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源文艺交流群文友作品展播
一、农家小院
文/农朴
柳枝曳一缕清爽
轻轻地引荷香入户
葫芦藤掩不住余晖
温馨躲在纱帘后不语
望夫石闲卧在池边
怀着茫然地凄美
数说着丈夫种植莲芽时
留下满池的小心眼
小院的光线
都被太阳能收留了
树荫是道屏风
让盛夏的暑热在屋后却步
麦香终于扎进口袋里
留下玉米等候秋后的话语
农家院落被绿色裹挟着
爱的安适正等待采莲人的叩门声
恭贺泗水县诗词楹联学会换届大会召开
楹联/农朴
泗脉驰波,风清荷绿,逐浪翻新,联声诗韵正传花,老朽恭申菲敬;
泉乡漱玉,人寿词华,纵心延烬,红雨翠烟施秉志,耋龄聊表贺忱。
衣朴,原名宋永基,1938年生,从事过教育、文化工作,作品见诸各报刊网络媒体。現退休赋闲,以文为乐
二、 咏蝉
文/赵必胜
躲进阴凉觅静幽,痴情默默唱枝头。青葱岁月常怀梦,寥落生涯未许愁。莫说蝉蜩寻雅兴,担将使命润歌喉。心欢酷暑声嚎放,竭虑殚精至晚秋。
忆秦娥 大暑
文/赵必胜
熏风热,迎来大暑骄阳烈。骄阳烈,
垂头禾稼,噪蝉声咽。
田园晌午人踪灭。柳桑陌野愁肠结。
愁肠结。躁心一片,盼雨情切。
赵必胜,安徽池州人,池州市诗联学会会员,作品在《池州诗词》、《池州诗联通讯》、《黄鹤诗苑》、《秋浦诗声》、《草原雄鹰诗社》、《晨露诗词》、《龙江诗词》、《赣雩文艺》刊物上均有发表。曾荣获北大荒文学馆开办的(耕读书会、耕读诗会)第38场,最具人气诗人网络大奖赛一等奖
三、帮小儿填高考志愿
文/王兴伦
计划书盯令眼花,心情每怨乱如麻。
槛高徒羡校名大,线达犹愁专业差。
组号几分三载较,榜单半日数回查。
卌栏志愿皆填满,进档原来第一家。
慈禧
文/王兴伦
众臣各打算盘珠,谁不于私有所图。
心内皆明真够狠,齐声跪把佛爷呼。
四、 乘上海地铁随感
文/殷秀奎
城市拥挤页已旧,打卡准时签到牛。
四通八达不用急,五风十雨何须愁?
免去公交少等车省得自驾多费油。
来去匆匆长龙飞,土遁成真地下游。
五 、 七绝再续辉煌
----贺泗水诗词楹联学会换届
文/刘友朋
日升泗水翠霞长,柳色青青水亦香。
送得诗帆天外去,句中锦绣自铿锵。
【鹧鸪天】贺泗水县诗联学会换届选举大会召开
文/刘友朋
泗水清词艺苑馨,楹联换届选精英。
期期头版流芳韵,卷卷诗篇赞沈宏。
歌盛世、写民声。勤书健笔喜文盟。
良师益友群中晤,携手同行胸臆评。
刘友朋,山东泗水人,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济宁散文学会会员,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六
组诗词三首
赞狱警
王巧英
执法高墙多少春,贞廉品正历艰辛。
警徽庄重守天职,铁血忠诚不惜身。
赞监狱警察
王巧英
金色盾牌魂铸就,丹心热血化成春。
启开浪子新生路,甘作黎民保护神。
西江月:赞狱警
王巧英
电网高墙囚犯,警徽金盾长宵。 倾心奉献自无骄,教化从新皆好。
年复一年如此,担当不惧操劳。 忠诚公正领高标,赋以高歌称道。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有《茶》《酒》《家》等获奖作品。
七、一座丰碑(纪实)
文/董琳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清晨,笔者随济宁市报告文学学会采风团一行6人来到了位于济宁市任城区政府仅一公里之遥的薛口社区,在采访社区的日子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景特别是社区党支部书记薛恩波带领薛口群众创业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明的风景
我们在薛口村领导班子成员薛帅、李云霞的带领下参观薛口社区。
阳光是那样充足和炽烈,如同太阳就在头顶,伸手可触。但在薛口就有大片的荫凉可乘,社区的每一条街巷皆是翠竹绿林,如一道道秀丽壮美的屏障,将整个社区呵护在自己的胸膛。在社区的东面,有一条人工河,河水清澈,河边翠柳依依,小桥、亭台楼阁,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挺拔俊美的白玉兰,绿意婆娑的女贞树映衬出一片片林荫,蝉儿在树上“吱吱”的叫着,走在以青石板铺就的林荫道上,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竟令人心情舒畅起来。
走进薛口社区,视野所见,哪怕是水泥路面、河边旮旯,墙边死角,都干干净净,仿佛永远也不会留下乱飞的纸屑和垃圾。紫藤树在一棵棵石柱子上缠绕,形成了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长廊,24孝图与廉政文化警句名言赫然在目,让途径这里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悠久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即将淡出人们记忆的石磨磨浆、春谷筛米、古井设施等农家生活用具也在文化广场的一角默然伫立,它时时在提醒居民勿忘过去,饮水思源,激发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薛口社区最出彩的地方很多,其中一处是社区北面的一座浩然亭,假山、楼阁与爬山虎构成了一处“休闲圣地”。浩然亭足有两米多高,站在亭子间里,社区风景尽收眼底。旁边摆放了一张石桌,周围有四张呈腰鼓状的石凳子,构成了休憩、喝茶、棋乐的小天地。
“这是薛书记将他的几十万元奖金拿出来修建的。”,村委委员李云霞指着这座浩然亭介绍说。
人是薛口社区最生动、最有内容也最感人的一景。在薛口,你看不到一个年轻人在社区里游荡,因为他们的身影或是藏在社区管理的大厦里,或是在创业大楼的电脑与网路里,或是活跃于各种志愿服务的队伍里。穿着靓丽服装的孩子们每天都像一队队刚出笼的小鸟,书声琅琅和跳跃的身姿伴随着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老人是薛口最常见的风景线:他们或三三两两坐在绿树荫凉的亭子间拉着家常,或守候在社区的大门口防疫抗疫,细心守护着每一个进出社区的人员。即便是年纪大些的长者,也像训练有素的城管人员,时刻防范着每一片垃圾的出现和每一个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他们的笑脸和一举一动,倘若你遇见,定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薛德恕是2018年才刚刚退任的村两委干部。虽已90高龄,但他的身体仍旧硬朗,说话声音洪亮,办事干练。他是薛口发展变化的见证者之一。作为跟着薛恩波干事创业的“过来人”,他非常了解薛书记的秉性,认为他“吃苦耐劳,一心一意为老少爷们服务”,是个“难得的好干部”。”
他说:“按照上级倡导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薛口社区在薛恩波书记的带领下,全力建设最美家园,努力在山东省比高低,在济宁市当样板!”。当笔者说:您那么大年龄了,身体还这么好。薛德恕笑得特别开心。他说:“外人说我们薛口千好万好,在我看来,最好的方面,是村里老寿星多了!都说让我们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说白了,人开开心心活得长寿,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幸福指数”。
每个月的15号,对于薛口村的村民来说是个特别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村里向村民发放福利和补助的日子。凡1--60岁的村民,每人每月发生活费600元;幼儿园上学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专科以上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并且,为全村居民办理了失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免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稳定,形成了村民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田埂上崛起的新型社区
当年的薛口村是李营镇最穷的烂摊子。村里没有一寸水泥路,滩涂纵横交错。一到下雨天,全村人不得不提着鞋子,赤脚淌过一条条街巷摸索着出村。不但小车进不来,小商小贩转进去也出不来。村集体欠款300多万,村里的青壮年能找到出路的,皆外出打工,留下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各自狭小的天地里,每天劳作在那块流淌了几千年汗水和泪水的土地上。
似乎幸运女神特别眷顾这块土地。因为在这里,即使一滴滴苦难的泪水,在时间的河流里,也慢慢凝结成一颗颗闪亮的珍珠。这时候的薛口人尚未知道,有一个人成为改变薛口面貌的重要人物,为他家乡的经济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薛恩波。2007年,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新农村的时代潮流中,薛恩波适时提出了薛6口村实施旧村拆迁改造、发展房地产业、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路。
2007年4月,薛口家园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2年4月,全村1300余人顺利入住。2012年底,完成了二期工程----商品楼的开发建设;随后,三期工程育德家园、育贤家园也在紧锣密鼓地投入开工建设。
连接社区与市里的公交线路很快畅通了,环线水泥公路建好了!于是,招商开始渐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旋风。
那年,台湾来了个代表团过来考察,看到这里干净整洁,道路两旁树木葱郁,绿草鲜花点缀其中,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广场,规划井然有序,超市、学校、医疗机构、酒店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一栋栋居民楼和写字楼拔地而起,纷纷对薛恩波翘起大拇指,“大陆人搞起事业唻,真行!”
2010年 10月,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视察薛口社区,看到这里环境整洁,鲜花盛开,民商和谐,基础设施完备,这样盛赞道:“一个村能有这样的信心和能力建造上万人的新区,并吸引众多多商家和企业落户,这在济宁市是极少有的壮举!”。
在薛口采访,每到一处,绿树掩映,花香鸟鸣,马路宽阔,高楼林立,人流车流穿梭,很难再找到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景象,常常会有一种“幸福的迷失”。不得不承认,薛口已彻底改变了城乡差别,贫富差距也是最小的。
“共同富裕”是他们的发展模式。
我们徜徉在薛口的大街小巷,眼前车水马龙,人流穿梭。据介绍,薛口拥有农贸市场一处,商业写字楼 3 处,拥有商铺212家。环顾四周,薛口因发展商贸物流产业而带动的服务业、物流业和商业显示出勃勃生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星级酒店越开越多,完全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区域。想想十多年前的薛口,今天的薛口人挺直了脊梁,终于可以笑傲天下了!
你看薛口社区大门前,腾空飞跃的金色巨龙,象征着兼容、奋进、和谐、共生的薛口精神,寓意着薛口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坚强意志,显示出薛口人艰苦创业、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那一丛丛的紫藤树,一棵棵高大的法国梧桐,那小河旁的翠柳和雕龙画栋、巍峨耸立的华表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昭示着一代又一代薛口人在薛恩波书记的带领下艰苦创业、戮力奋发、笃行不怠的脚步。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已逝的激情岁月,就这样把光荣与梦想,也把生命的尊严与渴望,都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薛口人的心上......。
董琳,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济宁市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时代先锋》杂志副主编,曾供职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大众日报社《经济导报》驻济宁记者站、济宁日报社《创业之星》编辑部,出版自选集《时代的记忆》。
八、热烈祝贺书画家刘友艳荣获“丝路敦煌杯”一等奖
文/刘友朋
日前,书画家刘友艳参加由中艺星光绿色书画平台联合敦煌正觉写经院、世界至德总会、敦煌市丝路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敦煌市收藏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丝路敦煌杯”书画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组审核,书画家刘友艳荣获绘画组一等奖,中艺星光绿色书画平台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刘友艳又名刘艳,山东泗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孙膑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专职书画家,中国孔子书画研究会会员理事,山东省玖舍书画院会员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入库艺术家,职业画家。
1999年作品《芦花双雁》入选迎澳门回归获山东省书画大展。2004年作品《荷韵》入选庆祝建国55周年山东省《国画大展》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组办。入编《泗水县当代书画家作品集》,《中国扇子精品集》,《新中国美术家大典》,《当代艺术名家――刘艳国画作品集》等十多部画集。2019年参加《海峡两岸书画名家大展》荣获金奖,2019年参加《歌颂祖国建国70周年》,《赞美唐山基尼斯书画长卷创作活动》并获得――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颁发《优秀艺术家证书及世界纪录证书》。
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作品多次参加权威慈善机构组织的义捐、义卖、义拍等公益活动,被慈善单位授予“爱心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作品名称:《紫气东来》
作品规格:180cmx220cm
本期制作人
张燕
图文编辑
刘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