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雄:辛弃疾评传

李恒昌 著《今古传奇》2023年第4期
“归正人”的苦闷
当初,辛弃疾一路狂奔,押着张安国到达临安的时候,论说是应该享受到英雄般的掌声和礼遇的。因为,于万人敌营生擒叛徒,摆脱致命追赶,冲破重重包围,堪称盖世英雄壮举,而且自从岳飞被谋害之后,整个南宋王朝便陷入了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他的出现,可以说是沉默天空中的一声惊雷,是大地上的一抹靓丽和惊艳。
罗马·罗兰在《英雄三传》中曾经写道:打开窗子吧,让我们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然而,当时的南宋王朝,不仅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更是一个对英雄不知敬畏,不知呼吸英雄气息的时代。辛弃疾到达南宋之后,不仅没有享受到英雄般的礼遇,反而遭到某些人的怀疑,甚至冷嘲热讽。
这里的人们赋予了辛弃疾另一种身份——“归正人”。所谓“归正人”,就是改邪归正之人的意思。这一称呼,专门用于那些从金朝统治的北方赶来投奔南宋政权的人。为什么给这些人赋予这样一个带有严重歧视性的名称?为什么给他们戴上这样一个沉重的帽子?让这些原本满怀热情“投奔圣地”的人,像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只因为,在某些人心中有一种不可理喻的傲慢与偏见。他们认为,那些之前生活在金人统治之下的人,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人,都是一些“软骨头”。他们应该不顾生死,奋勇反抗,将金朝政权彻底推翻,将金人赶回自己的老家。事实上,持这一观点的人,纯属站着说话不害腰疼。明明自己身处南方,具有向北反攻的条件和能力,自己甘当偏安一方“软骨头”的,却要求别人去反抗,去拼命,而且对于他们冲破金人的包围,投奔而来,不仅不欢迎,而且还格外歧视,实属不该中的不该。如果他们所称的“归正人”成立的话,人们完全有理由称这些人为苟且偷生的“偏安人”。
辛弃疾并不是很关心他人是否将自己当作英雄来看待,也不关心自己是否享受英
雄般的待遇,他真正关心的是能否由此全面实施心中酝酿已久的收复山河、光复大宋的梦想。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这里没有人再提收复山河、光复大宋的话题,好像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一样,最多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幻想和执念。
头戴“归正人”的大帽子,妻子又因病去世,周围连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没有,辛弃疾的日子过得异常压抑和苦闷。然而,世界总是这个样子,当它为你关上一扇门,却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想不到在他乡江南,辛弃疾居然找到了一个故知——祖父辛赞的好朋友,也是他早年就很敬佩的人——范邦彦。
范邦彦,字子美,与一代诗圣杜甫同字,邢州唐山人,宋徽宗宣和年间曾为太学生,对大宋王朝有着很深的感情。宋钦宗靖康末年,邢州被金兵攻占,范氏的家乡沦陷。范邦彦因为老母亲身体不好,同样“累于祖众”,不得不像辛赞一样在金人统治下“委曲求全”,隐忍并集聚着反抗的力量。他曾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任蔡州新息县的县令。当县令期间,他虽然看起来是一直在为大金国工作,实际上和辛赞一样,内心一直想着光复大宋。1161年,完颜亮被杀那年,范邦彦看到时机终于来临,于是主动率领手下,打开城门迎接“王师”,随后带领家人南迁,进入南宋的地盘。 (21)
《天下奇雄一一辛弃疾评传》系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作协签约作品,2023年第4期《今古传奇》杂志头题全文刊发,2023年6月12日济南交通广播开始连播,2023年6月30日《济南时报》开始连载。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