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147》「飘舞的剑」(3998辑)

晨间寄语
有些事,可能想明白了会是一种包袱。群里一位熟悉的老兵哥很有意思,把自己的微信名起叫“糊涂运”,而且还附有笑得很开心的头像,一看就知道他有他的洒脱。原因是感受到了他的含蓄和快乐,似乎在淡化生活给自己带来的好,也在感恩和庆幸人生的清幽自在,一幅笑弥勒模样,我好羡慕。
网络、微信,既有虚拟,也有实在。虚拟的是,里面的许许多多,你可以视而不见,只关注自己喜欢的,自由、随意,只要不损人利己,结“伴”而入,看不惯,出来就行了。潜水或冒泡其实不重要,你有别开生面,总要有人欣赏,你想沉默寡言,那是你的权利,只要能够求大同存小异,谁也勉强不了谁。所以我还欣赏沿用微信名的朋友,很多人起微信名有表达属于自己的意愿和寓意,有警示、告诫、提醒、自律、卑微、愁苦…等等。微信名不是面具,它与人的名字一样,代表着这个人,也是这个人的符号,而且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现在社会上有专门研究姓名学的读本,我以为,微信名将来也会成为一种文化流行。实名制用在现实生活中,起个微信名用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有什么不可以?人在现实中看多了些些许许的尔虞我诈,拿起手机,进到自己喜欢的某个群里,知道你是谁,有画面感,不知道你是谁,就当是“那位”已著有微信名的朋友,不好吗?是谁,是群主的事。交流的时间长了,也会知道是谁。网络本身就被视为虚拟的时候多,和尊重姓甚名谁一样,尊重这个微信名,就是尊重这个人。以前的名字是爹妈起,自己在一个虚拟的世界和空间,人家给自己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有什么不可以?或把自己的好奇心强加给别人,道理上说不过去吧,是不是这样的逻辑?
群主很受夸,只当“义务兵”,还担建群责任。群里同胞们,常常相互奉劝活好每一天,活出自我,活得开心快乐,活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法国人创立了所谓四次元世界学说,无非是说脱离了现实世界以外的灵魂存在。而人类当下的智能手机,将人们带到有形的且已客观存在的网络世界、和空间,也很正常、实在。
新的一天,早安!
2023.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