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东北诗刊第197期同题“头条诗人”名录
观雨
文/水弦(辽宁)
忽见一窗烟雨
多少庄稼人和我一样
欣喜这场雨
缓解了旱情
听着细密的雨声
我的文字也得到了滋润
脑海闪现出一幅画面
打卷儿的玉米叶和土豆黄爪
所有节气中的瓜菜作物都在舒展身姿
雨有知遇之喜
也有无奈之痛吧
不如自主地降落
在讯情严重的地方
将被反制
并溅起悲悯的心声
(原来的我读诗:作者的可爱之处在于他(她)的情感没有半分的掩藏和羞涩,即便是在他(她)的诗中略有修饰,那也是艺术的效果,在作者本人内心深处,时刻与动人真挚的情感在交织着,不论是对人或者是对物,他(她)都尽可能地将这份情感告诉给读者,或许在作者看来,含蓄并非是矜持,而是一种大爱蔓延的一道门。这首诗以赋法铺写,表达幽婉深意,这并不妨碍这首诗的奇妙之处,此作不扭捏作态,从不隐瞒,也从不遮掩,直抒胸臆,也为读者提供了最真实的感受!此作入选纸刊!!)

观雨
文/长发飘飘君子
我把雨看成是母亲的泪
擦拭着
轻轻地
安慰着
轻声细语
母亲啊 我知道你是有感觉的
明白了你伤心理由
父亲的病会好起来的
我们兄弟姊妹们做到了让他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雨变得温柔起来
朦胧中 母亲脸上有了笑容
我把手机打开
天上人间 美丽画面 滚动
雨越下越大
那是相逢的泪
激动的泪
两个苦苦思念的人
此刻 目光交织 缠绵悱恻 激情难抑
我把雨看成是母亲的泪
别离的泪
挽留着
挥手着
冷风打个旋 带走了母亲
任我呼喊 嘶鸣
扑通 跪在地上
对着天空大声发誓
母亲请您放心
我们会照顾好父亲的
烟雾缭绕中
印出母亲满意笑脸
(原来的我读诗:诗中想念之苦犹然徘徊缱绻,那墨迹却将纸上诗句悄悄地遮掩而去,雨转化成泪点,浸透纸张,让心中最痛的文字变得格外模糊不清,作者自己仔细辨别才知道竟是诗句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无法碰触的几个字,这墨色有意无意的浸没了这几个字,瞬间便潮湿了心境,前世往事瞬间便堆上心头,本欲移开这雨中糟糕透了的心情,泪不听使唤却自流,泪水雨水混成一团,隐约中慈母笑容出现,于是便成就了一首好诗!!)

观雨
文/阳春三月(辽宁)
雨点滴滴答答敲打心房
忽左忽右
一阵儿急,一阵儿缓
回不去了
站在异乡的玻璃窗后
思念从半空重重摔下来
又轻轻跳起
如今,已看不清窗内的自己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因为一场雨,生发出因时光流逝,无法重续而生出的无限惆怅,异乡玻璃窗这个意象又将惆怅扩展到游子身上,整首作品诗意隽永,情感浓烈但表达含蓄,显示出作者比较出色的诗歌语言表达和驾驭能力,这种能力充分运用成就了一首精品的诞生,为读者呈现了一首优美的好诗!)

观雨
文/龚小猪
细微处,必有浪花
而在伞的角度,已然有一处期待
或许,围墙下野草仰望天空
卑微却不失身
许多的静止与行走
无不,与你有关
我所关心,无非雨前雨后
一切的发生
空前世界有意象的包围
只相隔,扑朔迷离
(一笑了之简评:作者目光中这场雨所承载的情感是丰富并引人深思的。应该说,作者的这首作品拓展了观雨这一行为和动作的情感广度和深度,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表达倾向,可贵的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文本却是可信的,能够激发读者共鸣的。这便是独创性在同题诗写作中出色呈现,是难能可贵,值得提倡的。)

观雨
文/一笑了之
一场雨拜访初夏时
我听着大地被弹拨的声音
轻揉慢捻,雨丝情丝缠绕
方塘荷花有泪与雨水融汇
天上人间,都是相同的烟雨蒙蒙
雨滴如珠,顷刻间
遍地横流,许多未知四下奔走
牵挂身旁那条大河是否随心所欲
岸边被风随意推搡的杨柳
提醒正在到来的大雨
荡涤大地尘埃,需要
疾风暴雨立即到来
久久注视,看一场雨的演出
很容易就会深陷其中
跟着它的演奏不由自主
哼出许多新鲜的宫商角徵羽
(闲云野鹤浅评:诗人构思宏大,除了观察细致入微,还具有厚重而宽阔的视野,字里行间无不隐藏观雨所感,以诗意的语言明确表达“雨”能表达的所有,娴熟的语言运用恰如其分地渲染主题,毫无隐晦违和感,诗之精品!)

观雨
文/寒野(湖南)
雨 是云融化的心
淅淅沥沥
顺着清晰的叶脉
顺着窗台 檐口
缓缓地滴落尘埃
润物无声
细雨濛濛
沐浴山川 大地
尘埃 浊流
忧愁与烦恼一一被冲刷
浮躁的心境静静地趋于平静
在雨水浣洗下
心灵升华
寻觅一份灵魂相依
让意识在宁静中慢慢苏醒
(闲云野鹤浅评:诗人由景入情,甚至拓展开来,没有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囿于狭隘的表现思路,把诗意上升到“灵魂”的高度,可以说这是现代诗歌表情达意的最高圭臬。诗之精品。)

观雨
文/过客(山东)
雨中的花折伞
开在大街小巷
像极了夏日里的花朵
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雨点像珍珠,连成线
编织出一帘幽梦的翩跹
雨中漫步,雨中遐想
享受雨带来惬意
谁还会惦记油纸伞下的幽怨
还有那条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和那个丁香样的姑娘
绵绵细雨
把心事写进云里
一蓑烟雨为爱埋下伏笔
一道彩虹
婉约成诗,温润成歌
(余新明读诗:从雨中花朵般的花折伞,联想到了戴望舒笔下的《雨巷》,进而引出了因雨而生的心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一步一步让诗意得到了升华。)

观雨
文/吴其同(江苏)
六月的目光
从来没有这么干净、眀澈
思绪投向窗口
眼窝里跳动的雨滴
像音符,更像心弦
由远而近,由紧到松
一根雨线攥在手心
一头是青春
另一头是思念
雨水倾情,却无法丈量出爱的距离
只有雨声是无私的
我已听到千里之外
爱人的呼吸
(余新明读诗:雨,从来都是多情的,滴答的雨声,像音符,更像心弦,长长的雨线,一头是青春,另一头是思念,无论多么倾情,却无法丈量出爱的距离,唯有那雨声,分明千里之外爱人的呼吸声。作者把对远方爱人的思念和一腔痴诚,全部倾注于一场雨中,真挚的情感流露,完全是一首现代版的《雨夜寄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