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王道
——有感于唐尚珺复读多年又遭退档之事
怡海中学高复部 胡勤平
2023年7-月2-0日
广西高考钉子户唐尚珺高考又遭遇了坎坷,被华中师大退档了。对此,我深表同情,又觉得愚昧无知。
一个有志青年,为了圆梦清华,复读14届仍没有放弃,哪怕是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大等都没有将就。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远见。要知道,想复读与坚持复读不是同一个概念。想复读也是一时冲动,但坚持复读14年,这绝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作秀摆拍。因此,我为他的退档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为他永不言败表示敬佩。
当然,我对唐先生的有些做法表示不解,甚至认为他有些无知。
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与时俱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整个社会瞬息万变。为了适应这个潮流,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墨守成规。要时刻践行终生学习理念。在高考层面,我们要熟知大学专业填报与录取的新要求。如平行志愿组有10个,你为何只填报3、4所学校?填报的学校为何没有档次区分?像北师大珠海分校、华中师大、上海交大与浙江大学等,不是“211”,就是“985”。这同层次几所学校应该只有一所学校有可能调档,也就是“档案在阅”。大学何其多!听说他热衷师范专业,那么师范院校也很多。像陕西师大、湖南师大、哈尔滨师大等为什么不填报呢?这里面就是不了解当下志愿的不同层次要求。虽然985与211有区别,但211与“双一流”或一般一本又区别很大,一线城市与边远大学相差甚远等等。我看是唐先生井底之蛙的心态造成的。
同时,我们要积极全方位了解新高考政策的变化。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新情景、重能力的考查。纵观14年的高考分数,我们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2016-2020年是他的高考高分期,最高有646分;而新高考前后的3年,唐先生都只有590多分。由此可见,复读的黄金期基本已过了。
作为有志青年,要脚踏实地。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每个有志青年都会有有理想,有小目标。每个尽心努力朝着小目标前进的人都值得点赞,哪怕是砥砺前行。就像顾炎武说的,“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但我们一定要明白:
不是每树立一个目标就可能实现的。树立唾手可得的目标不算是目标;树立太高远的目标就是心比天高,痴人说梦了。唐先生,你要明白,考裸分来考清华在湖南简直难于上青天。也许广西竞争力稍微好点。但我相信仍然很艰难。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大等为何仍不知足?14年的枯燥复读对我们自己心智,对我们家庭有多大不利影响?你难道没做过评估吗?
当然,我不太清楚你的复读节奏,也许我的说法就是闭门造车,但允许我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是半工半读,我想你的读书效率不会太高(北大毕业的俞敏洪在第二次复读时,也跟家里说不做任何家务);如果是家教复读,那开支不小,家里承担太重;如果是自学自研,难题碉堡,整体难度也很难把控等等。
唐先生,像鲁迅一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不要再犹豫徘徊了。退档了还有补录,有基本符合要求的就去读吧,毕竟已过而立之年了。如果奋斗15载,熬过5040多个日日夜夜还来无书可读,这又是何等让人心力憔悴的事啊!
唐先生,要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你已迈步起航。当今社会很开放,懂包容,善变化,只要你爱读书,成才机会遍地都是。
理想诚可贵,现实价更高。有诗和远方的人值得羡慕,能直面现实,务实求真的青年更值得点赞。谁都想“拍遍栏干遇知音”,如期实现小目标。毕竟谁都不愿意看到一地鸡毛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