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四三)
杨浩然 偶然著
一四三、真金白银看山东
毛主席用人只看能力,不讲专业。三大战役交给林彪和粟裕指挥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他让晕飞机的刘亚楼当了空军司令员,而让晕船的肖劲光当了海军司令员。
晕飞机的刘亚楼头脑清醒的很,抗美援朝一打响,他就意识到,他的空军部队必须加强,飞机必须大买特买。于是,就盯上晕船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手中的那一点五亿元了。
这笔钱是苏联援助的。海军刚组建,需要这笔钱置办家底。可晕机大王让毛主席出面调和,晕船大王就只能高风亮节了。
钱一被划走,船是买不成了,为了守住东南沿海,肖劲光除了依靠炮兵部队,再就是人海战术了。
实际上,肖劲光知道马三和自己一样也晕船。之所以将其留在海军,也是看中了他的能力。阻止他复员,就是想留作重用的。
前几天,毛主席在刘亚楼的陪同下来海军视察。顺便给肖劲光授了个“化缘、招兵买马”的六字锦囊妙计,并答应,他若能完成任务,就调俩军充实海军。肖会意,一下就盯上马三了。
“马三同志,打仗相当于烧钱。想打赢朝鲜战争,最缺的是人和武器,尤其是飞机。你的任务是回山东招兵买马,顺便给我化点缘,有问题吗?”肖司令员问。
“山东没别的,就是人多、钱多。”马三说“给我一年时间,交给你雄兵十万,外加一个空军师,飞机自带。”
“吹吧你。”肖劲光笑道。
“报告司令员,牛皮不足吹的,泰山不是垒的,真金白银看山东,招兵买马看马三。”
嘿,还真吹上了:“相当年抢占东北,我一下就贡献了四个团;陈粟率华野西兵团转战鲁西,带走了我俩团;组建三十五军,咱又贡献了三个团。”
“这我知道,但人好招,钱不好找啊。”
“这更没问题,八年抗战,光胶东军区就上交了十六万两黄金,经山东军区转送到延安的也有十三万两之多,我还贡献了好几万两呢。”
“是吗?”肖司令员一听,来精神了“你是怎么弄到金子的?”
“两条道儿,一是抢;二是咱有金矿啊。”马三说“不过,现在没矿了,上交国家了。”
“哎呀,怪不得毛主席推荐你挂帅呢,原来有这能耐?”
一听毛主席,马三更来劲了:“当年,徐向前、罗荣桓等新四军、八路军高级将领去延安,哪个不带黄金?我还派人押送过好几回呢。要不,毛主席能夸我马三是个好同志吗。”
一席话,惹得肖司令员哈哈大笑起来:“好,有我们马财神出面,定会聚起金山银山!这步棋,走对了!”
说到此,肖顿了顿,话锋一转:“咱可说好了哈,完成任务后立马归队,万一哪天志愿军需要海上支援,我派你远征。”
“是!”马三啪地行了个军礼。
辞别肖司令员,马三乘火车立即赶往济南。
一下车,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早在那儿等候了。俩人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了。
寒暄后,许问:“先去省委找康生同志谈谈,还是去军区司令部?”
“去司令部吧。”马三说“我不想看那副眼镜。”自打康生去沂蒙山搅拉了一通,并伙同饶漱石将黎玉边缘化后,马三对他意见特大,一看见那副深不可测的眼镜就烦。
其实,许世友也烦。但烦归烦,党政军关系是必须处好的。就拿这次征兵、捐款、捐武器动员来说吧,康生同志就身先士卒,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动员令。
部队的征兵动员令已发出,广大人民群众应征报名的非常踊跃。但许世友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复退军人报名的则不多。
上次复员,动静很大,外地兵都不想走,只能牺牲山东兵了,可不知为什么,这次动员却效果不大。
于是,许便想到了马三和羊二,这俩人在山东、特别是沂蒙山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就如自己在胶东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样的,三人一联手,兴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他便向上级提出了申请。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件事居然惊动了毛主席,他老人家立马就答应了。
许知道今天马三和羊二来,早就把第二道征兵动员令起草好了。落款是:司令员 许世友;副司令员 马三、羊二。
“这合适吗?军区好几个副司令员呢。”马三不想签字。
“怎么不合适?”许说“咱仨负责征兵动员兼武器捐款,其他副司令员另有安排。”
马三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签了,羊二也签了。
这一签不要紧,立马引起了轰动,特别是沂蒙山人更是踊跃报名,纷纷要求参加马家军。那些跟随马三征战多年的老兵们就更没得说了,一个个竞相填起了申请。有的甚至跑到省军区,当面锣对面鼓的向马三提出了申请。
“那你前几天咋不报名?”马三问“态度有问题,免谈!”
那人吃了闭门羹,很不服气:“司令员,别怪我们这些老兵哈,当年小日本进攻中国,朝鲜人就是帮凶,十个鬼子里头,其码一半儿是高丽棒子,我们吃过他们多少亏呀!”
“那现在怎么又想通了?”
“跟您混心里踏实,即使当了吴化文手下也愿意。”那人越说越激动“看了您和许司令、羊副司令签发的动员令后,我们想通了,刚赶走日本人,美国人又想进来,我们坚决不答应!”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原来,不是复员军人们觉误不高,是他们在战场上受到侵略者的伤害太大了,伤口还隐隐作痛呢。
既然找出病根儿了,便好对症下药了。许世友立即派马三、羊二分头行动,直接到各军分区进行了游说。所到之处,无不热烈欢迎,听了他们的演讲后,当地干部茅塞顿开。很快,征兵工作便进入了高潮。
与此同时,他们也到地方上演讲。在动员青年和复员军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号召全省人民踊跃捐款,力争年内组建起“山东空军师”赶赴战场!
动员就是命令,山东人不差钱,更不缺奉献精神。
为了组建“山东空军师”,实业家苗海南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和十门大炮。青岛仅半年,就捐献了三十二架飞机的款项,全国名列前茅。至次年五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山东就捐献了两千九百多亿元,可购买一百九十七架战斗机。
除了武器弹药和飞机大炮,山东输送到三八线的还有大量军用物资。
都说“无川不成军”“无湘不成军”,实际上,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鲁军异军突起,已成为共和国的精锐!在战争中历经淬炼的山东子弟们已步履坚实、蒸蒸日上。部队干部更是得到了极大锻炼,以至于后来的现役上将、中将,大多来自山东,其数量、比例均达到或接近了全军的四分之一。
在山东省委、省军区的组织领导下,在马三、羊二等的宣传鼓动下,山东迅速掀起了参军参战热潮。当时的山东,流传着一句话:“参军比考秀才还难! ”
这话不假,伴随着报名人数的急剧上升,马三开始讲究起兵的质量来了。思想不健康的、身体有病的、战场负过重伤的,一个也不要。
尽管如此,仅一九五O年,全省就有十四点九万余人参了军,而且很多人直接奔赴了朝鲜战场。一年后,全省参军人数就超过了惊人的二十八万!
“我就说吗,真金白银看山东!”看着这么多山东子弟踊跃报名,又收获了一个“空军师”后,马三咧着大嘴由衷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