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修行在自己
文|裴育民
在山与山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由远而近流淌过来,河水被凹凸不平的毫无规则的河床不断分割开来,形成高低错落的水流,山势让河水变得湍急,当遇见石头的阻挡时,水流就溅起了白色的浪花。那些大大小小的,形状各异的石头因经年受到水流的冲刷而变得光滑,裸露水面外的石头上就长满了苔藓,细密墨绿,真像是石头的发丝。那也是岁月的痕迹呀!遐想,假如来一场特大山洪,这一切的美好又将改变,之后又能否恢复原来的样子呢?美丽的九寨沟不就是被一场地震改变了原有的美,即便恢复了,也少了最初的几分秀美。人生亦是如此,被岁月的洪流洗涤着,裹挟着,每个人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断自我调整着,改变着,有时候,即便有些向往,最终也不了了之,倒不是因为主观努力不够,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一代一代人就这么活着,传承着,生生不息。
已是深秋,冬天将至,山林里,满地落叶,厚厚的堆积着,树上还挂着红的、黄的,半黄半绿的叶子,这是冬天来临的象征。还有一些树木野花依然绿意盈盈,好像一点也不畏惧时节的逆转,不为外界的冷酷而低头,甚至严寒冬雪中,依然葱茏,比如雪松,比如冬青树,还有那些四季常绿的草木,这是一种品格吧!管他季节轮转,本色依旧,任尔东西南北风,亦不管寒来暑往,不变其绿色本性,这又是一种风骨吧!
就是在这样的时节,一个女子踩踏着山道上松软的落叶,寻觅着秋与冬握手的意境,探访山林中蕴藏的生命的奥秘。这里宁静,安逸,恬淡,空气清新的令人陶醉,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更看不见车水马龙的拥堵,亦没有擦肩而过的匆匆人流,眼前的一切似乎静止,只有风在吟唱。几片叶子慢悠悠地飘落在树下,叶子的轻飘丝毫不会影响大山的寂静,山仍然屹立在那里,粗壮的树也静立着,游动的只是观山观水的人儿。她也同树一样静立着,她在思索着什么?她亦在游走着,是在寻找更好的景致么!其实,她的存在就是山林的一道风景,一道静美的风景。
所谓的红尘就是黎民百姓的存身之处,是生老病死的过程。人的降生就是跌入红尘,就会有劳苦,也会有快乐,人间的一切都是红尘中的表象。尘世中,多少人起早贪黑,整日劳顿,废寝忘食为了什么?名!利!还仅仅是养家糊口?活着,都有各自的难处。所以,人到这世上都是带着使命的,辛苦,劳碌,付出,其实都是责任。人在无法摆脱职责的时候,就需要有担当的勇气,不能为了自己洒脱而自我放纵,但人的体能和心灵是需要放松的,短时间的小憩就是生命节律的一种调剂。回过头,再回到世俗的现实生活,继续负累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平凡寻常的,所以超脱不了现实生活的各种羁绊,这是永恒的定律。
在生命的过程中,许多事物都是有定数的,超出了极限的向往就会成为奢望,奢望不能满足就想不开,认为命运不公,天不助人,于是就想着寻求另外一种境界,在那个魔幻般的境界里寻觅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寻寻觅觅中,有些人自认为是得到了些许安慰,有的人则空手而归,归于平凡。人生就是这样古怪离奇,得到了不满足,得不到想拥有,失去的还想再找回,这样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生命追求,也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小憩山水间的女子,身着一袭白衣,洁净,素雅,清新,她静坐石上,面对日夜奔波的河流,是凝神遐思,还是在冥冥思考如流水的人生,似乎一切都沉静在她的净空之中。
人的一生一世在这浩瀚的宇宙间,短暂的如同转眼一瞬,也渺小的如同蚍蜉一般,那么,为什么不珍惜年华,把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活得更有价值呢!其实,细细想来,人生也真如同这山,这水,这树。世事轮回,沧海桑田,亦可桑田沧海,当山水不再,林木又何存!这就是世间万物的轮回。在轮回中,人的生命也不过只占有百年光阴,还有什么想不开,看不透的事情呢!正像作家铃兰说的那样:“与其嗟叹人生不可回转,倒不如把生命活成枝头的叶子,红到极致,到了最后能平和地落下,也算是这一世最为安好的修行了。”这种淡然雅致的人生情怀,不能不说是从岁月中悟出的生命真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经历中去发现和得到人生的启迪,这样才不负岁月给予的修为,而坦然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裴育民,笔名雨石,陕西省兴平市人。曾先后任县市党政领导职务数十年。退休后,痴情于阅读和写作,《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随笔集《生命留痕》《岁月散记》《青山依旧》,视写作为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乐在其中。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