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天伏里的锦山湖
林占东
在盛夏时节,节气正值大暑,数伏正值中伏,此时的我也正值暑假。由于腿脚行走不便不能长途旅行,我就准备到镇里的锦山湖转一转:一则为锻炼身体,一则为避夏消暑,一则为赏鉴微湖。
早上才八点多,天气就已经热得不行了:早市已早早地收了摊,路上行走着的人也很稀少,倒是出租车、公交车人满为患。我挤上一元循环公交车,坐了七八站,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下车,穿过锡伯河上的水泥大桥,来到了锦山湖。
暑天伏里的锦山湖与以往又不相同,呈现出的是另一番景象:天上无云,空中无风,湖水无波,落叶覆蒙,水草丛生,泥沼遍布,如同过去犯人刚刚受过刑的身体;下垂枝条上的柳叶仿佛冲天而飞的燕尾,高高耸起的蓬松的树冠又好像贵妇刚刚烫过的头饰;四周的水泥护栏和连接起来的铁链,被太阳烤得火热滚烫,仿佛刑讯室里的火柱和镣铐;四周砖红色的橡胶环形跑道,仿佛着了火一般,炙烤着行人。
我没有去过非洲的埃及,也不曾见过真正的金字塔,只是在书本的画图中、电脑的影像里见过。不过今天在湖柳的倒影中,我仿佛看到了金字塔的一丝形迹:塔尖向下,塔身分层,虽不宏伟,但也壮观;我好像又看到了新疆地区的风蚀蘑菇,倒映在湖里,影影绰绰,煞是迷人。
由于湖水的混浊不清,掉落的枯叶弥漫覆盖,我没有找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笔下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新娘”的倩影;但我看到了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的水草;那里既没有歌唱,也没有吹箫,倒是有一位老者吹着唢呐,死气白咧的,仿佛诉说着酷暑的难耐。
我静静地来到湖畔悄悄地围湖走了一圈。我体验到了暑天伏里的酷暑难耐,我更欣赏到了锦山湖的另一种美景。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