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词达人到儿歌大王
作者/沈五群
编者按:常言道:火车肯定不是人推的;牛皮更不可能靠嘴吹的。要写出一篇优秀文章,必须在下功夫撰写后,要反复修改反复推敲才能出类拔萃。由邢台作者沈五群采写的题为《从歌词达人到儿歌大王》一文,在原稿长达4000多字的前提下,作者狠狠心删除了三分之一还多,紧接着又复修改了八九遍才定稿,终于使稿件质量达到了一定高度。2022年12月17日,《邢台日报》人物专版配图刊发了此文,立马就被《人民日报》(人民融媒体)转发,紧接着又被百度、《儿童文学信息》等媒体转载,一时好评如潮,瞬间便产生了轰动效应。现在,本平台再次转发《邢台日报》曾经发表过的《从歌词达人到儿歌大王》这一不同凡响的文章,旨在引导广大文学爱好者一定要重视文章的反复修改和认真推敲,从而提高写作质量,繁荣文学创作。

儿歌大王作者近照
年过花甲,休闲在家。
爱好业余读书码字的我,黙默打开邢台歌词达人张兆仁的《太行放歌》《摇醒春天》《边走边唱》《日出东方》等歌词作品集,静静欣赏那一首首清新脱俗、纵情赞美新生活和饱含满满当当正能量的歌词,宛若品尝一杯异香扑鼻的龙井润舌留齿,缓缓入喉回味无穷,心里感觉很是舒服惬意。
内行人都知道,《词刊》由中国文联主管,中国音协主办的国家级著名刊物,其内涵质量和名气可与名扬四海的《诗刊》相媲美,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对靓丽出水的并蒂芙蓉,在广大读者和歌迷追星一族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我是《词刊》的铁杆粉丝,曾持续多年自费订阅。多年的阅读和关注,深知在《词刊》上发表歌词作品极其不易。
因为这家刊物独树一帜,大多歌词精品皆出自专业名家之手,-般业余作者的作品很难上刊。
尤其是邢台的业余作者,偶尔能够登上《词刊》的,更是凤毛麟角稀若晨星。
然而,年过花甲的张兆仁先生,不久前居然在《词刊》上发表三首儿歌,足以彰显岀他的妙笔生花,足以证明他撰写作品的水平非同一般,足以证明他的文学功底深厚。
甭看一些人瞧不起儿歌,偏见地将其视为小儿科。然而,创作一首普通的儿歌看似容易,但要想创作岀儿歌精品来,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倘若想在《词刊》上发表一首儿歌,恐怕更是难上加难!
张兆仁先生一次性在《词刊》发表三首儿歌,实在令我震惊和羡慕,敬佩之心顿时油然而生。
刊发在《词刊》的三首儿歌,标题分别是《跟着鼠标去旅游》《画个春天送给你》《小气球》。
这三首儿歌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清新通俗,具有鲜明的童趣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者不仅从中可以分享童心的愉悦,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还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蒙和益智教育。
我很喜欢这三首儿歌,尤其是《跟着鼠标去旅游》,更是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竟把司空见惯的小小鼠标,巧用生花妙笔描述得童趣盎然,意境格外优美感人。
现把《跟着鼠标去旅游》抄录如下:
鼠标拉着我的手,
领着我呀到处走。
一会儿登上八达岭,
一会儿来到九寨沟。
东北去看白桦林,
江南去瞧垂杨柳。
鼠标拉着我的手,
领着我呀到处走。
一会儿钻进蒙古包,
一会儿登上吊脚楼。
四川去看大熊猫,
贵州去瞧金丝猴。
跟着鼠标去旅游,
大好风光看不够。
山河美,景色秀,
颂唱祖国放歌喉。
开心欣赏这首采用拟人手法创作的儿歌精品,宛若品一杯品牌茗茶回味无穷。这么优美醉人的意境,这么生动形象的语言,这么朗朗上口的韵脚,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捕获灵感创作出来的,怪不得《词刊》编辑慧眼识珠,精心筛选将其发表。
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爱好读书看报业余码字的我,常常在《邢台日报》《邢台晨报》副刊上,拜读邢台籍歌词达人张兆仁先生的新作。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的张兆仁,长大后如愿以偿穿上军装走进兵营,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淬火后,终于锻造报效祖国的一块好钢。
脱下军装走进矿井,服从祖国安排分配的他,甘心情愿做一位挖煤矿工,在深达千米的隧道里,一干就是一千天。
正因为张兆仁是农民的儿子,正因为张兆仁走出兵营怀揣橄榄梦,正因为张兆仁甘做一名新时代的“煤黑子”,文艺细胞底蕴丰厚的他,才能把生活的乱麻丝,妙手回春织成锦绣精彩;才能像一条勤奋无私的春蚕,通过贪婪咀嚼生活的鲜嫩桑叶,利用特异功能巧妙转化出金银丝线,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精神食粮。
正因为青葱岁月的张兆仁,热爱矿工生活,热爱工余时间读书码字,热爱捕捉灵感舞笔弄墨,抒发感情赞美祖国赞美党,赞美煤矿工人的无私奉献,赞美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生活,所以他才能在奋力挖掘地下乌金的同时,以笔为镐挖掘出一代矿工心底玛瑙,及时创作出源自生活,高于生活的特色文学作品。
由于张兆仁先生基层生活丰富多彩,因此他创作的题裁极为广泛,尤其是创作赞美时代新生活的歌词,每一首都是格外清新脱俗,格外生动形象,格外富有深深的亲情爱意,格外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格外富有蒸蒸日上的时代感。
每每看到张兆仁先生的新作在报刊发表,我总是抢先拜读,忘情地融入歌词的奇美意境中,开心享受这别具一格的文化大餐,以此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世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凭借坚韧不拔的刻苦努力,张兆仁先生的歌词创作日趋成熟,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风格。
《边走边唱》是他歌词创作代表作,引人注目地在中国文联主管中国音协主办的《歌曲》歌海觅词栏目发表后,很快便飘红省内外,荣获燕赵十佳歌词奖。
现把《边走边唱》分享如下:
背包里装着青春的行囊,
奔波中追寻心中的向往。
跋山涉水去把天下闯荡,
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刚强。
人在路上,边走边唱,
把足迹留给那山高水长。
人在路上,边走边唱,
让歌声穿透那雨暴风狂。
脊背上背着亲人的目光,
流浪中寻觅梦中的理想。
走南闯北去把人生丈量,
执着的追求拓展着希望。
人在路上,边走边唱,
将身影留给那月色阳光。
人在路上,边走边唱,
让歌声陶醉那鸟语花香。
这首歌词分为四个自然小段。围绕《边走边唱》的主题意境,深入浅出层层包装递进,以生动凝炼的文学,以鲜明对比的创作手法,以生花妙笔的自然描写,成功把《边走边唱》的愉悦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功成名就退休后,歌词达人张兆仁突然“跳槽”更弦,由痴情撰写歌词,转向为全力以赴创作儿歌,而且灵感犹如百泉喷涌,创作精力极为旺盛,堪称宝刀不老。
张兆仁创作的儿歌,题裁广泛,童趣盎然,饱含满满当当的正能量。宛如神奇的万花筒,妙把异彩纷呈的童话世界,魅力十足地呈现在小朋友们的面前。
在张兆仁先生童心未泯的笔下,诸如俏皮的小雨点,善良的萤火虫,蛮横的小螃蟹等世间万物,均可瞬间活灵活现,生动形象,宛若一幅幅素描水墨画各具特色,令人羡慕。
甚至一块不起眼的小砖头,张兆仁先生也能妙笔点睛,为其赋予鲜活的生命和灵气!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张兆仁先生居然创作儿歌3000多首,差不多以-天四首的速度与日俱增。
与此同时,他先后在《词刊》《上海歌词》《燕赵词作家》《邢台日报》等报刊接连发表1000多首,实至名归被人们誉为儿歌大王。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沈五群,河北邢台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信都区作家协会理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在《参考消息》《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旅游纵览》杂志《广西日报》《老人世界》杂志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和诗歌上百篇(首)。在《邢台日报》《牛城晚报》《邢周报》《邢台晨报》《清风》杂志等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文800多篇(首)。并有《太行追梦》《美在太行》《河北名胜小西天》等文集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