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虎过端午节
我,昵称小老虎,是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小帅哥,对身边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最喜欢出门探索世界。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家人们带着我,开车奔波在西安——大荔——韩城——西安之间,利用三天时间画了大大的一个圈。
第一天端午节,早晨7点我从美梦中醒来,喝过210毫升的能量奶,美滋滋的佩戴好奶奶早已手工缝制好的香包,肥嘟嘟的手腕和脚腕上都系上了五彩绳,奶奶说香包和五彩绳都有护佑儿童健康成长之寓意,我高兴的用手不断婆娑着它们,乖乖地坐上自己的安全座椅,从西安出发回家乡大荔。
路上奶奶认真的告诉我,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他三个是春节、清明、中秋节),家乡大荔和全国各地一样在这一天有吃粽子(甑糕)、佩香囊、插艾草等习俗,而不同于别的地方还要吃油条油糕,这天街上所有卖油条的店门前雪都排起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虽然我还不能吃油条,但看着那金黄的色泽就让我流口水。
据传说,端午节吃油条是一个历史典故。在南宋年间,正是端午节之时,中原传来特大噩耗,奸臣秦桧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全国老百姓咬牙切齿恨透了秦桧,有两个人正在街上炸油条,他们俩在案上把油条面捏成秦桧和他老婆,再把两个小面人按在一起,下入油锅中炸,不时发出"炙炙"的声音,这就是民间传说的油炸‘’桧"的故事,也是端午节吃油条的来历。
在奶奶讲故事的声音中我迷迷糊糊睡着了,一个多小时后回到大荔。热心的邻居爷爷已经悄悄把几支带着露珠的新鲜艾叶放在了我家门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艾草香味,我正打算用自己的小手揪几片叶子玩,奶奶却说:不许动!看着不起眼的艾叶有驱蚊防虫的作用,家家户户都离不了它,农村人总是这么朴实无华,做了好事默默无闻,这真是中国好邻居呀!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酷暑难耐,我们全家人马不停蹄地回到距离韩城市50公里的凿开河边,去看望妈妈的外婆,她老人家今年已经八十七岁高龄,同时也来避暑消夏。
路上妈妈神秘的告诉我,大禹凿龙门治理黄河的故事就发生在韩城,相传凿开河是大禹的父亲鲧为了治理黄河水患,错误开凿的一条河流(也称为错开河),我心中充满好奇,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条河?穿过长长的龙门——桑树坪隧道后,只见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在连绵起伏的青山间环绕,河两岸山石耸立,干净整洁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妈妈给我背诵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诗句。
快到家里门口时,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枣花的甜蜜香味,无数蜜蜂嗡嗡叫忙着采蜜,院墙边盛开的凌霄花似无数橙红色的小喇叭对着天空歌唱,门前10多米高的核桃树像一顶巨大的天幕遮住了娇阳,一点也不觉得暑热。
进了大门,院子里更是凉意十足,只见绿茵如盖的紫藤树挂满了果实,树叶似手掌的无花果树亭亭玉立,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更是惹人爱,菜园子开白色小花的辣椒,刚挂果的青西红柿,这些看的我眼花缭乱。大黑狗欢快的摇着尾巴,我一点也不知道害怕,大方的和它打招呼;两只狸猫安静的在树荫下各自舒服地蜷缩成一团睡觉,我刚要给它们一个热情的拥抱,它们却哧溜一下窜的没影了。
亲人们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拉家常,说话间舅爷早已从院子的杏树上摘下一篮子鲜杏,个个都有鸡蛋大小,颜色金黄十分诱人,我毫不客气的抓了一个赶紧送进嘴里,酸香甜爽的味道正合我的胃口,汁水顺着手流的全身都是,我的吃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爷爷说这里是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想在山间有亩田,种花种草种清闲。溪水潺潺绕屋前,风声雨声皆入眠"。虽然我还听不明白意思,但有这么多我喜欢吃的水果,我从心里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第三天早晨,我们来到沿黄公路韩城段的姚家庄看黄河。一路上五颜六色的蜀葵花在风中摇曳,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都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爷爷抱着我,站在大船形状的观景台向东望去,只见黄河像一条白色的飘带在一望无垠的绿草地上蜿蜒流淌,一派江南水乡的秀美风景,爷爷骄傲的指着远处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500多公里,虽然在韩城境内流经只65公里,但孕育了韩城这座有着1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黄河的最窄处(石门)和最宽处(芝川)都在韩城,这里不但有广阔的黄河湿地,还有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党家村、梁代村遗址、魏长城遗址、夏阳古渡等众多的历史古迹。咱们能看见的这个渡口就是夏阳渡又名芝川渡、少梁渡,是韩城古代有名的黄河渡口之一,是通往山西的交通要道。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多次从这里前往山西万荣的后土祠祭天,附近还发掘了汉扶(或称挟)荔宫遗址。在193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八路军三万多士兵先后从这里分批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不远处就是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所在地,也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来家乡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真是名副其实的文史之乡呀。
下午五点我们开车返回西安,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过端午节,第一次吃杏,第一次近距离观看黄河,第一次听这么多的历史文化故事……,既学习了端午节的风俗,享受了田园生活,又对家乡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真是受益匪浅,奶奶自豪的说这样的风景和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喜欢且听下回分解。
樊春亮,女,出生于陕西韩城,爱好文学、摄影、绘画和民俗文化,先后在《韩城文学》、《渭南网》、《都市头条》、《韩城报》等公众号发表文章一百多篇,受到广泛好评。现为《韩城文苑》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