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 詩心 > / 和權
這一把古箏
總是彈奏激昂、蒼凉的
曲調
彈它個翻江倒海
卻渴盼在月下
彈奏出荷塘月色
或
春雨綿綿
7月18日
台灣「新詩報」
~~~
1)台灣「新詩報」主編、
詩人季閒:
略解,詩心。
作者是詩壇前輩,這首詩以「詩心」作為標題,描述了一把古箏的彈奏和詩人對於不同曲調的渴望和嚮往。
詩人表示這把古箏總是彈奏出激昂、蒼凉的曲調,讓人感受到一種豪情壯志或悲壯的情感。詩人用「彈它個翻江倒海」來形容古箏的彈奏,表達出強烈的力量和氛圍。
然而,詩人同時渴望在月下彈奏出荷塘月色或春雨綿綿的曲調。這種表達表明詩人對於柔和、優美的情境和氛圍的追求。詩人希望能夠透過古箏的彈奏,表達出柔情和寧靜的美感,彷彿讓聽者感受到荷塘的月色或春雨的綿綿細雨。
整首詩以古箏的彈奏為載體,探討了詩人對於不同情感和氛圍的追求。詩人透過詩歌將自己的內心情感和對於詩意的追求表達出來,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的詩心和對於藝術的熱愛。同時,詩中也展現了詩人對於情感表達的多樣性和對於美的追求,讓讀者思考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聯。
~~~
2)菲華著名詩評家、詩人李怡樂:
讀和權〈 詩心 〉
李怡樂
〈 詩心 〉
這一把古箏
總是彈奏激昂、蒼涼的
曲調
彈它個翻江倒海
卻渴盼在月下
彈奏出荷塘月色
或
春雨綿綿
顯然, 詩人和權的〈詩心〉, 就是"這一把古箏'' 彈出他的" 心思 "。
在新冠病毒攻擊人類的這幾年来, 人類傷亡惨重, 社會秩序全亂套了。緊接而来的俄烏戰爭, 愈演愈烈, 更是雪上加霜。觀察敏銳, 憂思天下的詩人,豈能不情绪" 激昂 ”, 但又自覺得無法改變什麽, 深感" 蒼涼 "。
故而, 詩人渴盼著" 荷塘月色 ", 或" 春雨綿綿 ''。夢想生活在寧静、惬意、無争的幽雅美景。
古詩詞中, " 春雨綿綿 ''的题材很多, 給予的詩情畫意, 令讀者非常嚮往。" 荷塘月色 ", 記得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表達渴望自由, 欲脱離現實的思想。但是, 世上没有絕對的" 自由 ";現實是殘酷的, 古今無人能置身於現實之外。
詩, " 總是 " 有感而發。然而"翻江倒海”的發洩之後, 内心覺得無可奈何的" 蒼涼 ”。明知理想的淨土遥不可及, 卻禁不住” 渴盼 "呀! 至此, 讀者或許已看懂了詩人的" 詩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