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鸿
★大暑(四章)
七月末的大街上,一个小伙子拉着一车荷花和睡莲在卖。大塑料缸里红色的睡莲如小家碧玉般羞怯,黄色的睡莲如阳光般明艳。一束束绿荷亭亭玉立,中间掩着一两个粉色的骨朵和一两枝粉色的花。那粉,嫩嫩的清新,让人感觉甜蜜和芳馨。小伙子刚停下车,立刻就有几个女人围上去,她们围着莲与荷左瞧右瞧,流露满眼爱意。这一车停在街边的莲与荷,使满大街都弥散着夏天的浓郁气息,那招摇的花朵似乎在提醒人们:夏天已走至深深处了。
楼下的合欢在七月里撑开了一把粉色的伞,那绒嘟嘟的粉色的小花像无数的小精灵在树上张开了翅膀。大街上,田野里,胡同中,随时都可以遇到一树合欢,她们顶着粉色的霞彩把光阴站成静好的姿态。合欢,是七月里的欢喜,她欣欣然向人们传递着一个讯息:夏天来了。合欢刚刚凋落,大暑节气便到了。
路边街头听到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热”,摇着扇子的人们还在喊:“真热啊!”可又不肯躲到空调房里去。自然的天光中有着吹散疲惫与烦忧的清凉的风,每一个人就如同一棵植物,他们需要到这广袤的天地间呼吸这风,在吐纳之间与自然进行着某种私密的沟通。天空中笼着一层云气,如同蒸笼中冒出的热气,它们笼罩着天地万物,笼罩着天地之间一个个渺小的人。人便在这热气中穿梭,似乎还带着某种喜气。大暑了,节气到了一岁中最热烈的时刻。人们全身的每个毛孔都张开来了,“呼呼”的冒着热汗,在脸上、身上淌成小溪流,每一个人都是沐浴着甘露的植物,他们在这夏天里站成属于夏天的姿态。女人们的裙子飞扬起来,她们暴露着美丽的肌肤,呈现着一种健康的活力。夏天,从内至外,都是人们与自然最亲密的时候。人们把自己呈现给阳光,呈现给雨水,呈现给太阳火辣辣的热力。
夏天的白昼是慷慨的,它把明亮的天光拉得长长的,让人们有优裕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玩耍,去游荡,去工作,去学习。入夜,忽然下起了雨。雨来得急骤而密集,“沙沙”的雨声似脚步声,又似风吹树叶声,“随风潜入夜”,滋润着灼热而干渴的土地。夏夜听雨,听到的是庄稼拔节的声音,是自己的梦想茁壮的声音,是阴阳宏阔之中的天籁。听雨,是一种思考的节奏,是一份沉淀的律动。风声雨声之中入眠,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夏天的世界已然是热闹繁华的了,而此刻,我且在心的宁静中入眠。枕旁,有半盏茶香,一页墨韵。
大暑的时候,我在暑假中。清晨从睡梦中微醒,想想是在假期中,便又欢悦的睡去。又醒,又想到是在假期中,复又睡去,一个声音在心里说:“假期真好!”我转动转动颈项,安然把自己送回梦乡。我把春天走得匆忙而短促,当春天的繁花渐渐落至一岁的记忆的深处的时候,我且把这一个夏天过得悠长而从容,我提醒自己:慢着点儿,再慢着点儿。我在这个夏天随意而淡然,让我慢慢的体味生命中的这又一个夏天,这独一无二的夏天。我摇一柄桃红的羽毛扇,那热烈的颜色就是夏天的颜色,也是中年的我的颜色,谁说中年不可以是鲜艳而饱满的呢?“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想起羽扇纶巾的周瑜,清风徐来时刻风雅自至。
蝉声,是夏天的音乐。它们在一岁又一岁的夏天里,唱着不老的情歌。天气愈热,蝉声愈炽。那单调而又悠长的蝉声,吟唱着一种古老的韵味,牵扯出丝丝缕缕的情愫。许多的故事遗落在这蝉声里,又在夏天的时候被重新唱响。
植物,在大暑的热情与雨水中生长得繁茂而葱茏,它们是一畦一畦的绿,是一丛一丛的绿,是一棵一棵的绿,是一片一片的绿。绿,沁出一丝丝的清凉,给躁动的人心一丝抚慰,一份慰安。绿,是夏天的衣裳。
我亦是一株绿,是绿中的一棵树,在夏天里挺拔而葱茏。一半在天空飞扬,一半在泥土静默。我从春天里来,我的生命里有冬的收藏,有秋的斑斓,我在岁月中站成属于我的模样。
★立秋
雨,不急不缓的下着。它驱散了行人,街道上阒静空荡,只有雨。它坦然的占据了天地之间,似在倾吐不尽的情绪与话语,又似在进行着悠然的漫步。漫天的雨的帘幕中,只有树和草在静静的聆听,静静的陪伴。下啊,下啊,树和草慢慢变老了。树上飘下一两枚落叶,就像飘下的一两根白发,让人瞬间惊呼:“老了吗?”季候老了,从娇嫩的春天到火热的夏天,现在是秋天了。“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古人的一声叹息悠长的穿越了古今。草,也老了,不复是翠绿凝碧,而是显出潦草的疲惫,就像中年人的发。
这个夏天的雨下得有点儿任性,丝毫不顾及人们的田地与家园,丝毫不顾及庄稼和人们的感受。就像一个任性的女人止歇不住她幽怨伤心的泪水。
白天下,夜晚下,水汽笼罩了苍茫的人间,时光便在这份淋漓中缓慢下来。灯光在水汽中弥散着黄晕的朦胧,氤氲着老旧时光的陈旧的氛围。一阵风吹来,满天的雨雾斜斜的抖动,似颤抖的惊寂的心跳。在这样的寂静湿润的氛围中,是适合关闭门户品一杯热茶,读一本好书,或是静静的想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心事。
这场雨终于停了,秋也紧跟着来了。立秋了呀。疫情的影响把这个春天拉得很长很长,我们刚放了暑假几天,似乎夏天刚刚开始,忽然就到了秋天。
早起听秋虫的鸣叫,繁密的鸣唱织成满天的琴音。我从纷乱的红尘中跳脱,凝神谛听,刹那一刻间,我陷落于这虫鸣的世界中了。这是生命的狂欢,是秋的盛大的乐音。窗子在我的背后,浅灰的天色就在回眸之间,自然的光亮从背后投射过来,我喜欢这种逆光的感觉,一半光明,一半阴暗,恰如我的内心,恰如我的人生。微微的凉意,时断时续的拂过我裸着的胳膊,悄悄的亲昵,试探的撩拨。我不动声色,似乎无动于衷,而我的心里却感觉到它们了,泛起一丝丝的喜悦,又有着一丝丝的悲凉。中年人的秋天,就是这样的五味杂陈,悲喜掺杂吧,我忽然有一点点理解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了。
在雨中沉寂了几天的蝉声还是响起来了,它们鸣唱着生命的恋恋秋歌,嘹亮的直亢的嘶鸣变成了一唱三叹的委婉的倾诉,我听出了不舍与惆怅。
我站起身,在清寂的房间里走动,抖落掉刚刚的冥思。客厅里的龟背竹又长出了两枚鲜绿的新叶,向我亲热的张开了笑脸。我迷蒙的眼神渐渐清澈起来,还是以轻松的心情迎接生命中的又一度秋吧。秋,蹑手蹑脚的来了,她的白色的纱裙在空气中飘荡着,曼妙着,有一缕轻轻浅浅的掩上了我的眉心,我轻轻拂去,它又钻到我的心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不仅仅是秋意啊。
★立冬
立冬又逢周末。无风,月明。深蓝的天空中游动着岁月静好的气息。
秋,还未来得及收拾好她拖拽在大地上的裙裾,冬就来了。霜,是绝好的魔术师,她所至之处,天地皆变幻了美丽的色彩。路旁的法桐擎着一树树橘黄的叶子,白杨树林的叶子变成了金黄。浓浓淡淡的黄在大地与天空之间流溢着,渲染着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常春藤是房前屋后与庭院的点缀,不经意的一回眸一驻足间,就会与她相遇。她热烈的红,闪着油彩的红,是霜的杰作,也是阳光的灵感。她们在灿烂的阳光中恣意的鲜艳着,全然不顾那一阵紧似一阵的西风。
和丈夫专程驱车去一个小村看银杏叶,看那秋天明丽的色彩。走过了嫩绿的春,葱郁的夏,成熟的秋是别有一番韵味的。沟壑里溪涧边的银杏树林是画家泼彩的油画,把乡村妆扮得美轮美奂。草已枯,果已落,寥落干净的乡村里,金黄的银杏叶子是浓妆的主角,她们张开了无数小扇子,悄悄吟唱着生命华丽的大戏。一位老婆婆站在桥头眺望着那一片流金溢彩的银杏树,她张着掉了牙的嘴笑着。这个满头银发的老婆婆也成为画中人,她映衬着乡村宁静祥和的秋天。一片片秋叶静悄悄的从树上飘然而落,似一枚枚诗句,又似一句句格言。微微的声响是最动人的天籁。听听落叶的细微声音,体味生命里不可言说的奥妙。秋天里这样静心的片刻是金贵与奢侈的。秋天的出行是华丽的旅程。
秋天的裙裾还在临风飘摇,拖着依依的余韵,节气就已至立冬了。清霜秋红的秋冬之交,有着冷与暖的辩证,生与死的哲理。这是一年之中最美妙的时刻。天气渐凉,而心中日暖。
微信圈对于季候的感知是最为敏感的。白雪已然飘落,红梅忽然绽放,美美的浓浓的冬的氛围已经酝酿得很饱满了。图片中的姑娘大衣翩然,围巾飘飘,无限的冬的风情。
一年又轮回到最后一个季节了,可是生命似乎还是崭新的征程。陆游在他的《红梅》诗中写道:“放翁老去风情在,恼得梅花醉似人。”穿行在一轮轮的春夏秋冬之中,经霜沐雪的心似乎依然年轻。年轻的心以深挚的真情与灵敏的感知,捕捉着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美。有秋叶可看,有明月相伴,人生就是幸福的。季候的每一个日子都富含深情与诗意,她们潜伏在前方,静静等候着我的脚步。穿越了长长的岁月而来,灵魂在冰与雪的淬炼中已获得了勇敢与自由。心自由,天地无垠,世界辽阔。我怀着一颗童真之心,怀着赤子之情,向前,向前,向前。
★小雪
日复一日的行走于这条路,穿行于季候的风中,我的小白马,又似梅花鹿,载着我把一年四季走得绚丽多姿。道路两边高大的法桐竖起一路充满风情的屏风;风雨雷电,演绎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平淡的晨昏也便有了别样的诗意。
秋天,是法桐最美的季节。它们满树油彩涂染一般的金黄的叶子,在天地之间渲染着浓浓淡淡的情愫,瞩目的一瞬间,便把人的心引入画中,引入尘世之外。它们招摇了一个秋天,华彩灿烂,美得无与伦比。
晚秋的一场秋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第二天骤降的气温使人在上班的路上缩头缩脑。法桐的叶子凋落了一地,进行着一场惆怅的告别仪式。过了立冬,就是小雪节气了。路边的法桐似乎还沉浸在盛妆的美中,没准备好冬天的到来,这一场秋雨的袭击使它们的叶子在节气的紧逼中只好草草收场,显出憔悴和凌乱。
该飘一场小雪了,却偏偏下起了小雨。这是季候的意外,这意外让人有点儿失望,又有点儿喜悦。当你以一种欣赏的心态看眼前的一切的时候,一切便都有了它的美与魅力。
零星的雨点,晦暗的天色,一阵阵的西风。校园里的那棵木瓜树,几日前还披红挂彩的,我曾经在一个阳光明亮的过午邂逅了它的美。在我手机的镜头里,它的红红艳艳的叶子在澄澈的蓝天中透着一种洒然和安宁,它擎着这满树的美丽的叶子,向尘世宣告着它的超然与卓然。几颗木瓜透着淡淡的黄,又透着淡淡的绿,藏在叶子中,隐隐露出了半边娇羞的脸,在这晴天丽日中醒目着,闪着淡淡的光泽。树下,薄薄的一层落叶,也有着安静的美。
几日的忙碌之后,木瓜树满树美丽的叶子便消失了影踪,木瓜也不知所踪。只剩下光秃秃的黑色的树干,显出冬天的气象。秋天里那些彩色的树都落光了叶子,干净寥落地立在大地上。冬天的确是来了。
榆叶梅的小叶子依然茂密地笼在枝头,团团簇簇,似乎簇拥在一起取暖。它们在一日冷似一日的天气中变得越来越金黄,纯净的金黄中透着一丝丝的憔悴。在冬天里还坚强地挺立枝头的叶子都带着这种憔悴,似乎是苍白的脸色透着的那种憔悴。团团翠烟笼罩的柳也被秋霜染上了金黄色,似乎回归了春的娇嫩,然而这金黄里已然透着深沉的底蕴了。那是风风雨雨沉淀的沧桑。
枯叶在地上翻卷,这是另一种盛开。满地都是这种盛开,这是季候里另一场盛大的花事,和春天的盛开一样隆重,一样轰轰烈烈。只不过,这样的盛开还有了静美的意味,有了死灭与新生相生相克的意味。
清凉的空气里透着丝丝寒意,清晨的屋瓦上落了一层薄薄的霜。阳光从不再有遮拦的天空中洒落下来,天地之间有了越来越干净的意味。就像一个经历了世事涤荡的女子,在岁月渐深的时候散发出的那种淡泊恬然而又清凛的气息。
小雪节气,是该飘点儿雪花了,可是雪花似乎还在远处的想象中。即使凋零,我也仍然感受到了喜悦与生机。天冷了,我的心里依然很暖。站在又一岁的尾巴上,我翘望远处的生活。
作者简介:
姜鸿,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1991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共计100万字,发表于《小说选刊》《文艺鉴赏》《思维与智慧》《新疆青年》《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烟台教育》《齐鲁晚报》《语文报》《语文周报》《人间福报》等报刊,多篇散文和诗歌作品在多种征文活动中获奖。其中《父亲》获得《思维与智慧》2015年“渤海杯”10万元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被选入《小说选刊》2015年10期,并入围首届“浩然文学奖”。《父亲》被济南市历下区初一语文试题采用。《芥子三题》获得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山东文学》、大众网共同主办的“阳光下的风”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多篇作品被设计成中考或高考训练题。三篇短散文《书,生命飞升的翅膀》《科技创造奇迹》《幸福的民族大家庭》被选入由出版社正规出版的小学朗读教材。2017年12月获《语文周报》社颁发的“2017年《语文周报》优秀作者”荣誉。出版有散文集《锦瑟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