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灯辉 退伍不褪色的'子弟兵'
文/陈林团
“群众最实在,你为他做点事,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他都会记得,久了他们就会支持你的工作”,潘灯辉常说:作为乡镇司法所的所长,为党委、政府守护着法治的大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这是最大使命,甘做老百姓的跑腿人,为老百姓解难题、纾民忧、办实事。
潘灯辉,1992年12月应征入伍,他把人生中最难忘的青春留在了武警公安边防部队,2015年底,他脱下军装,离开服役了二十三年的部队,选择进入基层政法队伍,到乡镇为人民服务。
从机关到基层,潘灯辉始终保持着一腔热忱、一股拼劲、一身正气,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近年来,潘灯辉主持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件,调处成功率99%以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8月,因旧房改建与邻居产生多年矛盾的残疾人甘某欲越级上访。潘灯辉得知后,从侧面了解到甘某的儿子也是退役军人,他随即找到甘某儿子聊天谈心,共忆部队生活,拉近心灵距离。在甘某儿子的劝说下,其父亲口头答应按级反应。随后,潘灯辉立即组织联片调解,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共识,签订了协议书,成功化解一起因邻里纠纷可能引发的上访事件。
东园镇地处工业集中区,企业劳资纠纷或企业员工矛盾难免发生,潘灯辉心里时刻装着职工利益,为员工提供点单式调解服务,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园区和谐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一企业员工在上班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致死,潘灯辉结合“情、理、法”,为死者家属向厂方争取权益,为死者争取到工亡补助金、丧葬抚恤金等共65万元。多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潘灯辉吃苦耐劳的本领,也使他能更快地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完成各项艰难复杂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面对近三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潘灯辉继续发扬着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虽然他伤残在身,腿脚不利索,身上时常备着五六种药,但还是坚守在“疫”线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彰显退役军人本色,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部队期间,潘灯辉多次获得优秀警官、优秀警察、先进个人等荣誉;2004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8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个人。退役后,2019年,潘灯辉所在的东园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2020年先后获得“全国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从一名军人到一名司法行政干部,潘灯辉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当一个永不褪色的老兵。在不同战场上,一样地英勇奋战,发光发热,关爱民生,满怀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心中悬着法律准绳,胸中装着为民服务的大情怀,充分展现了退役军人的优良作风和基层司法行政人“忠诚、为民、崇法、担当”的应有本色。供稿:龙海区东园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通讯员:陈林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