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闽
我的老家也是这样的,纳凉在围墙埕内,父親三兄弟三个竹席...小孩在席上玩,大人在条椅上睡,望着天空讲故事…我醒来时却是早上的房間里大床。原來半夜睡了,父親抱我回房間,母親收了竹席...那竹床或竹席,总是傍晚母親挑冷冷的井水来泼冷水洗过...竹子有竹子定律,而我心中对竹子有一种情感或崇拜吧…这个缘起在半世纪五十前的故乡,小屁孩的我,就知道了夏天到了,竹床边的父母,有厚爱…



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
热土龙山盈灵气,天外陨仙佑竹溪。


从龙山竹溪潺潺山涧中,穿山越岭,落脚荆江,途过芗城,穿越三叉河,这泓清水伴着小沈子从竹溪的清沏,刹那流变,一路向东在锦江北港歇脚一一角美,风景这边独好!''角美是我的第二故乡''。故乡,依然清纯质朴,而第二故乡已进化大城,昔日龙虎竞风流。山青水秀的竹溪水,在文圃山下的圭海,泥沙俱下中淘得一桶真金,凭着一勺净水与真诚,结缘相伴,临海的水,一半是淡,一半是咸。成功与顿挫,停息与奔跑,都蕴涵着热情,因为贏需要爱与拼。爱拼才会赢一一龙山的百回千转,直至登陆鹭岛,这一刻,方明白,是为了“大易孝德”。




英国诗人库柏说"人类创造城市,而上帝创造了乡村''。进则天下,退有田园。一路奔跑,容易迷路,蓦然回首,惊觉中拾回一丝丝智慧,日倾西坡,没有悬停不动或忸怩作态,警觉着生命的无常一一每一刻都有新陈代谢。照在竹溪下的夕阳,黄昏那一抹嫣红,非常静美。八仙山下的大易农庄,诗一样的味道,番茄芹菜,老宅石磨,鸡鸣犬吠,慈母憨父的身影…。蜿蜒山路,走出去,易不易,周易或容易,都有日月星辰的无相周天。回来了,回家了,也是一样的,易也不易,虽然头戴的还是故乡的云,口喝的依然还是竹溪的水。除了灵魂,行囊也不再是空空,眷恋故乡的原始净土,把老宅修葺一新,锻炼身体塑造灵魂一一孝道可以造果大易,大易根植于孝德!




在这竹溪山坳背的世外桃源,讲述着返朴归真的道理一一不一定等待功成,名就,方身退。有了灵魂的生命,才会有弥漫着真气神的氤氲气息!













如果因为山高水远,去竹溪路途遥…一年一超'迢迢牽牛星'式探幽纳奇可以,平常日子…就来闽南石码赏竹品茗吧!
紫云岩,最美翠竹林,就在此后面。原来只是一排翠竹杆,现在成长为一片翠竹林,三年后从这排的二三米地下冒出竹笋狂长,连麻雀也来搭巢……



‘格物致知’就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渊源,格:研究分析,物:各种事物,包括格竹子。致知:让自已有知识,进而有智慧,了解到因果规律。王阳明曾经在自家的后花园,每天看竹子,想格竹致知,一个月过去了,才弄懂竹子原来‘空心有节’,把心放空,守好规矩,有这两条已经接近贤达了,但还不是圣人,因为竹子定律是潜心钻地长根三年,第四年才狂长成竹林的,王阳明研究一个月的竹子,时间太短只到了‘空心有节’感知,未悟到了竹子定律!

古代佛陀出去修道,学着苦行僧日食一餐,夜盘静坐……在如今石码公园西路那种菩提树下,整整坐了七七四十九天,骨瘦如柴,忽然彻悟了因果律,原来娑婆世界的‘三世因果六道轮迴’是这样的……人‘生老病死’是一个小规律,如果说死了就死了一切断灭,那么人生似乎并没有意义。只是消耗了能量白度了时光,这主裁人生的灵识究竟有没?如果有,总是在‘六道轮迴’没意义,人生之后变狗生,狗生之后变蟋蟀,蟋蟀之后变燕子,燕生之后又有人生……多生累劫仍然一个普通的灵魂,在天上飘啊飘吧,这也是无啥意思!佛祖为这个无限轮迴的灵识,指明了一个去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谁也没有真实的体验,科学目前也未发现这个净土……早上我在阳台研究供孙女观赏的塑料水盒,里面有金鱼、乌龟和青蛙。我突发其想,我在有土地、空气和水的地球上活着,与这小盒子的金鱼、乌龟和青蛙活着,并没有不一样的局限。它们需要换水和添食,而我却一样需要空气和吃饭。它们不知道盒子之外的天地多大。我也不知道地球外的宇宙有多精彩,无法感受的暗物质与量子纠缠,唉!所以,既然咱无法证伪一个存在2559年的空谛梦想,就应该怎么说呢?活着,好好生活继续思考,每天再看看这竹林,这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的竹子定律,想要向着阳光长多高,真的需要不断地把自己的根扎进深深的土壤,并且力所能及地向四周伸展吧!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