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三八)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三八、是非苦难辩,黑白自分明
浙江金华,三十五军总部大院的墙壁上贴满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成立”“毛主席万岁”等标语。虽然五天的庆祝活动已拉下帷幕,但干部战士们仍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恰在这时,吴军长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便去上海治病去了。
吴一走,军里的工作重担就落到何克希政委肩上了。恰好几位师长都在,便召开了个高级干部会议。在肯定前期剿匪工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新的剿匪任务。
马三在他的小本本上,用红铅笔将他防区内的第一百个匪首的名字重重地圈了起来:“下一个目标,戴藏宜!”
恰在这时,门外来了群不速之客,指名道姓要见马三,卫兵拦都拦不住。
马三一听口音,就知道是山东人,便推门迎了上去。
近前一看,青一色临朐人,而且好多熟面孔。他高兴坏了,立刻跑上去与王书记、马县长、刘秘书等一一握手:“哎呀,你们怎么跑浙江来了?”
“马司令,我们是代表几十万临朐人民来讨说法儿的。”王书记说。
何克希一听,咯噔一下,心里话:幸亏军长去上海了,要不,多尴尬呀!
马三一听,也咯噔一下。他知道这些人来干什什,但没正面回应,而是让人将他们让进了会议室。
老乡们一进会议室,马三便和何政委使了个眼色,一起到军长室去了。
马三说:“他们一定是找军长算账的,幸好来的都是干部,若老百姓来,麻烦可就大了。”
恰在这时,上海的陈毅打来了电话:“何克希,我这里来了群临朐代表,一致要求政府处决吴化文哩。”
“我这里也来了一拨儿,全是干部,和马师长都挺熟。”何说。
“马三在军部吗?”陈毅问。
“在。” 何说。
“让他接电话。”
马三接过电话,陈毅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命令道:“马三同志,刚才我请示主席了,他让我们务必说服这些老乡。此一时彼一时,吴化文为新中国是立了大功的。”
“是!”马三应一声,就和何政委到会议室去了。接到陈毅的命令后,他心里有底了。
“各位父母官,怎么有空儿到金华来了?”一进门,马三就热情的寒喧起来“这么远的路,得走多少天啊,辛苦了,中午我请客,为你们接风洗尘。”
“不辛苦。”马县长说“其实咱们离得很近,我们是南下支援浦江的,全县的整套班子都是咱临朐人呢。”
“是吗?”马三一听来了精神“那咱们是并肩战斗的同一个集体喽,好,改天一定去看望大家。”
气氛一下子融洽了不少,但刘秘书还是把这次来的意图竹筒倒豆子般倒了出来:“二位首长,不是咱老区人民不明事理,这吴化文给临朐人民捅得这一刀太深了,区区几十万的一个县,一下死了十多万人哪!这样的大汉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虽然乡亲们也知道他反正了,可功是功,过是过,杀人就得偿命!”
何克希点上一支烟,陷入了沉思。他是个老政工干部,当过副司令员。按说,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手拿把掐。可他没这样做,他觉得马三比他更合适。
听完代表们的发言后,马三拆开了一盒大前门,分了一圈后,自己也点上了一支,猛地抽了一口,又狠狠地吐了出来:“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当年,我参加了三次讨吴战役,也参加过济南战役,其目的就是让其血债血偿,为老乡们报仇!可世事无常,关键时刻,人家带两万人马投诚了,使本来要打二十天的济南战役缩短成了八天,连毛主席、朱总司令都发电祝贺,自然就没杀成。没杀成也就罢了,还阴差阳错的给人家当了跟班呢。打南京、打浙江、剿匪,都得听他指挥哩。”
“大伙儿也知道他改邪归正立了大功,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王书记说“要是群众来呀,很难控制情绪。”
马三说:“这样吧,我讲俩故事,大伙儿听后再作决定吧。”
故事一:
从前,有个老农在路上碰到了条饿得呦呦叫的瘸腿小狗,觉得挺可怜,便捡回家喂养。
随着狗的一天天长大,饭量大增。主人本来就穷,连自己的孩子都喂不饱呢,就无力关注它了。这时,狗的野性暴发了,隔三差五就去祸害邻居们的牲畜,闹得村里怨声载道。
众怒难犯,老农便起了杀心,不止一次地向其举起了刀。
狗一看,这个家是没法儿待了,于是就逃脱了。一出家门,便加入了狼群。原来,它本来就是一只狼孩儿,一长大就原形毕露了。
有天,老农一家人正在野外收秋,突然被一群狼包围了,情况万分紧急,生命悬于一线。狼群只要一进攻,全家人必死无疑。
恰在这时,狼孩儿出现了。一见被围的是主人,便拉开架式在地上呜呜狂吼着刨起了土,并向头狼发起了冲击!
狼懂狼语,大概是狼们听懂了狼孩儿要救的是恩人吧,居然将队伍撤了。
望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老农握着一张锄犹豫了:这畜生,还杀不杀?
故事二:
有个员外生了个败家子。其子偷鸡摸狗,人事儿不干,没多久就把家败光了。气急之下,老员外一顿穷揍,把这个不肖之子打出了家门。
儿子出走后,老员外的家业很快又发达起来了,可继承人没了。对此,老伴天天唠叨:“哎,过再大的家业有何用?死了连个指路的都没有呢。都怪你个老混账,要是不把儿子打走,俺现在都抱孙子了啊!”
恰在这时,儿子带着妻子、抱着两个孙子回来了。一进门,就给二老跪下了。
这下,员外犯难了。这不肖之子还要不要呢?
故事一讲完,王书记开腔了:“马司令,我们听懂了。”
马县长则说:“听懂是听懂了,不过,我们之所以来,主要想听听您和上级的意见。如果上级说不杀,那得说出不杀的理由,我们好向乡亲们解释。”
何克希见火候到了,把话接了过去:“我们党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吴军长当年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我们曾作过调查,大多都是他那些手下干的,他本人参入的很少。倒是与我军对垒时很卖力,甚至帮日本人打共产党。但他在济南率部起义,一下打乱了国军阵脚,导致全国各战场均出现了起义现象,战争才胜利的如此之快。还有,就是三十五军第一个攻进了南京、打进了浙江,连毛主席都赞不绝口呢。”
“毛主席也不让杀?”刘秘书问。
“实话实说吧,刚才上海的陈毅市长传达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指示,说吴化文是立过大功的人,现在已是革命一分子了,不能老算旧账。”
一听毛主席、朱总司令都说不杀了,临朐人民便既往不咎了。心里虽有疙瘩,但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重!
这就是沂蒙人民。伤口再大,洒上点盐也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