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雨杉
向军旗敬礼
作者/春光无限
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人,常常为自己还能幸运地活到今天而感到满足。没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常常为自己有那么一段当兵的历史而感到无尚的光荣。我和我的战友们就属于那种有光荣感的人。从我们一起戴上领章.帽徽向军旗敬第一个军礼的时候算起,无尚的光荣感就伴随激励和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到如今已经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重新翻开泛黄的军营日记,,摘撷几段难以忘怀的故,献给曾经为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年华的战友们。
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个冬天,位于辽宁省沈丹线大山深处的军营里,来了一群黑龙江小伙儿。那就是我和我的战友们。军营日记就从这里开始写起。
时间。1972年12月18日
午夜时分,军列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站歪头山停了下来。欢迎仪式很简单。两个老兵打着一幅欢迎新战友的横幅标语。昏暗的灯光下,站着几个身穿四个兜衣服的貌似首长模样的人……。没有幻想中的鲜花和欢迎的人群。一阵点名报告之后,我们便在新兵班长们的带领下走出了车站。车站外面一片漆黑,没有几户人家。只有远处能看见到一点零星的灯光。队伍里没人吱声,只有杂乱无章的脚步声。算不上什么急行军。可还不到一袋烟的功夫。我们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这时,队伍里不知是哪个胆儿大的问了一句。"班长,接我们的车呢"?"哪有什么车?11号卡车自己开吧。"回话的是一个抄山东口音的班长。队伍里又静了下来。隐约听到身边的战友不均匀的喘气声。也不知走了几个钟头,大约凌晨三点多钟,我们终于到了营房。放下背包,这才感到浑身的骨架像散了一样。此时的心情,不知是后悔还是沮丧。宿舍里,老兵为我们打来了洗脸水。饭堂里,炊事班为我们煮好了两大行军锅面条。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讲究。吃了两大碗,真香。这是我们步入军营的第一顿饭。
时间:1972年12月19日晴
因为心里有事,天刚蒙蒙亮我就爬了起来。迫不及待的想早一点儿看看这个新家到底是个啥模样。大山里的空气真清新。树林里,小鸟在尽情地歌唱。我们的营房就坐落在这群山怀抱之中。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真是见啥都觉着新鲜。营房多半是用石头砌成的。起拱的房盖,从远处一瞅,就像一串泛起的涟漪。连队的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旁。挺立着几棵年龄久远的大树。听老兵说。那个苍劲的迎客松和那几颗冬天里还挂着零星果实的老山楂树军龄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呢…。我顺着小溪向山上攀爬。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高大的橡树,核桃树、梨树,还有山楂树,这时的我,就仿佛已置身于家乡的大山之中……。

时间:1972年12月26日晴
今天早上没出早操。其他人都忙着打扫卫生。我拿着昨晚儿刚刚写出来的发言稿一遍一遍的默念着。因为今天团里要召开欢迎新兵大会。我被指定在大会上代表全团的新兵发言。说不紧张,心里还是有点发慌。早饭提前了一个小时。我们又是步行,唱着刚学会的几首军歌走到了团部。
欢迎会是在团部大礼堂开的。台上坐着团首长。台下坐着几百号新兵。这阵势,平生第一次遇到。轮到新兵代表发言了。我是咋上的台,咋下的台,是咋的也想不起来了。也不知道给没给新战友丢脸……。

时间。1973年2月10日。
新兵连的生活真奇妙。简单,重复又枯燥。
全天训练:军号一响,跑步到操场。立正,少席,踢正步,一天累够呛。
业余时间:唱歌,点名,班务会,看书,练字侃大讪。再问其他时间干什么?小觉一睡到天亮。
一日三餐:高粱米,二米饭。白菜片,萝卜汤。偶尔吃顿大米饭。十天半月别去想。
吃饭站队,连长天天带我们喊:苦不苦?想想长征2万5。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会前唱歌,指导员次次领我们唱:"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这口号、这歌声,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竟然没有一人掉队,真棒。
时间:1975年2月5日小雪 地光,地声,大地仍在不停地颤动。7.3级强烈地震使重灾区海城房倒屋塌地裂桥断。电力设施被毁,居民供水告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3.5万抗震救灾官兵在军区统一指挥下。以摩托化行军速度,从四面八方奔向灾区。灾区的场景不堪入目。倒塌的废墟里。不时传出微弱的呼救声。那声音就像母亲在呼唤。那声音如同姐妹在求援。声声刺痛官兵的心。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在分秒之间。为了不让亲人再受到二次伤害。献出双手,又算得了什么?使劲的扒,拼命的扒,鲜血染红了无情的瓦砾。汗水浸透了官兵的衣衫。受伤了,包扎一下,扔不下火线。累倒了,醒过来又冲锋在前。一个个身处险境的群众得救了。一条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生命复活了。望着一辆辆远去的救护车,一架架腾空而起的直升机。我和战友们平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面前那种无畏与幸福的深刻内涵……。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时间已过去五十年。现如今战友们大多都退伍转业到了地方。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事业和生活。但不管在何地,在何方,每当八一建军节到来的时候,战友们都要以不同的方式相聚到一起,唱起那首"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的歌曲。纪念我们这些当兵人的重大节日。都会像从前一样把酒杯斟满,整理军容,庄重地向军旗敬礼!
鲜红的八一军旗,你永远飘扬在战士的心里。
2023.07.31于鹤岗



作者春光无限,实名赵春友,军队服役28年,从事政治宣传工作。退休后习练太极、乒乓球运动,爱好诗词和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