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位于敦煌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东北20公里的戈壁滩上,因紧邻疏勒河,又是储存粮草的,故称河仓城。
据考证,河仓城建于西汉,自汉代至魏晋时期一直是西域边防储备粮食的军需仓城,这在《敦煌录》、《沙州城土镜》等资料中都有记载,考古学家阎文儒在此挖掘出土的汉简及西晋碣石所记载的文字均可证实。

河仓城是中国罕见的存留下来的古老的、规模较大的军事仓储城之一。
河仓城北临疏勒河北,古人以船为渡,运输酒泉及敦煌绿洲所产粮草至此存储,供把守玉门关、阳关、长城、烽燧以及西进东归的官兵将士使用。
河仓城坐落在高出疏勒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坐北向南,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
现存河仓城遗址中还可以看到当时仓库的状况,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分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南壁倾颓,小洞所剩无几,但仍可看出与北壁小洞的两相对称。

河仓城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仓城遗址,对研究军事仓储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0二三年七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