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二O)
杨浩然 偶然著
一二O、荤素搭配巧安排
吴化文在济南战役的关键时刻倒戈起义,一下打乱了王耀武的整体防御计划。济南城破后,王虽化妆北蹿,但刚跑到寿光就被抓住了。
抓俘虏容易,直接关起来改造就行了。可吴化文一下率两万人投诚,不仅震惊了蒋介石,也喜坏了毛泽东。发完贺电后,立马将吴部改编成了第三十五军。
对华野来说,一下多出一个军,蛋糕确实不小,但如何改编、改造便成了难题。
去年,华野曾改编过郝鹏举,亦曾放心大胆的让其率部到莒县根据地驻扎,可后来他反水了,弄得陈、粟不得不大动干戈,发动了第二次讨郝战役才将其消灭。
相比郝鹏举,吴的体量更大。假如把郝比作狐狸的话,那么吴就是头野狼。一旦训服不好,会吃人的。
其时,陈毅虽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但在中野与刘、邓下棋,实际上华野的指挥棒在粟裕手中。而粟裕呢,打完济南战役后,就忙活淮海战役去了,根本没精力管其它鸡毛蒜皮的事儿。
打完济南,粟裕之所以急着布局淮海,是济南战役的提醒。本来,他计划二十天拿下泉城的,本意是利用济南战场,吸引更多敌增援部队,然后围而歼之。
可战役结束了,近在咫尺的邱清泉、黄百韬、李弥的三个兵团仍躲在徐州观望,生怕中了粟裕的圈套而迟迟未动。粟一看,国民党是真的怯战了,连自己的兄弟部队被一口一口吃掉都不出手,其灵魂已烂到骨子里了,即使你再去吃另一头肥牛,其它牛群也会一哄而散。于是,便下定了决战淮海的决心。
大战在即,人多力量大。如何改造和使用三十五军呢?粟裕忙,自会有人管。
济南战役后,中共华东局在曲阜召开了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会后,饶漱石把一纵副司令员何克希和马三留下了,让他们带四百军政精英、组成三个师十三个团的配套班子入驻吴部。
何、马一听,就知道饶准备在起义部队换血了。也难怪,有了郝鹏举的前车之鉴后,华野长记性了,何、马对此十分理解,并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马别出心裁,甚至连原来国军投诚的一些高级将领也进行了重用。
最终,吴部的一个师三个团与鲁中南纵队进行了合编,人数虽少了,但仍称三十五军。
马三的新三团,因人数众多升为了师。从此,一对老冤家居然成了上下级。
经过一段思想学习后,吴进步很大。甚至提出了让马三挂帅的建议,但何政委没同意,马三更反对:“吴兄,革命不分前后,军长非你莫属,抗战时你就是急先锋、老领导,现在又带两万人起义,这叫壮举!我马三佩服!”
“好,下一步,就看咱们的了!”吴高门大嗓的说“三十五军要横扫淮海、打过长江,第一个将红旗插上总统府!!”
与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一样,吴化文对蒋并不那么忠诚。特别是陈诚、毛人凤等将其逼进日本人怀抱后,叛逆之心就开始滋生了。
日本人投降后,蒋又把他当杂牌军拉进怀里对付共产党,就有些不情愿。但为了保存实力,他千方百计的拖,拖得蒋很烦,甚至起了杀吴之意。
吴自知在老虎眼皮底下生存,早晚会有一劫,于是就开始寻找出路了。不仅去求冯玉祥、李济深,甚至还见了周恩来。但仍不放心,一直试探。
为了争取吴反正,陈毅没少下功夫。甚至派共产党干部李勇烈及王道等反正了的伪军将官与吴接触。
吴问李勇烈:“王道干过伪军旅长,当过汉奸,你们还相信他?”
李说:“吴军长不必多虑,共产党的政策历来是既往不咎。王道虽然干过伪军,但他率部起义后,我党就任命他为鲁中军区副司令员了。您若率部起义,以你现在的职位、兵力、声望,级别绝不会在王道之下。”
同样的话,他也写信问过马三。马三的回答与李勇烈如出一辙,于是吴心动了。很快密约王少雄、郑绪峰、王道等会谈。谈的次数多了,顾虑便渐渐消失了。以致后来在豫东作战时,与蒋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看上去仍天天跑步行军,打得也很积极,事实上是做给蒋介石看的。就连他的顶头上司王耀武有时都调不动他,因而延误了不少战机。
本来,王耀武是想彻底拋弃他的,可在济南遭围,国民党又无兵增援的情况下,才重用了吴化文。这一用不要紧,吴一倒戈,王耀武输了个一塌糊涂!
明天,部队就要开到新战场了。吴军长单独约马师长在黄河边蹓跶了一圈儿。
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吴感叹道:“黄河黄,清河清,清黄一脉。马兄,咱俩不正像济南的两条河吗?”
马三笑道:“是啊,水流千里归大海,咱们终于搭上一条船了,但愿更多国军将士念及生灵,同舟共济,共同把祖国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是啊,可惜我吴某走了太多的弯路,一生作孽太多了。一想到此,就寝食难安啊!”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浪子回头金不换。咱们都一把年纪了,再也折腾不起了!”
“是,下半生咱跟共产党混。”吴说着,突然话锋一转:“马兄,听说你把金子都送给延安了?够仗义!毛主席肯定表扬过你吧?”
“是,赚了个‘马三是个好同志’。”马三乐呵呵地打趣道:“哪有你吴军长风光呀,又是贺电,又是封官加爵!最终还领导了大名鼎鼎的马司令。金子,能买得来吗?”
一句话,引得吴军长哈哈大笑起来。远处的山、近处的河,亦同时和了起来!传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