没必要啊,商场里面什么都有,随时买新的不更好?
我想,大概是妻子换花样做饭,尝一尝各地不同的米。买的量少种类多,也就常余下一丁半点。我吃饭没什么讲究,吃饱就行,人不能太娇惯,太挑剔,自古纨绔少伟男,粗茶淡饭身心健。都想吃香喝辣,但有时也是腐败堕落的表现,没有了生命力。生活离不开吃喝,但正像人们说的,吃喝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喝,还要有精神生活,追求人生更高的自由。
后来又发现,这样装一点儿粮食的袋子还不少,有的是大米、小米,有的是花生、大豆等。而且有的已经好长时间,几周前买的,甚至是几个月前,或者是去年买的。塑料袋上有商场打价的标签儿,购买日期清清楚楚。怎么会这样?粮食长时间存放会变质,或生虫子,不就浪费了吗?
我对妻子说:“有的塑料袋儿里有米粒,是淘米时没倒干净,还是专门留下的?”妻子一时摸不着头脑:“哪里有?”我从冰箱冷藏室角落里找出一个来:“你看,是不是你放的?上面有日期,都快一年了。”妻子睁大眼睛:“咦?谁放这里的?我不知道。”我笑了:“就咱俩做饭,没别人。”妻子还是摇头:“不知道。不是我弄的。”
没人弄就没人弄吧,谁都会疏忽大意,或一时忘记什么的。但过一段时间,在冰箱储藏室的角落里,我又发现一个小袋子,里面有些米粒,我不禁笑了。一天,我在厨房里削土豆,妻子准备做饭,我忽然想起来,便注意看妻子的动作。正好儿一小袋米快用完了,还留下一小把的样子,妻子把米倒进锅里,但没把空袋子丢入垃圾桶,而是打开橱柜,伸手放到里面。又取出新买的一袋米,从里面倒出一些,淘洗后煮饭。我打开橱柜。从角落里找出妻子刚丢进去的塑料袋,里面有一丁点儿米粒。
我把塑料袋儿拿给妻子:“你看看,这点米留着有什么用?直接做饭不行?”妻子仿佛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你拿这个干什么?”我说:“这是你放进去的,我正问你呢。”“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妻子愣一下,仿佛回过神儿来,也笑了:“怎么回事儿?好像是我放进去的。”我说:“不是好像,我眼睁睁看着的。”妻子有点儿不好意思:“大概是受我妈的影响,她总是说要会过日子,有时故意少下一点米。妈说粮食宝贵,小米像黄金,大米像白银,要会存钱、存米。还说什么一米度三关,关键的时候能活命。说从前有一个媳妇儿,每次做饭,留下几粒米存起来。饥荒的时候,全家人就靠这存下的米,度过了难关。”
我说:“好像不是这样讲的,一米度三关是说一个书生,用一粒米救活一只快饿死的燕子,燕子报恩,保佑他连过数关,终于考上状元。”妻子说:“这是神话传说,教人做善事有好报,节俭过日子才是真的。”我点点头:“也是,生活要留着点儿,有余粮才安心,有余地才活气。”妻子说:“你净瞎想,俺只知道一米度三关,粮食宝贵,没吃的不行。”妻子曾度过艰难吃过苦,我不想说什么,随声附和说:“我也是这个意思,一米度三关,要珍惜粮食啊。”
我又想起一个说法:“老年戒得。”这其实源于圣人孔子的话:“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生实难,要想有如孔子那样达到“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实在是不容易,大概也只有孔子能做到。眼看着白发渐多,气力减少,但仍有追求自由的梦想,那就真要留意“戒得”,少一些物欲束缚,多一份自由的感觉吧。
孔子真是至圣先师,古往今来,“戒得”永远有非常切实的意义。虽然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等这样的话,可是还有人往家里捡垃圾,更有人往家里弄钱,弄得自己身陷囹圄。记得有人提出过“五十九岁”现象,说是一些官员,临到退休,大捞一把,触犯法律,晚节不保,后悔都来不及。
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很潇洒自由,但一般人难以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吧。倒不如记着“一米度三关”的话,记着注意看看自己饭碗里的米粒。小米大米,真的如黄金白银,很宝贵。但米粒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我们的生命、生活,因为精神的自由,以及无比美好的世界。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