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那些日子
文/杨建喜(贵州)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每一门科目的分数,决定了
马匹最后腾跃的高度
一本线、二本线,便是
衡量学子起跳摸高的横杆
英语考砸了,他说
言语中透露出马失前蹄的痛
我不忍批判,只选择当了一个
聆听者,聆听他流血的声音
并及时捡拾一些鼓励的语句
当作为其涂抹伤口的药
模拟志愿填报时,平日里
积极乐观的他锐气受挫
曾经的意气风发,像极
受伤的刺猬缩成一团
胆怯胁迫意志,一些心仪
高校的往年提档线,看上去
都横亘成了迈不过去的坎
交谈中,他的言语里
流露出无数伤感,不停地
驱使着梦想的象牙塔
从其脑海里逐渐逃离
以前冲刺时的速度有多快
现在退去的距离,就有
多么地遥不可及
挑战、稳妥、保底
据说经过大数据的分析
1:5:2是最科学的填报比例
隔着1300多公里的距离
我像参谋为首长服务一样
迅速拟制填报计划向其全力抛去
我知道,需要定下决心的时刻
一份实用的计划胜过千言万语
等待录取通知的日子是漫长的
生怕名落孙山的心情更是煎熬
希望与绝望相互交织、缠绕
滋生出的失眠的情绪,犹如
一匹发疯失控的野马,时常
独自从深夜狂奔至天明
大山里的狭小天地,显然
已经不适合他纵横驰骋
出去走走吧,我劝他说
十年寒窗苦读,需要一次
放飞心灵的旅行,或许
从贵州到浙江,从深山到沿海
沿途的风景,正好
可以填充等待的孤寂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备注有外甥名字的微信
今天突然跳出一个
微笑的表情,潜藏于
表情里的那喜上眉梢的快乐
在屏幕上,一直闪烁不停
——2023.7.29写于厦门
作者简介:杨建喜,曾用名杨燚,笔名梦境,男,80后,苗族,贵州松桃人。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爱好诗词创作,有作品散见于国内部分刊栏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