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鸣湖畔游记》文:李刚.吉林 都市头条--西银/北京/上海头条!

雁鸣湖畔游记
李刚.吉林
六月下旬,敦化市诗歌学会,一行25人,准备前往雁鸣湖镇,大沟子村,参观了朝鲜族原始部落。
清晨,我们在敦化坐上了开往雁鸣湖镇的大巴车,大巴车飞速地朝着雁鸣湖的方向驶去……
车上的歌声和欢笑声,从车内传出,飘荡在辽阔的天空当中……
车近处,一条蛇形的盘山公路,在鸟语花香的陪伴下,延伸到林海深处……
呵,辽阔碧波荡漾的雁鸣湖矗立在眼前,大巴车并没有在此停留,朝着深山大沟村驶去。
大沟村坐落在距敦化市70多公里以外的东北方的一个小山村,20多户500多人口的小山村,坐落在森山密林之处,曾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村民以朝鲜族为多数,也有少数的汉族户。
慢行的汽车,停在了小村中间唯一的一条山路上,村里比较安静,没有一个行人,不一会传来了,旺!旺!旺…的狗叫声。一会儿,村西头走出来了一对老年夫妻,久经风霜的面颊,瘦矮的身材,简朴的衣裳,一看就是农村的家庭夫妇。
会长王华,向他说明了来意后,朝鲜族妇女很爽快,像春天破冰了的江河,带点朝族口音,但也能够听懂,她滔滔不绝的向我们说:"我们的村,有近百年的历史了,以前很贫穷,交通不畅,购货很不方便,特别是老人和子女生病,难度更大。饮水更是大问题,农户要到山坡上的泉子里背水,夏季还好,在冬季坡陡路滑,不知摔伤了多少村民。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的生活逐渐好转,特别是近几年来,村村通的公路已经诞生了,国家又为村民们安装了自来水,把山泉水引进了各家各户,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发愁了!农业生产,也引进小型的机械进入。种完地,年轻的村民,都外出去打工去了……"淳朴的话语,时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
说着说着,他带领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历史生活用品的收藏室,一件件古老的生活用具,件件呈现在我们眼前,包含着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辛酸,记载了他们曾历经过的沧桑……
阿玛尼人很实在,把她结婚曾经穿过的民族服装,拿给了我们,让我们穿上合影留念,被我们宛然谢绝了!
看到了他们曾经居住过的草房,又看到了现在明亮的瓦房,真是天壤之别呀!令人感慨:今昔非比,沧桑巨变呀!
告别了二老,我们乘车来到了雁鸣湖畔的小山旅游区,我们下车后,远方望去,呵,好一道靓丽的风景,映入眼帘,辽阔的湖面,碧波涟漪,轻舟荡漾,游轮穿梭不息,飞奔的摩托艇,怒吼着,溅起了洁白浪花,把在湖边觅食的水鸟,吓得纷纷飞走……
夏风携带着野花的芳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
荷花池里的碧莲,伸展着翠绿的叶片,婷婷玉立,虽然还没有绽放,却像一个个含羞的少女,抿嘴露出了红唇,向我们微笑着……
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本地的经济,整洁凉爽的小木屋,庞大的餐厅,种类繁多的美食,伴随着鱼鲜和烤全羊的美味,飘往四面八方,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此地,尽情享受北国林海水域的风光……
难以忘怀的行程结束了,我们载着收获和喜悦,踏上了归途……
编辑:上善若水開甯
日期:2023年7月6日

本文作者:李刚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