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434
李鸿章(二)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世人多称“李中堂”,又称“李二先生”“李傅相”“李文忠”。 李鸿章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早年随业师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捻军起义,并受命组建淮军,因战功擢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累加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肃毅伯。期间着手办理洋务,创办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失败后,作为特使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被启用为两广总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参与“东南互保”,并北上谈判,次年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不久即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九岁。死后获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其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李 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慈禧太后视为“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及“匡济艰难,辑和中外”[88]之人。同时西方有视之为“当世三杰”者。但因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之个人贪腐、决策失误等问题,也受到诸多批评。

有感李文安娶义妹为妻
--兼读《他娶了自己的妹妹,生下一儿子,影响中国历史近百年》有感
李家有儿一时难娶妻,1李家有女一度难嫁郎。2
父母为此焦急也无奈,迫不得已儿女共圆房。说来也许真格是天意,日后生下一子当宰相。若问此人究竟是何人?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3
注:1.子指李殿华的儿子李文安,他是李鸿章的父亲。
2.女乃李鸿章祖父李殿华收养的义女。
3.晚清四大名臣: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

读李鸿章轶事有感
晚清一品大臣李鸿章,作为外交大臣多出访。
面对中西礼仪之不同,接人待物难免出洋相。1
说来也巧或许有智慧,每每都能化解令人仿。
世上从来都没有完人,能够自圆其说就是强。
注:1.譬如有冷有热、李鸿章杂烩、谬饮洗手水、“国技表演”、雪茄和水烟、内急等。

再读李章
--兼读《李鸿章孙子:财富过亿,10多岁沉迷柳巷,中年输光家产,贫困致死》有感
一
晚清史上一人当看,位极人臣风光无限。
兴办洋务亲为领导,卖国条约系列亲签。1
辅弼治国不忘小家,富甲一方半壁江山。2
宰相合肥天下瘦小,如此绰号天下盛传。3
注:1.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日天津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从财富这一点,晚清名臣中,若李鸿章家族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
3.指他"宰相合肥天下瘦"这一绰号绝不是浪得虚名。

二
祖辈留下金山银山,1未能守成败光家产。
挥金如土坐吃山空,骄奢淫逸不灵冥顽。
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寄身柳巷吸食鸦片。
万贯家财挥霍殆尽,走投无路啼饥号寒。2
注:1.李鸿章给孙子李子嘉(李鸿章过继长子李经方之子)留下了"一片山场、一万余亩租田、芜湖河南岸一座恒丰仓楼房、上海一座定盘路定仪村三层楼房……"这些,仅仅是李子嘉手上的不动产。而他所分得的动产则正是抓在其母手中的一部分。除此以外,李子嘉每月可固定从银行娶现500元大洋作为零花。
2.指李子嘉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想到了自杀,路过水塘纵身一跃,有幸的是被人救起。但因为年轻时透支坏了身体,染上风寒后一病不起又没钱治病,李子嘉最后还是凄惨病逝。

王宝池
附王宝池《劝学》
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
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豪士前。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