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中的徽州景象
——观方宏中画展有感
汪燕燕
七月流火,在一个赤日炎炎的中午,我去“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观赏“红色徽州”方宏中油画作品展。
画家方宏中,徽州歙县人,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研修于北京画院白羽平油画工作室,省美协会员。
一进展厅,一幅接一幅油画展品的多彩色块,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室外骄阳热烈,室内空廓静谧,偌大的展厅,飘荡着油彩的味道,我独自一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中,有片刻的恍惚和无所适从。我定了定神,才屏息静气进入到方宏中绘画世界中。稍往后退了退再眺望绘画作品,画面的立体感、节奏感和美感渐渐呈现在眼前。
方宏中以徽州大地为画板,以深厚广博的徽文化为内涵,这次展出的44幅作品是围绕“红色徽州”文化主题的写生和创作作品,分为红色印记、田园徽州、烟雨徽州、村落徽州四个系列。
红色印记系列作品中画家独辟蹊径,以一抹靓丽的红色为主色调,天空、云彩、山岚、河流、房舍......画面很大部分空间都被细腻地用红色架构,有很强的代入感,将人刹那间带入到那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激励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守护家园、开创未来。画家大胆尝试、创新的艺术实践让人耳目一新,竟没有丝毫违和感,使整个画面展现出精细入微又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正如策展前言所述:方宏中聚焦徽州红色历史文化,用画笔去挖掘和表达红色背后涤荡人心的精神内涵,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感性的笔触、跳跃的色彩捕捉着革命老区的点滴和日常。他的“红色徽州”是意象的,是包容的,是守正的,从画作中我们能看到徽州红色文化的发展,能感受到一个当代画家的精神坚守和文化自觉。
紧接着大色块清新淡雅的绿,将人从厚重的历史印记中拽回到眼前,“田园徽州”画面中远处青山叠翠、逶迤起伏,近处山坡平缓、溪流潺潺,田园绿意盎然、庄稼长势正欢,恍若微风中有丝丝缕缕甜味飘过来。田野山溪之畔,一派祥和的村庄掩映在绿色中。我静静端详着这些画作,画家借助大自然,用浓淡有致的绿构图着色、技法精巧、色泽明丽、远山近景、虚实相间,用反差的和谐勾画布局,感觉正跟着画家的笔触走过古朴的小桥、听山林涛声、鸟儿呢喃,闻田园气息、稻菽味道,徽州山村静谧、秀雅、灵动、清幽,一个生态型的“田园徽州”呼之欲出,让人恍入世外桃源。
徽州烟雨蒙蒙,雾气缭绕,树影婆娑,多姿多彩。雨帘中的徽州是画家看似随意而笔力劲道的神来之笔,云端、山脉、树枝、河流、人家,朦胧而富有诗意,方宏中“烟雨徽州”系列画作在眼前徐徐展开,画家在色彩调配处理上颇具功力,用烟灰、褐色、淡绿、黑白等色块,强弱有序将油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达得淋漓尽致。思绪随着画作在心中荡漾着唐诗宋词,和风习习、细雨飞斜,水天一色,空气中流淌着湿润芬芳,不是仙境胜似仙境。方宏中将水墨画般的烟雨徽州、诗意家园以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也是画家用绘画语言来对徽州、对家乡的热爱的个性表达。
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看下来,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老房子,厚重、旷达、神秘、辽远却不失典雅。徽州建筑称绝于天下,方宏中用蹭、摆、揉、扫、拖、点等绘画技法将“村落徽州”的“立体空间”呈现在观者面前,色彩丰富、表现风格多样。细瞧山俊逸、水清朗、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巍然矗立,深邃含蓄依山水而建,经过风雨岁月侵袭的老房子沧桑却没有颓败感。画家用粗犷的色彩表现物体的肌理,横、竖、斜不同的瓦楞画法反差醒目,屋檐翘脚优美的弧线将人的视线延伸到远方。云游天际、桥跨水上,路朝前方,意境隽永,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妙趣。在这里能触摸到徽州古人的脉搏,这种震撼让人有了对世间万物看通透后大彻大悟的豁达。此时,“村落徽州”就像一幅流动着的油画。
笔墨当随时代,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歌颂时代精神、表现家乡美景、宣传革命传统,是当今每个艺术家的责任。画家方宏中以自己的艺术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带来了创作“红色徽州”“田园徽州”“烟雨徽州”“村落徽州”系列品牌的精彩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