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35节》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这一夜,李春林失眠了。丁白灵的身影老是在眼前晃动,一会儿变成《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在烟雨中翘首守望,一会儿又变成观世音在点洒圣水,普渡众生。凭心而论,丁白灵是不错的女孩,从身材、相貌、性格都无可挑剔的,人也聪明可爱,将来定是个贤内助。但被穷怕的李春林,不想再重蹈父辈那些苦难了,当农民的父母亲,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儿女,起早摸黑长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农闲时还要担高陂,走东山,一家都过着饥肠辘辘的生活,李春林从小就羡慕那些穿着干净衣服和鞋袜的同志和老师,立志要找一个有工作的妻子,在外面建立家庭,他看着哪些妻子在农村的“同志”, 下班后还要帮妻子干农活,退休还要回家帮儿子耕田,他都害怕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农村孩子要吃上国家饭只有两条路,一是读书考上大中专,二是当兵升官。前一半的理想他已经实现了,但决不能因另一半又把他拖回泥坑,农村实在太穷了,穷得不堪回首。
记得读高中时,为了节约五角元的车费,李春林只好挑着行李每周徒步到离家三十多里远的江原一中上学,为了填补肚子,四、九荒月只好采些野菜充饥,甚至奶奶把人家倒在池里的烂番薯捞起,収集残存一点点带苦味的薯肉做成薯粄充饥,兄弟姐妹们因而饿得皮包骨。
回顾不堪回首农村穷困的往事,李春林渐渐理智起来,丁白灵虽是城市人,但她是下放安家在此的知青,如和她结合,还得种田,将来小孩也得随母是农村户口,这是李春林最不愿意看到的。当沃一七八一二人政策规定,子女的户口应随母亲。
李春林决心理智回绝丁白灵,想清楚后,天亮前他好好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黄昏,丁白灵三人依时来到医疗站打牌,不同的是,丁白灵变得沉默了,很少说话,不时用那双勾魂眼偷偷地瞟了李春林一下。丁红霞和阿娟仍然如故,说说笑笑,李春林也不时打浑一下,但气氛明显降低一些。
三天下来,李春林仍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回复白灵,他不想与白灵结合,又不忍伤害面前这个纯情的美女。摊上的事情,拖延和迴避终不是办法,不敢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会使事情更复杂,更被动。
看得出来,丁白灵这二天憔悴了许多,打扑克时也常出错牌,气得丁红霞哇哇叫。李春林知道,丁白灵是日夜期待李春林的回音。不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能再拖了,得明确向白灵表态了。
第四天晚上打完牌,三人要走时,李春林偷偷往丁白灵手中塞了一张纸条,
回到家,让丁红霞先上床睡觉,丁白灵急切地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白灵,你是一个好姑娘,你端庄美丽,聪明知理,确是一个难得的佳丽,和你在一块,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欢乐,但我已有了另一半,我不愿伤害她,更不愿欺骗你,望你原谅,相信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对象,谢谢你的爱。李春林。”
丁白灵眼眶湿润了,他不敢相信,几天的翘望竟等来如此的结果。“不对,他一定是骗我,我要当面问问他”,丁白灵心中道。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36节》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翌日晚上,李春林盼望到十点钟,仍不见三人踪影,李春林失望地关上大门,该不会有什么事吗?李春林心中不免有些牵挂,虽然不想占有她,但又怕太伤害她,初恋的少女,向人主动示爱又遭到拒绝,心中的羞愧和痛苦可想而知。李春林是医生,学过心理学,他后悔自己太唐突了, 这些事应当大胆当面和白灵解释,不应当用几行字敷衍。这一夜,李春林做恶梦了,他梦见丁白灵哭叫着绝望地跳下山崖,他梦见公社通知他停职检查,他梦见被丁红霞指着鼻尖大闹大骂: “还我姐姐” ,“还我姐姐” ,身体被丁红霞一抓一拉差一点跌倒,突然惊醒,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早上,丁红霞不到九点钟就来到医疗站。
“李医生,我姐头痛,两天都沒吃饭了,请你去看看。”
“有沒有发热?”李春林问。
“不清楚,好像沒有。”丁红霞答道。
“好吧,走吧。”李春林背起出诊箱,拿起血压计,先出了门。
李春林知道,丁白灵患的是心病,一路上,李春林盘思着见面时如何开口,如何解释应付,他太怕梦中的情景出现。
不知不觉已到门口,丁红霞把李春林引进内室。
丁白灵躺在床上,头蒙着红表白里的被子。
“姐,李医生来了,帮你看看病。”丁红霞说,说完,她出门去了,看得出,她是有意在迴避。
李春林掀开被子,丁白灵头发松散,眼皮红肿,似乎消瘦了些。
“白灵,哪里不舒服?早上有没有吃饭?”李春林关切地问道。
“我沒病,不用你看,你走吧。”丁白灵赌气说。
“别逞强,我给看看。”李春林抓过丁白灵的右手,摸了她的腕部,再用手背贴一下额头,不发热,又拿出血压计量了血压,正常。
“白灵,你是一个好女孩,不是我不喜欢你,只是我们相见恨晚,我已有了对象,她是我大学的同学,我们已经谈了一年多了,我和你虽有缘无份,但我们可以做永远的朋友好吗?”李春林小声地说。李春林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2吋女同学的照片,送到白灵的眼前,这是毕业前夕大家互换的照片,恰好在此有了用场,既然到此,李春林只好咬牙胡编先应付过这一关再说。
“你是嫌我,我不爱听,你走吧。”无论李春林再说什么,丁白灵始终闭着眼睛,不肯再开口。无奈之下,李春林只好包了两天维生素和助消化的酵母片之类药物,向刚回来的丁红霞交代了服法,回医疗站去了。虽说:“心病还须心药医”, 李春林虽无法对症给心药,只好给点治不好又吃不坏的安慰剂了。
李春林不知如何走回医疗站,整天魂不守舍似的度过漫长的一天,好在这一天只有5个病人,大队部也无人来办公,沒事时,干脆躺在床上沉思养神,丁白灵那苍白的粉脸,充满哀怨的眼睛,丁红霞那爽朗的笑声,阿娟软瘫在床那散乱的头发,林莲心那徐徐远去孤独的身影老是在眼前晃动,沒办法,拿一片鲁米那服了下去,那时,安眠镇静药管理不严,医疗站都有配,药店也可零售。
此后每天黄昏,李春林望断秋水,终不见伊人倩影,心乱极了,只好以看书打发初冬的寒夜。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37节》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话说李春林被丁白灵的事搅得忧心重重,心中总觉得有些歉意。好在三个月期限已到,去县学习的赤脚医生林志豪已回来,虽然林主任向章院长要求过想把李医生再留一段时间,章院长不同意,只准延期三天带带林志豪,因院里也缺人。
离开谅南那一天中午,孙主任特意安排大队干部一起聚餐,为李春林送行,他从家里拿来五斤糯米酒,李春林不会喝酒,只是像征性地应付一下,席间好话美语自不必说,李春林心绪很乱,也不在意这些,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孙主任叫两名群众帮忙挑行李,送李春林回卫生院。李春林忧心重重地离开谅南,他最想见,又怕见到的那几个身影却始终沒出现,李春林无限惆怅地回到卫生院。
郭子轩调去黄村合作医疗站,张昌子医生从黄村调回卫生院加强药房兼药品釆购,药房原只有曾大发一个年轻药剂员,需要加强一人,张昌子只是老中药剂,解放前当过药童,解放后入了国药,公私联营时并入联合诊所,后又转入卫生院,办合作医疗抽不出医生,章院长只✂“无牛用马”, 那时上面也提倡“一专多能”,在基层卫生院兼职改职是正常的事。
章院长安排李春林住原郭子轩的房间,这是从药房隔出来的小单间,八、九平方米,中间只用土砖砌起二米二高的半墙,卫生院除了院长、会计、出纳住单间或小单间外,其它都两人合住,也不是特别照顾郭子轩,只是郭子轩呼噜打得像雷鸣一样,沒有人愿意和他一起住。开大会时,所站医师也来参加,回不去医疗站,只好寄住院内医师,两人合铺住。
章院长安排李春林在院当医生兼起资料员,这十几人小院的资料员也沒什么事做,年终写写总结而已,但不时要写一些批判文章或向上级的喜报,当时喜报都冠以“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胜利!”和“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礓!万寿无彊!”这在李春林看来也不过是小儿科的事,在学校时经常都要写这些材料,但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有些倒霉者常有因写错字或漏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而被判刑或“专政” 。
彭明生已被推荐去中山医读工农兵学员大专班,学制两年,春节后就入学,这些学员都从“根正苗红” 的“红五类” 中选取,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坚持阶级斗争为纲”,家庭出身好,政历清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全县只有3个名额,不必考试,只需逐级政审。
因各大队有合作医疗站,又可报销,故各大队来卫生院诊病不多,卫生院诊治的八成以上是机关部门和瓷厂的员工,一日也不过二、三十例,三个医生平均一天看不上十个病人。
在“六二六” 精神影响下,地区、县医院也下放一大批医务人员来谅山支援山区,1970年以后,很多大中专医学院校停办,一大批医学院校的老师也下放到农村来改变农村、山区缺医少药的面貌,卫生院一下增加了8人,由于住宿沒办法解决,章院长只好留两个护士在院,其它六人(包括地区医院一个五官科主治医师,一个外科主治医师)只好分流到大队搞合作医疗。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38节》
林莲心每周都来找李春林为她父亲开药,有时也会带些鸡蛋,番薯之类农副产品感谢李春林,李春林过意不去,多次推却谢绝,都不能罢免,只好収下,农村医生也是吃民间香火的神,在他们看来,有能力情况下,病人或病家自愿添添微小香油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丁白灵姐妹在李春林调回院一个月后也来到卫生院,她们是来英姐看病的,还向英姐探听李春林的对象的事,幸好李春林早就和英姐“坦白交代” 过,英姐自然会帮李春林瞞天过海,看完病,两姐妹还到李春林宿舍喝了几杯茶。姐妹俩仍是红白装束,丁白灵已恢复昔日神采,言行落落大方,言语之间偶然莞尔一笑,更显出大家闺秀的涵养,她那双勾魂眼不时地在房间流转,好像在寻找什么,有时偷偷瞟向李春林,两人目光一碰,丁白灵迅速将目光移开,若不是李春林已经过深思熟虑,任何人都会被勾魂眼勾得春心荡漾。丁红霞还是老样子,没心没肺地说着话,指着玻璃压着的桌面上李春林在海边的两男两女合照的相片说:“李医生,你这是在鸵江市广场海边照的吧,风景真好,噢,站在你旁边那扎辨子的女孩是谁?看你照得多神气,难解我姐常夸你。”这个女孩是两年前他的同班好友刘富强,和刘富强在粤东卫校的女友刘秋香一起带来的,女孩叫张怡静,也是江原县与李春林同个公社人,四人在广场海边照了的相片。
“红霞,又多嘴了,别胡说。”白灵红着脸,打断了丁红霞的话。
两人谈了谅南大队的情况,还说阿娟寒假要去部队结婚,本来她父母要求在家乡办,但阿娟两人坚持要去部队办,她的对象已升了排长,现在提倡新事新办,在部队更好些。李春林想留两人吃午饭,丁白灵怎么也不同意,姐妹俩又喝了几杯茶,起身告別回谅南去了。
转眼春节已到,章院长照顾李春林,春节给李春林休息,年初五回院,初六上班。
上头通知,今年要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农村每人增加半斤肉,半斤红糖指标,半斤煤油指标,大队分配每人一斤塘鱼,幸好李春林从卫生院带回食堂自养自宰分配的四斤猪肉,公社分配的一斤柑,半斤茶叶,二包三角四分的银球烟,五包二角八分的丰収烟,五包一角九分的百雀烟,一斤糖果,尽管如此,今年增加了李春林带回的东西,家里年货比往年丰富多了,看着李春林己出来工作,能帮助家庭了,祖母刘桂花、父亲李振华、继母詹月容自然欢喜异常,李春林的弟弟春生,妹妹春兰都在家,这个年,一家人过得特别开心。
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就要“抓革命,促生产。”各大队年初二要出工下地,没有开荒造田的也要下地翻土晒泥筑“长城”,深耕细作,公社和各大队还在各个重要路口设检查卡,不准走亲戚,劳动力要下地干活。然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可例外,各个大的村都有组织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相互走村串队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文化革命“大好形势。”东华村也出了宣传队,年底在全大队十几个村的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二名。李春林是这个村里唯一的大学生,众望所归,当了几天的临时队长,还出场演唱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不忘阶级苦》这二首革命歌曲,这两首歌在学校“大唱革命歌曲比赛”中还得过奖励。当时各村宣传队, 去外村演出都是村里自带伙食,在村里煮好,挑到演出的地方吃午餐,人家外村送给你的只是红纸包着的两节木炭,客音喻示大赚,还有3-5本红皮的毛主席语录本而已,一分钱红包都没有,一周收队时,队员每人也只分得几本“红宝书。”大家都凭着一股热情,一股干劲,为村争光,为毛主席争光。
音频合成老师:大宏
编辑老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