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二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二四、蛇打七寸
一般人认为,徐州“剿共”总司令刘峙是个大草包,其实不然。若不是在淮海战役中碰上了粟裕,也许他的简历就得改写。
刘峙,字经扶,号天岳,江西吉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学员,毕业后入滇军。曾任黄埔军校教官,为蒋介石的亲信。参加过北伐、历任师长、军长、第一集团军总指挥、“讨逆军”第二军团总指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三五年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七七事变后,历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豫皖“绥靖”公署主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司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等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徐州“剿共”总司令。
猪草包、羊好汉、牛的眼泪打转转。
从刘峙的简历来看,他不像猪,也不像牛,倒像头善于决斗的公羊!
的确,无论抗战期间,还是在剿共方面,刘峙算得上是一把好手。要不,也不会成为蒋的嫡系,更不会成为一方大员。错就错在蒋安排他与粟裕对决。
济南战役后,蒋设计的徐州、济南、郑州三足鼎立之局面已被打破。去了一条腿的“鼎”,早就遥遥晃晃了,应该赶紧接上一根才是,可蒋不但没接,反而拿这只破鼎烧起了高香!
将就着烧也不是不行,别把主持撤走啊。杜聿明一走,刘峙就变成真正的“猪”了。
其实,早在济南被破之时,刘峙就在徐州以北的商丘与海州之间,摆下一字长蛇阵了,而且很紧凑。
说实话,孟良崮之战后,国军连连失利,人人自危,本来就胆小的刘峙,在战神面前早就吓破胆了。摆出这样的防御阵势,似乎也合情合理。可蒋不依,他想反攻山东,所以就让杜聿明来助阵。
杜是个高手,一来就发现“一字长蛇阵”不利于攻守了。于是,大张旗鼓的将外线兵团纷纷调至徐州据守,以便寻找战机、重振雄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恰在这时,东北告急,情急之下,蒋匆匆带杜去了沈阳。
杜一走,刘峙慌了。他的一只胳膊被蒋砍走了,哪还有心思进攻山东?干脆保徐州算了!于是,又一次摆出了他的“一字长蛇阵”。
论说,八十万部队摆出的一字长蛇阵也够震撼的,可他却犯了兵家之大忌,将七寸暴露给了粟裕。
蛇的七寸是心脏位置,位于其腹部,是蛇的命门。故有“蛇打七寸,一击毙命”之说。
冷兵器时代,“一字长蛇阵”常常被用于大兵团布阵。当然,布阵者均知道“七寸”的重要性,一般在其布置得力干将。
刘峙之所以将黄百韬兵团置于新安,亦如此。新安是重镇,又在七寸之处,而黄百韬英勇善战,完全有能力担此重任。
黄百韬,字焕然,号寒玉。先后毕业于江西陆军第九混成旅学兵营、江苏省军官教导团第五期、中央陆军大学特三期。
毕业后,在江苏省防部队任排长、连长。投靠张宗昌后,在张部任营长、旅长。后改投蒋介石任师长,被安排到陆军大学第三期学习。
抗战期间,黄被调任军委会中将高参,因写了篇军事论文而获奖,受到了何应钦的赏识。推荐其出任了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的参谋长。四一年初,充当了皖南事变急先锋。三年后,升任第二十五军军长。
黄百韬自知非蒋嫡系,没有靠山,为了保住官位,每战必冲锋在前、退却在后。由于吃苦卖命,逐渐得到了蒋的信任。
然而,得到信任的黄,除了有机会成为了蒋的集团军司令外,并没有被摘掉“杂牌军”的帽子。
在蒋家王朝,嫡系与杂牌有天壤之别,就如“嫡子”与“庶子”般骨感。按照传统观念,嫡子是可以继承大统的,而庶子就是小娘养的,登不了大雅之堂。
就拿孟良崮战役来说吧,贻误战机、见死不救者比比皆是,受处分者大有人在。可蒋的那些嫡系只做了做手脚就洗清罪名、官复原职了,而黄百韬则落了个“戴罪立功”的下场,被贬到东里店,与马三撕扯了大半年。
按说,刘峙将黄百韬安排到重要位置后,应倍加呵护才对。因为,粟裕正盯着他的“长蛇阵”七寸。可这个财迷心窍的“剿共”总司令,在关键时刻,居然置七寸于不顾,将外围部队全部收缩至徐州了,仍让黄兵团在“七寸”处傻傻的等。
之所以让黄在那儿等,是想让其接应在海州帮他做海盐生意的四十四军。
黄几次请求撤退,均遭拒。眼看黄百韬即将被粟裕包饺子了,这才答应让其撤退。
黄百韬得到撤退命令后,大喜过望,急忙整顿部队准备即刻向徐州开拔。可还没动身呢,又接到了一个令他吃惊的命令——将国民党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划归黄百韬兵团建制,并命其在新安镇等待第四十四军归建,待汇合后再撤。
也就是说,大战在即,在各部队纷纷撤向徐州的情况下,黄百韬还要在原地等待一段时间。于是,七寸便彻底暴露出来了。
很多人认为,是刘峙害了黄百韬。他想让黄充当四十四军保镖,意为将该军安全带回徐州。
实际上,是蒋给黄百韬下达的命令。蒋认为,四十四军驻守的海州和连云港,是国民党海陆交通枢纽,是粟裕的首歼目标。将黄留在新安,是为驰援海州做准备。
正是这步臭棋,断送了他这位忠心“庶子”的小命。
马三来到新安时,黄百韬兵团早被粟裕围得水泄不通了。给养一到,群情激昂,粟裕更是将两只小眼笑成了两条线,他一劈手:“万事俱备,又来了东风,这下,黄百韬完了!”
马三靠近地图一看,立马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战神,布署的天衣无缝!”
“好戏马上开演了,马兄,成败在于粮草,下一步,就看你的了。”粟说。
“放心吧我的大司令。论兵力,沂蒙运输队阵容更大,连八十万俘虏的口粮都准备好了。”马三诙谐的说“仗打到紧要处,别把我忘到脑后去了哈。我和黄百韬还有笔账,想借此一并结了。否则,我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