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龙河的传说
文/李锦奎
从前,在苍山脚下有个庙前庄,庄上有位李老栓,年过半百,膝下无子。李老栓一心向善,经常接济穷人,人称他是大善人。东海龙王得知李老栓的故事,很受感动,遗憾的是他已50岁了,仍没有后代。龙王便令自己的九太子去李老栓家投胎,以满足善良老人的愿望。
九太子领命,摇身一变,潜入李老栓老伴腹中,老伴突然感觉有了身孕,十月怀胎,临近生产时,只见满屋金光闪闪,忽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老伴在床上腹痛难耐,辗转反侧,腹部钻心般的难受,疼的大叫一声昏了过去。突然,从床上滚下一个肉球,落在地上滚来滚去,老栓一看肉球,以为老伴生的是妖怪,十分气愤,顺手抄起一把利斧,对准肉球用力砍去。扑通一声,肉球迸裂,从中飞出一条小青龙,小青龙吱吱飞上房梁吼叫。
老栓以为是妖邪变成的怪物,大怒,抓起斧头劈向青龙,小青龙吓得夺门而逃,但长长的尾巴却被爹爹砍伤。小青龙带着伤痛向东飞去,看见冠山脚下有个大湾塘,一个猛子扎入水塘,在深水内休养疗伤。伤愈后,小青龙渐渐长大,众人看到他的尾巴少了一截,称他秃尾巴老李。此后,老李居住水塘执勤,主管苍山一带降水降雨。秃尾巴老李在任职期间,特别照顾家乡,照顾父母,白天多降雨水,夜间多施露水。偏爱家乡的举动,被龙王知道后,贬他去了黑龙江。后来,秃尾巴老李曾经居住的河称盘龙河。那个大湾塘成为西盘水库。
1942年5月17日,刘少奇化名胡服,带领工作队,来到东盘村考察减租减息,居住在村民李培祥的家中。

6月14日,刘少奇为东盘村周边的党员和干部作报告,当时天气较热,会场选择在冠山脚下的树林里召开。会后,党员纷纷离场返回。这时,陪同刘少奇的东盘村干部王文义指着冠山说道:“首长,俺们开会的地方离冠山很近,山上有个仙人洞,是神仙纺良徐庶修炼的地方,咱们顺便去看看吧?”刘少奇听到后说道:“仙人洞,有神仙,既来之,就看看,不登冠山非好汉,那你在前面带路吧?”在王文义的带领下,刘少奇与警卫员一起到达演武山,观看了银杏树、长春观、演武场、尹喜讲述道德经的地方,然后登上冠山仙人洞。
刘少奇擦一下额头的汗水,举目远眺,远望东方白茫茫一片,近望山下有一条小河,弯弯曲曲,穿过两个村庄。王文义介绍说:“远处白茫茫的地方是东海,山下近处的两个村庄,分别是东盘和西盘,唐朝罗成在东盘驻扎时,分成东西两个营盘,并去山上选择练兵场,同时,命令三军,在山上开辟了演武场、演武庙、演武台等。罗成驻扎的军队走了之后,营盘逐渐成为人们居住的村庄,称东营盘、西营盘,这就是东盘村名的传说。”
刘少奇听到讲解,很高兴地说:“东盘庄确实很美,有山有水,背靠大山,冬暖夏凉,山上有仙人洞,千年银杏树、长春观、山青水秀,松涛轰鸣,风光无限。山下三庙相连,集市繁荣,东盘、西盘,河流弯曲,穿过村庄,好像盘龙一样,青山绿水,真是一个好地方。”边说边和众人一起下山回村。
到了晚上,刘少奇回忆上午登冠山的情景,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冠山仙境,福地洞天”的词句。
东盘河的叫法,原来都是根据自家居住的方位随便叫,如住河西岸的称东河,住河东岸的称西河,住河南岸的称北河。后来,王文义等村干部想起刘少奇说过东盘河好像一条盘龙的话,为了让后代不忘历史,记住刘少奇在东盘的故事,东盘河统一称为盘龙河,自此,盘龙河的名称一直延续至今。(李仕轩讲述,李锦奎整理)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李锦奎,临沭县东盘村人,1951出生,高小毕业。1978年先后经营门市部,糕点厂、小型面粉厂、中型挂面厂等。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生产队会计、人口普查员、计划生育专职主任、党支部委员等职。在任职期间,获得县乡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爱好唱歌、写诗、书法,现为临沭县作家协会会员、临沭县书法协会会员、临沂市爱心书画院副秘书长等职。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