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惊!
北大教授、数学家许晨阳在回到母校工作六年后屁股一拍,丢掉优越的待遇,跑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去了。
许晨阳,从小就显示出极高的数学天赋,数学各类竞赛的专业得奖户,十八岁被保送到北大数学院,后来去美国深造,学成归来,到母校任教。
有人抱怨许晨阳忘恩负义陈世美,有人理解许晨阳无可奈何花落去。
有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在中国人面前:北大清华都在为美国培养人才。
无数个事实都在述说着一个缘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撕掉了中国人才流失的遮羞布,让国人感到无比吃惊和痛心疾首。
浮躁!
中国人才环境第一大特点。学术氛围太过浮躁,大多数人急于求成,在进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只是为了给自己镀金,无法专心地深入研究。
资历!
学术圈中资历排名问题非常严重,只要资历够老,就算没有什么学术成就,也能“颐指气使”,而圈中的年轻人就算是一个人才,也必须排在老前辈的后面。屠呦呦就是一个例子,为人类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却没资格当中国科学院院士。
造假!
学术圈造假现象严重,在国际社会臭名昭著。在世界上成为一个笑话,中国高校毕业的博士,不能直接进双一流高校做教师,自己作务的梨瓜有多臭,自己心里有数。

痛定思痛!
在人们印象中,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了,“中国可以说不”!老美,咱要不扳手腕试一试?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就这么着,谁能把我怎么样?!台海危机,我们不惜一战,一雪百年之耻,却不知道现代战争,打的是高科技,许多时候,做梦娶媳妇,好事,我们还真的想多了。
撕掉中国人才流失的遮羞布,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阅读连接】许晨阳,1981年出生于重庆,数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晨阳于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习;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被评为北京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获得拉马努金奖;2017年获选庞加莱讲座教席;2018年全职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任教;2020年11月10日获得2021年度科尔代数学奖。
许晨阳主要从事基础数学核心领域代数几何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