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进一扇门
作者:徐一民
在每一个起风的日子,每一个流星划破天空的时刻,人总是在想,要信仰点什么?这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这纯粹是自发的本能。如果你什么都不信;那你靠什么来规定自己的本能之上的追求呢?你必须信什么,最主要是坚信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一个过程,这就在书籍中去寻找对生命的信仰。
读一本书,就是进一扇门。别因为找个好的工作,一下子能找到致富的门,这必须在你爱好找门,找的门越多,它将随着你词汇量的增加而提高,记忆力增强,动用自己的思维去评论,此时此刻需要分析能力,来界定它是不是一扇好门。也许书中有渺小的希望,现在这一点点渺小的进步,那大半也是读书读来的,渺小的希望也是希望。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天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文字调度手法宽阔如海洋,应有尽有,并不是单调平直的,文字调度有技巧,只是不同的使用,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而已。书香来自哪里?不是来自纸张和墨,而是面对文字的思考和思悟所产生的心灵的芬芳。
喜欢读书的人,就像蜜蜂一样,为书香所吸引,这可以称之为“蜜蜂人生”。如果把书藉比作水,读书就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吸收水中精华元素,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文字细胞,可是还一滴都不往外漏,不炫耀。选择的门可以往文学中发展,把海绵引入的水挤出使用,最后的大门是作家。
在焦虑和失衡的时候,读书让你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心理获得平衡。好书是良友,你遭受打击或心意冷了,听良友说番闲话,讲个故事,心里会舒坦多多,觉得世界虽然残酷,到底还有寄存灵魂和慰藉孤寂的地方。
阅读不可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著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是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不可能代替的,只有知识是永恒的。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读一本书就是进一扇门。成功不是外在的评价,而是内心的感受。在寻找一扇门的过程中,读书享受到精神的高度和心境的愉悦,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言妙句,是对天下读书人最美的诠释,与时代同行,与知识相伴。只要在坚持的路上,时间准会赐你一个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