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轩透闺影,燕去无人知 883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夜静花方奇
菱风逸清漪
小轩透闺影
燕去无人知
晚蝉唱红烛
诗哑怨文俗
此情成追忆
红尘化有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八一”前夕,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长篇纪实文学《英雄王杰》的首发仪式,我无比激动,回顾走过的数年时光,往事历历在目。 2018年十月,根据省委统一部署,我被派到济宁市金乡县开展乡村振兴工作。2019年春节前夕,时任济宁市组织部长的孔凡萍到羊山镇看望我们,她说,工作队本来要安排在城东的化雨镇,后来市委组织部决定把你们从城东转移到城西北的羊山镇,因为这里有英雄王杰纪念馆,希望省派工作队在宣传王杰精神方面有所作为。
接到市委组织部的任务后,工作队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我来完成,我顿时感到压力山大。怎么才能完成任务呢?我不会开车,就专门买了一辆电动两轮车,走街串巷,民间采风,搜集材料,寻找灵感。工夫不负有心人,寻到一本英雄王杰的连环画册,读了又读,于是按照这本画册的结构开始了最初的创作。2019年冬天,我又收集到一本书,这是2015年金乡一中校友为纪念王杰牺牲五十周年而做的回忆录集锦,一下子读到许多王杰事迹和故事,还有赵英玲写给王杰的诗词及回忆,这份材料真实可靠,爱情故事更是弥足珍贵,让我如获至宝。2020年春天,我与金乡县委组织部负责政德教育工作的肖部长认识,他参加过王杰纪念馆布展大纲的编撰,对王杰的故事比较熟悉,从此开始了我们共同创作的历程。
济宁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包括孔孟颜曾等,都诞生于济宁这片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千年古县金乡人杰地灵,贤才辈出,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同时,金乡又是红色湖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金乡一中还有着纯正的红色基因,王杰从小就沐浴在儒家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红色校园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中而健康成长。
金乡这片文化沃土培养了英雄王杰,同样也培养了我的文学搭档。萧枫同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金乡人,多年热爱写作与书法,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他好学,朴实,热情,且韧劲十足。古语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共同创作的三年时光里,我们通力合作,同甘共苦,接力前行,把原本十七八万字的文学作品充实完善到三十三万字,也让王杰著作在思想、体系及内容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在文稿修订过程中,他废寝忘食,常常半夜三更将改了一夜的文稿发给我,让我提出意见。从这位铁杆搭档身上,让我看到了金乡人民践行王杰精神的冰山一角。
王杰出生在金乡县华堌村,王杰牺牲后更名为王杰村。王家家风严正,家训严格,家道正统。王杰从小知书达礼,自立自强,胸有丘壑,而又正气凛然。一个英雄的成长与锻造,离不开家乡这片文化沃土的滋养,离不开良好的家风熏陶,离不开学校的红色教育与部队大熔炉的千锤百炼。为此,我们也找到了“王杰精神”形成的轨迹,即:王杰精神起源于金乡,成长于红校,锻造于军营,淬火于沂蒙,闪光于纵身一扑,传承于千秋万代。
《英雄王杰》这部纪实文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呈现出了王杰英雄短暂而非凡的一生。他少年时代村中救火、洪水救马、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一个个故事,村人皆知。1961年7月14日王杰在日记中写下“人一生以能服从祖国需要为最快乐”的人生誓言,四年军营生涯,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三等功,三次推迟婚期,四次出让探亲假。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带领民兵进行布雷训练时,炸药包意外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决然地扑向炸点,用粉身碎骨的壮举诠释了“两不怕”精神的气壮山河与时代雄风。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雷霆之惊空。自王杰同志牺牲之后的近六十年来,王杰精神与时俱进,代代传承。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对王杰精神特别是“两不怕”精神作过重要批示或重要指示。今年已是视察王杰部队第六周年了,再过两天就是“八一建军节”,今天我们在此举行这次新书发布活动,有着特殊而又现实的意义。
我们知道,二十大报告将中国文化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在研究如何弘扬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时发现,王杰精神恰恰将这三种文化融汇其中。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如何让历史优秀文化融入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中?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与文化软实力,深入民心,影响世界?这些都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从王杰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研究、弘扬与宣讲中找到了切入点!王杰精神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友善,革命文化的勇敢正气,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无私奉献三者集于一身,这一特点典型而独特。同时,王杰精神的“一心为革命、两不怕、三不伸手”与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高度契合,其时代价值特征也非常突出。2021年,以伟大的建党精神领衔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隆重推出,王杰精神列入第一批精神谱系的名录之中,山东同时入选的还有焦裕禄精神、孔凡森精神、沂蒙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山东人民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与大爱无疆的齐鲁文化本色。
《 英雄王杰》这部纪实文学,历经四年的打磨终得首版发行。我代表作者团队,特别感谢南将军,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立言。感谢张振江部长,感谢党史专家李金陵先生向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史资料。感谢王杰的同学、战友及亲属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韩义祥同志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山东省、济宁市相关部门以及金乡县委县政府给予的一系列关注与支持。最后隆重感谢济南出版社,感谢第九编室,在本书的选题、审稿和报批过程中,崔社长,田社长,李社长,张社长,郭总,戴总,刘主任,樊老师,还有济宁分社王社长都先后付出了很多心血,正是大家的同心协力,广泛支持,才推动该书顺利出版面世。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四年时间匆匆而过,我非常留恋在金乡度过的时光,万福河的林荫清风,王杰村的故事墙壁,金乡人民的纯朴善良,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踏着英雄的故土一路走来,我也将王杰精神传向四方。在2021年“学党史、悟思想、强党性、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先后走进工厂农村学校机关,讲授王杰精神党课二十余场,其中德州齐河组织部专门组织挂职乡村的四十名选调生乘大巴来到找我讲授王杰精神的时代价值。金乡是王杰的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座有许多是生活在济南的金乡、济宁老乡,还有诸多因英雄王杰而结缘的各界朋友,弘扬和传承王杰精神永远在路上,让我们携起手来,力推王杰精神走进校园、社区、企业、基层、部队,走到新时代的舞台中央,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宇旷雷霆唤,云吞万象新 88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山水冷袭村
万险难隔亲
旷宇雷霆唤
云吞万象新
礼尚远干戈
天下共谐合
长空白鹭尽
江川泛碧波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是一盘散沙,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祖宗文化的思想基因的内化与传承,信仰是人类更高文明向往与追求,信仰是集体正义的夯实与发扬。中国人自古有认祖归宗之传统,所以即使一个人什么信仰都没有,也应该信仰自己的祖宗遗训!信仰是什么?信仰是自律自觉自智自信中的正义力量,如果人没有信仰没有了任何图腾畏惧之心,人类的行为就接近兽性!日本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澳大利亚士兵在阿富汗有恃无恐地枪杀平民,美国人杀尽土著民族,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这都是没有正确信仰的表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种文化图腾!不管自然文化还是祖宗人文,文化是精神文明的支撑。在拜物主义盛行的时代,那些拜金主义者永远不明白一个道理?也许钱可以买到一切有形物质,但永远买不到无形信仰下的精神元素,如诚信、气质、修养、道德仁义等等。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类在互助互爱中的本然归属,是道法自然的溯源求本,是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是以德配天的行为自觉!人类因为有了畏惧自然的信仰!畏惧祖训的信仰!畏惧天道的信仰!才得以行不悖道,语不欺天。万物之广,皆有所用,天地之大,皆有所容,信仰之阔,皆有所崇!不管信仰什么?只要符合人类正义、社会道德与良善秩序,符合人类永恒的价值要求,就要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人类社会重塑文化价值标准与道德秩序!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本科专业法律,道学、现代哲学、文学、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编者: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只为文化强国。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沐浴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