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雍和宫(外三首)
文/北山虎
走进雍和宫
更理解了雍正
怪不得康熙选择胤禛
到底是比赢礽精明
一座金碧辉煌的雍和宫
就是一个存在的四皇子
跑马占圈圈住了土地
却圈不住人心
雍和宫笼络了藏民族
抓住了佛教
进而征服着灵魂
加速着华夏的大一统
香烟缭绕 跪姿虔诚
信男信女在酷夏的烈日下
祈祷着京华第一大金身菩萨
赐幸福赐爱情
赐福禄赐健康
赐龙门赐前程……
是否有正在贪污受贿的贪官
是否有正走着桃花运的犯官
或者他们的家属 二奶
求菩萨高抬贵手 法外开恩
再来他几回侥幸
如果没有看到前头苦海波涛汹涌
如果没有看到回头是岸锦绣前程
在这里拜佛就是向菩萨行贿
莲花座前不打诳语的
否则业障会越来越重
大清江山
是爱新觉罗氏的家天下
胤禛自然会以十倍的细心经营
他要的是梵音袅袅
他要的是炉香袅袅
那祈祷的声音喃喃
让天下在一片盼望中兴隆
也许明天高考归宿即将揭晓
那么一队善男信女祈祷吧
那985 那211
敞开着涌动阳光的大门
上一届的师姐师兄
正手持着阳光涂抹的名字
一声声让人泪落心动
都是带着满满的希望而来
都是揣着心儿驿动的虔诚
让这里的气氛凝重
让这里的香火鼎盛
一旁喝着特仑苏的那个老汉
都敬畏的不敢让吸管出声
天坛塔让心激动
我与天坛的塔尖最熟
一个小圆铁罐罐
姥姥装满很有诱惑力的饼干
那个罐罐的四个字
后来我认识了“注册商标”四个字
那个商标就是天坛
北山虎心里的天坛
味道很香 很解馋
走了七十年
才走进了天坛
天坛太大
北山虎太老
四倍于故宫的规模
双脚却把一个天坛
亲了一个遍
农耕时代
收成就是江山
立春立秋是大的行动
皇帝要下辇
皇帝要斋戒
皇帝要沐浴焚香
祈年殿的礼乐齐鸣
祈祷一个五谷丰登之年
穷兵黩武
开疆扩土
还是烽烟四起
还是国泰民安
是家天下的必躬事
皇帝的龙椅
也不是好坐的
只有龙榻 只有皇妃
懂得一个个彻夜难眠
国子监的碑群
出了雍和宫
手机和双眸
刚刚亲近了一下彩牌坊
就有一种力量
把北山虎呼唤
脚步不由自主地
走到了对着的国子监
国子监是天下书生
向往的去处
是鲤鱼跳跃的龙门
书中自有千锺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是最有魅力的餌
钓疯了范进
一条路让人们
浩浩荡荡排在国子监
无奈那高高的门槛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来意
原来我的同村的爷辈
有一个江澄字文元
他是挤进门跳过龙门的
只是没有钱
没有路资赴任四川
但是碑上该有名字的
我应当找到榜上提名
村里正撰家谱 正撰村史
这个细节会让后生励志的
一名先贤
曾经在这里
给祖宗争了脸
南团汀是迁西县的文化村
一定与吴文元有关
一个傍着滦河的半岛
从此有了方向
是鲤就跳龙门
读书人的梦
总是与国子监缠绵
尽管后来的文元
进了东北张作霖的帅府
尽管成了少帅的老师
后来少帅进关
是队伍脱帽路过三屯营的
让家乡幸免一场
军队骚扰的兵患
善良的创新
百变的创新
忽而街头卖菜的小贩
忽而网络诗人红在微刊
忽而让一群毛绒绒的小鸡追赶
忽而抹着额上的汗珠
忙碌在自己开垦的
绿油油的菜园……
创新百变
百变不离其善
羸弱却不失坚强
手里的事件件做得圆满
东北女人都是女汉子
尽管纤纤玉指柔若葱管
却拉着沉重的车
车上有家庭 有日子
有柴米油盐
家比天大
所以女人负重
开一个饭馆
采购 会计 大厨 老板
谁承想低血压纠缠她几十年
小猫 小鸡的萌憨
都能让创新慈悲心泛滥
让 小动物闻着慈悲味道追着
与小鸡有着相通的语言
开了一块荒地
坚持不用化肥农药
人勤地岂能偷懒
所以吃不完的菜
让创新多了一个职业
成了自在叫卖的菜贩
菜贩子面善心善
卖菜也有人缘菜
晚来有人占摊
最早把菜卖完
创作也日臻成熟
谁想到是学生不上课
那个年代的学生
竟然超快突破起点
在微刊才华毕现
作者简介:北山虎(吴虎汉),河北唐山迁西人,老三届,老知青,开滦赵各庄矿退休;1980年初发表作品,唐山作家协会会员,近几年坚持每天一诗。
责任编辑:冬雪
排版制作:流浪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