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火爆全球
郝怀明
刀郎的新作歌曲《罗刹海市》火啦,不仅在中国火啦,在全球也火啦,在很短的时间内,点击率竟达到150亿次,破了吉尼斯纪录。
这首歌来自于刀郎2023年7月19日的新专辑《山歌廖哉》,歌曲是来源于民间文学风格的经典《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的歌词是这样的: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鼻孔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
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这首歌,曲调人们爱听,歌词初听有点晦涩,仔细再听,越听越有味道,不禁会心一笑。它的歌词,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开始不少人认为这是作者的复仇之作。作者在10多年前曾受到主流音乐圈某些同行的排斥和打击,引起粉丝愤愤不平,双方的恩恩怨怨成为音乐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刀郎此歌火爆,立即为粉丝们解读为复仇之作,一时网上快意恩仇的评论最为抢眼,很是热闹。可是,很快人们就发现好像并非如此,歌词中一点音乐界责难他的那些人的影子也没有,如果将这首神来之作复仇之歌,那就太缩小了甚至否定了它的深广的社会批判意义了,也太小看了作者的创作本意了。
《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是蒲松龄的一篇非常有哲理的故事。罗刹国,那是一个美丑颠倒、好坏莫辨的世界。作者在文末写道:“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道出了其社会批判的真蒂。刀郎借鉴了《聊斋志异》中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联系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感而发,进行再创作,作出新演绎,异常巧妙地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了嘲讽和鞭挞,末了还令人意想不到地突然引入的西方哲人维特根斯坦,把歌词的立意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那马户又鸟,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从而使作品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社会深度。
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是尖锐的、辛辣的,同时更是含蓄的、委婉的。看似未怒亦未骂,实际上作者压抑已久的情绪还是发泄出来了,把想说的说了,把想骂的也骂了。其高妙处就在,作者说了也骂了,但听者爱听不厌,感觉很愉悦,毫不反感。作者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演绎是十分成功的。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我们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罗刹海市》就是这样难得的优秀之作。作者精耕细作,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讽刺,表达和传递的是真善美的情操,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世人们都喜爱这首歌,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火速传遍全球,点击率创造了奇迹,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世界各地无论哪个社会都有假丑恶,人人都讨厌假丑恶,都喜欢真善美,让世界明天更美好。(2023年8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