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李全振
在承德县两家乡两家村,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群人的身影,他们有时在市场清理垃圾,有时在路旁修剪树木,有时在广场打扫积雪。有人说他们是村里雇的清洁工,有人说他们是路政雇的护路工。我要告诉大家,都不是,他们是《两家爱心协会》的成员,他们的劳动是自愿的、义务的。

说起这个爱心协会,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两家村民付致会。他原来是一个个体户老板,经营了一个糕点加工厂,前几年由于身体原因把糕点厂转租给他人经营。离开了糕点厂他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在街里溜达时,看到街道上有残留的建筑垃圾他就默默地给清理,看到路边的风景树有旁枝斜出的,他就给默默地修剪。他的这些举动赢得了多数人的夸奖,但也有个别人说闲话,说他傻,管闲事落不是。这些他都没有往心里去。他想这么大的一个村子,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能不能成立一个组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呢?
于是2023年3月18日,付致会在两家村民微信群里发出了这个倡议,很快就得到了何瑞琴、李国安、于继荣等人的响应,还捐了数额不等的款。同时也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注与支持。
3月31日,在村部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两家爱心协会》正式成立,共吸收了9名会员,他们是付致会、何瑞琴、于继荣、李淑珍、李国安、霍建波、韩顺利、尹继莲、卢彩萍。成立了领导班子,付致会任会长,于继荣、李国安任副会长,何瑞琴任秘书长。会议设立了会旗、会标、会服,确立了协会的八字宗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每月1日、15日为爱心活动日。村长曹国以个人名义为协会捐款1000元。党委委员李方杰代表党支部村委会讲了话,对协会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一些具体要求。

协会成立以来,他们的活动更加规范有序。他们经常巡视街道广场,发现有需要整理的地方及时解决,他们经常走访孤寡老人,发现有的老人行动不便不能及时理发,会员尹继莲就按时上门义务给老人理发。今年大旱,慈云庵门前他们新栽的松树需要经常浇水,李国安、付致会就隔一两天去给浇一次水。会员霍建波在外地工作,他在工作所在地成立了一个《两家爱心协会》分会《志愿者驿站》,每天牺牲休息时间给大家疏导交通、安排车位。他说:“爱心无界,走到哪里就要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到哪里。”退居二线的老党员、老村干部何瑞琴今年七十四岁了,但她说:“回顾过去,我还有许多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情,现在能为协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发挥一点我的余热吧!”这是多么可敬的老党员、老干部呀!

协会成立以来,发生过好多感人的故事。有一天村民卢恩选在街南头熟食店前看别人下棋,忽然抱着头蹲下去不起来了,会长付致会正好在现场,他赶紧上前询问,卢恩选说:“头晕了。”卢恩选只一个人在家,孩子都在外地,孩子的电话也记不清了。付致会二话没说就把他送进了乡医院。医生赶紧给他做了检查,说需要住院治疗,可他身上没钱,付致会就给垫付了押金。出院后协会的领导们还经常去看望他,卢恩选感动的说:“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多亏你们这些好心人啊!”事后有人问付致会,如今这年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就不怕惹麻烦吗?他回答说,我是爱心协会的会长,我们的活动宗旨就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慢说是本村老乡,就是外村的人遇到困难咱们也得帮忙呀!

如今,十里八村的人说起《两家爱心协会》个个都伸大拇指。爱心协会还将吸收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进一步多关心弱势群体,为他们排忧解难。服务范围也不限于两家村。他们把所有会员的电话都发到村民群里,以便有需要帮助的人联系。《两家爱心协会》已经成了两家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张崭新的精神文明的明信片!

作者:李全振。河北省承德县两家乡两家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承德县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