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这本书相遇是在一个刮风的周末,书店里很安静。目光扫过一隅,我便不自觉地被这本书的书名吸引——《第七天》。不管是书籍封面的设计还是书名都透着神秘,让人想要一探究竟,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
我用了一个晚上,没有任何间断地把这本书读完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很认真地看完一本书了,上次看的余华的作品是《活着》,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极致的“惨”。《第七天》虽然荒诞有余,却并未带来像《活着》的那种压抑沉重,而是藏着一股向死而生的力量。
人们总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当我从这本书的故事里走出来时,我为人与人之间的奇妙羁绊唏嘘不已。在我看来,全书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所采用的写作角度和题材上的创新,这本书开篇主人公就已经去世,接着不是寻常套路的倒叙,而是以一个死去灵魂的角度来描写在现实世界里七天的见闻和回忆。通过“用死者来观看生者”这种既近又远的方式,巧妙回避正面叙述的尖锐性,结合对众多社会杂闻的慎重改写和发言尺度的仔细考量,构筑一个安全的叙述距离。在《第七天》中,余华带着诚意和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奇妙构想,创造出一种迷雾一般的氛围,带领我们从主人公杨飞和轮转的视角,看清了来时路,抓住了延续的意义和温暖,为我们留住了前进的脚步,叩开了真心的大门。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在于众多盘根错节的故事里,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读者的影子。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越是被生活捶打得遍体鳞伤,越容易贪念人世间的温暖。只要尝到过一点甜头,就能让我们重新拥有希望。
《名人传》中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好似泥潭,充满了陷阱,但换个角度想,陷入泥泞的我们,也可以成为一粒种子,在爱与温情中破土而生。接纳一切,不是逼迫中的无奈之举,而是认清生活后的坚韧和勇敢;奋力向前,也不是与生活较劲,而是选择化悲愤为力量的超脱智慧。无论命运如何颠簸,如何充斥着捉弄与取笑,我们都要成为生活里的“斗士”,珍惜每一个活着的瞬间,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