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二七)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二七、叫驴挺脖子—一死犟
“断腰”之战打完后,刘峙摆下的一字长蛇阵就丧失威力了。蛇头徐州再也挺不起来,蛇尾海州也摆拉不动了。
本来,中野的刘、陈、邓打算乘势揪掉蛇尾,然后重锤击其蛇头的,可突然蹿出头犟驴要夺宿县。好吧,既然犟驴下河滩一一一根筋,那就驴不喝水一一硬捺头了!
这头驴,叫黄维,是国军将领中有名的犟驴。但犟归犟,对蒋却忠心耿耿。
本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隶属于武汉的华中剿总,驻确山和驻马店一带,与刘峙的一字长蛇阵根本不搭边儿。可淮海战役爆发后,蒋就把这头犟驴撵出来火速增援徐州战场了。
黄是江西绩溪人,黄埔一期生。由于多年从事军事教学工作,因此落得个“书呆子”称号,但执行力很强。一接到蒋的命令,便不敢怠慢,急忙率部千里奔袭,来到了安徽蒙城。
黄原本接到的命令,是率部赶往徐州的。可到达蒙城后,突遇宿县被刘、陈、邓抢占。因此,黄部就改为夺回宿县,确保徐、蚌线之安全了。
这一改不要紧,这头犟驴就被中野重重包围于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摁着头逼其喝水了。
水,虽是液体,但喝多了照样撑得慌。更何况是被摁着灌水呢,弄不好会被一口水呛死。黄知道,被水呛死肯定不好受,于是决定突围!
黄决定突围时,被包围的还不是很紧,他想用四个师的兵力朝一个方向猛打猛冲,一举冲出包围圈。
恰在这时,一一O师师长廖运周勇敢的站了出来:“与其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由我率部在前先行探路,其他三个师跟在我后面,待我探明敌情,发出信号后,大家一起冲。”
黄维见廖运周自告奋勇打头阵,十分欣喜,便同意了廖的建议,并让他赶紧部署。
可令黄没有想到的是,廖是共产党。行动前就将秘密突围之事报告给中野了。
而刘、陈、邓呢,更会来事儿,立马开了个口子让廖运周率部通过了。然后,集中火力向跟在廖后面的三个师发起了猛攻。
廖出击后,黄维一直傻乎乎的在指挥部等消息。直到三个师被打残,残部退回后,才猛然惊醒!可为时已晚,整个十二兵团早被围得严丝合缝、水泄不通了。
眼见突围无望,黄维的眼泪唰地下来了。束手就擒后,他大喊大叫:“这叫不义之战,我不服!”
可兵败如山,不服白搭。很快,黄维就被马三的运粮队顺便押回临城了。
押解途中,黄维还是不服。甚至叫嚣:“老子就是不服!当年淞沪战役、滇边战役,我何曾输过?有本事,我们各退二十里,再打一场!”
在黄维看来,自己兵败被俘,完全是由廖运周引起的,他后悔让此人打头阵。临阵倒戈属不仁不义,胜之不武。这仗不算,应该重来。
呵呵,这伙计太异想天开了。马三可不是诸葛亮,不喜欢“七擒七纵”。
黄极力吼了一通,见马没反应,就不再吼了。但,却玩起了“绝食”,其他俘虏都争着吃喝,唯独他拒绝进食。
“甭管他。”马三说“跟我马三混,三天饿九顿,他慢慢就服了。”
给养送得多了,马三也学精了。不仅源源不断的为战场送粮草,也开始照顾起自己来了。
这不,今回就准备了不少好吃的。南方的大米他吃不惯,多捎了不少煎饼、锅饼和咸鸡蛋。休息时,他就让民工使劲儿吃,故意将两片嘴唇吧唧出声响。
黄不是不害饿,是死犟。即使干咽唾沫,也不伸手讨饭。一看到那些俘虏大嚼大咽就来气,有时气得“哼”一声转过身子。也许,这就叫眼不见心不烦吧。
这天中午,又到开饭时间了。黄维又一次将身子拧在了一边。可这一拧不要紧,两眼立马放起了光。
每到饭点儿,马三总是用眼旋摸黄维。事实上,他也怕黄被饿晕。他若饿死了,是担责任的。当他看见黄两眼放光后,觉得好奇,就顺着黄的目光多瞟了一眼。
这一瞟不要紧,吓了一跳。附近的沟里,居然隐藏着一股国军部队,而且正往这儿运动。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伴随着一声大喊,马三的冲锋枪早就吼开了。吓得那群兵全都缩了回去:“长官,我们是从宿县跑出来的,已两天没吃没喝了,行行好吧,俺知道解放军优待俘虏。”
“吃饭容易,把枪放下!”马三命令道。
黄一看,两眼立马闭上了。原来,这是他的一个营,营长还是他表弟呢。连饿带气,一口气没上来,自瞪了眼。
“卫生员,快,抢救!”马三大喊。
卫生员不怠慢,立马掐黄的人中。只见黄啊的一声,挤出了两滴干涩的眼泪。
马三蹲下身子:“老兄,何苦呢。能当我们的俘虏是您的造化,愚忠有什么好?张灵甫一枪把自己崩了,连生气的份儿都没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好改造,说不定就有出头之日。”
说完,让人给他喂饭,可犟驴却死活不张口,马三一下火了:“娘的,驴不喝水,摁头!”
马家军的小伙子们也听话,一接到命令,便七手八脚地将黄的嘴巴撬开了。一撬开,便硬灌,灌得黄直眨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