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万两黄金
文/郭书宣

武汉汉正街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里蕴藏着万两黄金。
在汉口江汉路下公交车,沿中山路直行就进入汉正街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往前走汉正街到处是一派热闹喧哗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货、购物、观光的人们把汉正街变成了一条川流不息的河。琳琅满目样式各异的小商品和挂满街头巷尾各式商标旗幡的大小广告,让人瞧得眼花缭乱。
汉正街首先闯入眼帘的是那些男女“扁担”们。
当地人把汉正街拉板车的、扛包的、肩挑的搬运工称为“扁担”。
在一家服装店前循着叫唤声,快步走过来一个女扁担,她麻利地装货、打包、封口。双手使劲一抖,上百斤重的大包就上肩头。她叫李淑贞,多好听的名字。
按汉正街的生意人估计,这里的女扁担大约有一二百号人,几乎占据了整个扁担的半壁江山。她们中的许多人都遭遇过人生的大劳累和大苦痛,却很少像小女子一样哭哭啼啼,更不是见人就痛诉自己的遭遇。她们常常咋咋呼呼大笑,把自己内心的痛楚掩盖起来。这些女扁担懂得,在汉正街没有男女之别,如果你认为你是女人别人应该让着你,那你就是自我贬低。在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利益。有时顶多说一句:“怎么办呢?天塌下来还得自己扛!总不能天天哭吧!”我望着李淑贞她们这些女扁担们,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女汉子!
“坚韧、不服输、吃苦耐劳”是她们的生活态度。努力挣钱把家养好,她们干了男人才干的活。再苦再累,当吃了一碗武汉热干面,就能扫尽一天的疲累。一声“扁担”,又恢复到生龙活虎的样子。
今年42岁的胡来和,河南光山人,是我老二女婿的老家叔伯兄弟,几年前就认识他。
每提到武汉汉正街,他就来了劲。他说:“在汉正街留下了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现今他已是光山县城有名的富人。当提到在汉正街“扁担”的经历,他依然历历在目。1993年来和高中毕业后和老乡从河南来到大汉口谋生,白天做小工,傍晚加工挑“扁担”,夜晚住在码头上。
有一次,做完小工回来被一个老板叫住。让他找几个“扁担”,将4000公斤的建筑材料挑上四楼仓库。他说:“你就不用找人了,我一个保证顺顺当当挑完”。那天晚上,胡来和楼上楼下,40个来回,一晚赚了80元。那可是他在工地上10天的工资,他高兴的手舞足蹈。老板叫住欲离开的他:“小伙子你很能吃苦,以后就帮我卸货送货吧!”
有时半夜突然来一个电话,又来一批货,还在迷迷糊糊中就从床上爬起来往仓库里跑着去接货。基本上三天两头都有一批货,如果业务不熟悉容易丢失,放错位置又会耽误第二天生意。但他从没出过错。这活稳定收入高,比帮人挑东西挣钱多了。
他说来汉正街几年学到很多东西。深深懂得在流金淌银的汉正街上,商人应该钻在钱眼里,不赚钱就是不务正业。随着汉正街的升级与发展,胡来和慢慢悟出“扁担”终有一天会被淘汰。2003年在汉正街干了将近10年的他,回光山老家投资10万元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建材店。由于之前进货渠道、货物价格他都摸得一清二楚,轻车熟路地很快从广州拉了两车物美价廉的建材商品。
做商业首先必须有商业的道德。胡来和在汉正街做扁担时,认识了一些本地客户。开始创业后,他一家一家登门拜访。这种从汉正街学来的经营方式发挥了作用。哪家建材门市偶尔缺货,随便打个电话,他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过去。几年时间他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成为县城附近有一定影响的建材批发市场。
“欲望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人如果想成功,当认准了一个理儿就要大胆向前冲。汉正街度过的岁月,是我人生的一个大拐点”。胡来和认真的说着。
在汉正街遇上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母亲的艰辛:她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一起住在商店里。母亲每天早上五点多匆匆起床,天刚蒙蒙亮就要出摊进行一天的操劳。母亲从来都没有淡妆浓抹,因为她每天都是汗流浃背的,再好的妆容也受不了汗水的冲洗!她知道母亲有钱,也有漂亮奢华的皮草,但一年内只有过年的那几天才能穿,因为不可能穿着皮草搬货,更享受不了有钱人的生活。旅游、逛街、购物她都不沾边。对她来说,每天睡个安稳觉,不用考虑生意上的事儿,就已经是一种奢求了!
太阳日复一日地升起,母亲每天重复着店里的生意。
在世人的印象里,街坊邻居都知道那些百万富翁的秘密。这些老板们普遍的抠门,因为他们手里的钱是一个钢镚儿、一个钢镚儿辛辛苦苦摞起来的。他们很少去大酒店吃饭,更谈不上其他消费。辛苦了一天,晚饭后最大的乐趣,嘿嘿!就是躲在家里偷偷的数钱,然后打电话准备第二天的货源。他们很低调,穿着普通的衣服,混在人群里你根本看不出谁是有钱人。能节约就节约,逢年过节他们撸起袖子为家人和朋友们做一桌美味的菜肴,他们感觉就是最大的快乐。
离开汉正街,还在琢磨胡来和的那句话:“感恩这个时代,感恩汉正街,我永远不会忘记它。”
2011年12月15日

作者简介:郭书宣,宜阳县人,退休后同老伴连续十五年游走国内外。先后出版了《迟到的旅行》、《无愁的青龙口》两部共有55万字的散文集。也算是晚年生活的一种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