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玉峰编者按】七月兰花醉吟,衔玉藏珠,芳透石土。海吻桑田,但见凤翔蝶舞。风籁颂天白,诉愁绪、寒寒暑暑。解心音、丽丽楚楚,惠光缕缕安抚。生活百态,壮丽大千,潇潇风骨。心历流年,风物熟睹。若是凭栏,璨璨彩颜夺目。脉脉惹相思,感天地、悠悠所属。玉冰清、尚其志,旷怀幽谷。
七月兰花吟
罗序伦
朋友,你喜欢兰花吗?如果喜爱,那就请你随我来。我这儿有叶如美女长髪,馨香醉人的蕙兰,有碧如翡翠,黄似飞蝶的草兰,有怒发冲冠,叶如利剑的通海剑兰,有芬香四溢,花团锦簇的素心兰,还有那十分名贵的大理雪兰,卡特兰,金荷兰,鼎春兰,綠肖兰,秀色佳丽,鲜艳芬芳,形狀繁多,品貌各异,可供你欣赏把玩,可让你一饱眼福!

兰花可美呢,你看它叶,光泽油润,刚柔相济,仪态万千;你看它花,娟秀淡雅,超凡脱俗,有的象梅,有的似荷,有的如水仙,有的酷似小鸟;兰的香气甘厚纯正,清新温馨,简直妙不可言!

兰花从色彩上看,鲜明而不强烈,素淡而不娇艳;从气韵上看,温情而不粗犷,柔美而不刚烈,可谓秀雅绝伦。它高洁,流芳,顽强,自爱,具有气淸,色清,姿清,韵清之质。人们把它与松竹梅并列为"四君子"。然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唯兰花皆有。其香,色,姿,韵都惹人喜爱。相传在春秋时代的郑国,还把兰花作为保护神,生育神来崇拜呢!可以说我国人民对兰花有着深深眷恋之情。

朋友,你知道怎样欣赏兰花吗?!实际上人们赏兰爱法各有不同,有的爱花,有的爱叶,有的爱色,有的爱香,有的爱其质,有的爱其品,有的爱其味。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历代文人雅士爱兰,赏兰留下的脍炙人口,至今仍不输文釆的诗句吧! 蘇轼:"春兰如美人,不釆羞自献。"他以美人比兰花,即赞美了春兰窈窕美丽的身姿容貌,又情感充沛地称颂了春兰端庄贤淑的品行情操。杨万里诗句:"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他把兰花高洁的容颜,素淡而又活泼的生命和盘托出。诗人张羽对兰花色,香及博大胸怀礼赞道:"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他对兰叶的欣赏也有独特之见:"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大书法家董其昌题画诗云:"绿叶青?旁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细细吟哦,真令人口舌生香。诗人余同麓对兰花不随流俗赞道:"白卉千花日夜新,此君竹下始知春,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扬州八怪郑板桥诗道:"晓风含露不曾干,谁插晶瓶一箭兰;好似楊妃新浴后,薄罗裙子怯君看"。他描绘出兰花润泽,柔和,幽雅,细腻,缠绵的静态美。

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兰花"空谷幽香"体现了儒家"慎独"的道德修养原则,故越王勾践被吳王夫差打败之后,在诸山种兰,以兰之德馨自励,留下千古佳话。

古人张潮说:"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铙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情深"。你看,那淡雅素静的兰花,不就是一群亭亭玉立,倩容丽质的佳人吗?!那或黄,或白,或紫,或绿,或碧的花朵,俯而如瞰,仰而如承,平而如揖,斜而如腉,来而如就,往而如奔,垂而如醉,倚而如困。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仰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群向而如语,或独立而如思。目睹此情此景,你能不陶醉其中吗?

兰花以"幽香"名世,自古被誉为"香祖"、"囯香"、"天下苐一香"。总的来说,人们赏其香最为普遍,陈毅诗道:"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因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如将盆兰置于室内,幽香扑鼻,沁人心脾,但久了又不觉其香,你如将盆兰时而移出,时而移入,这样,你便可以日日,时时闻得兰香了。如你清晨賞花,你可千万要尝一尝那花朵上的晶瑩似露的花蜜,它纯,甜,香,美,可让你提神,醒脑,健脾,一定会让你终身难忘。

朋友,你种过兰花吗?兰花在先秦时代已被人工培植养护,到唐宋时种兰之风已大为盛行,人们在种兰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兰花极为择地,它对于温度,湿度,通风,土质等条件都有特殊的要求。

如你将兰花移栽于盆中,置于室内,凉台,楼道,那可要注意啊!放太高处则冲阳,太低处,则隐风。前以面南,后以背北。如植于园圃,庭院,地不必旷,旷则有日,亦不必狹,狹则蔽气,右宜近林,左宜近野,欲引东日而避西阳。土质, 连雨不能淫,酷日不能燥。去其莠草,除其丝网,助其新蓖,剪其败叶,非有养护经验者而不可为。人们对兰花的赏爱,既在于赏,也在于养,犹如醉心执竿垂钓一样,既在于鱼,也在于钓。执竿抛钩想到鱼跃,养兰护花想到花香,其乐自在其中也。其实,我国人民早已把兰花视作高雅纯真的化身,人们以兰养心,以兰养性,以兰颂徳,以兰喻物,以兰喻人,以兰咏志,以兰抒情十分普遍。书它,吟它,画它,更不乏其人。

今天,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兰花与我们生活更加亲近了。朋友,喜欢兰花吧!有条件养它几盆,有雅兴吟它几首,画它几笔,我想,你一定会从中得到身心的休息,精神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影响海内外的书画名家赖少其非常认可罗序伦的人格艺品:有境界自成高格!

罗序伦: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专家学者管理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专家学者管理委员会书画创作研究院院长。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Ⅰ0—WGCA国际组织世界绿色气候机构东北亚—东盟(中国)总部国际书画鉴定评估委员会主席、Ⅰ0—WGCA国际书画鉴定评估研究院院长、教育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诗人、学者、慈善中国万里行发起人和领导者。

上图: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罗公序伦画展
下图: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左)与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罗公序伦在一起。

早在上世纪末,罗序伦牵头举办了一次“艺术扶贫献爱心大型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书画做桥梁,带领一批爱心人士到贵州省晴隆县一个偏僻山村考察建一所希望小学。为了带动更多的台商参与,他以画会友,筹集资金建校,并婉言谢绝了当地政府要用其名字作为校名的请求,坚持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台商希望小学”。接着他又在晴隆县办一个女童班,让40名失学女童重返校园。他投入艺术扶贫的画作超过了一千幅,陆续帮助晴隆县1341名失学儿童回到了课堂。

1998年抗洪救灾期间,他的一幅画作,赢得了印尼金光集团高达1500万元的赈灾款。而他自己分文不取,全部用于赈灾,实现了他一直倡导的“艺术的最大价值,就是用它来回报社会”的理想。他用画笔感召社会,用爱心点亮人生。

他先后在贵州、西藏、广西等地兴建女童班和希望小学多所。带领书画家及爱心人士讲课,创作书画义卖,助学,帮助社会各界弱势群体解决疾苦。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2013年他组织百余位书画艺术家作品伴飞神十,圆梦天宫活动,2014年应邀前往西昌航天主题书画笔会,创作翠竹图随嫦娥五号登月探测器登月。2014年5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启动“中国梦·慈善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中囯梦·慈善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的重大意义,即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国家价值内核,社会共同理想,推进慈善文明,进行一场新的文化长征。 “中国梦·慈善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项目,已纳入中社社区服务基金发展项目,其目标方向已经十分明确:积极创造新的文化慈善辉煌,不断激发人们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尹玉峰 报道)

喜庆《七一》颂党恩
作者:罗序伦
喜庆七一尽倾情,
举国欢腾颂党恩,
各界精英展才艺,
诗书画印堪卓群。
青玉案二首
作者:尹玉峰(北京)
一
心生悲悯无声处,宦官富、平民苦。此事古来生变故。剥皮剔骨,损亏患补,鱼肉寒刀俎。
吊民伐罪红船渡,国际悲歌响金鼓。扭转乾坤驱日暮。松油火把,镰光利斧,遍地旌旗舞。
二
劝君莫忘来时路。立夙志、除狼虎。共与同胞排险阻。刀光剑影,燃烧愤怒。血泪流何处?
谁人炼狱望迟暮?万里云山著风雨。共产党人风骨赋。笔章怀表,千秋财富。福祉江山固。

李华(龙游天下),甘肃天水市人,男,27岁。毕业于西北师大学院,酷爱文学,诗词及短篇小说发表在小说月报、教育周刊、文汇报、大众文学、陇原新貌、以及许多网络平台和好多刊物上。
格律诗词4首
文/龙游天下
七律 七一吟怀
南湖七月聚时英,抱志开创盖世功。
舞动锤镰艰路辟,点燃圣火长途征。
抗倭八载收国土,驱蒋三年建盛廷。
扭转乾坤千里秀,振兴社稷九州红。
七律 七一颂
一百余年梦寐求,仁人志士奋不休。
曾经鲜血纠天理,惯见忠心解庶忧。
民富小康春意满。国强盛德世风修。
红船舵手指航向,可望辉煌更上楼。
七律《颂七一》
花开盛世忆红船,赤帜飘扬百二年。
血战疆场驱敌寇,人谋风雨灭狼烟。
万家诗景安居定,一路歌声奏凯宣。
爱党心诚镰锤举,深情祝福我争先。
西江月《颂党》
火热水深民苦,雨狂风骤天茫。
庶黎涂炭辘饥肠。旗帜飘扬枪响。
蹈火赴汤英勇,乌云驱散情昂。
铲除旧制向前方。黑暗明灯是党。

作者简介:书香,一个喜欢墨香的女子,书人生百味,书四季沐歌。
格律诗词4首
文/书香
七律七一吟怀
南湖舟荡聚邦良,引领新程梦起航。
宏略成行书夙愿,蓝图绘就著华章。
惠民勤政千家富,兴国强军万里昌。
欣喜神州逢盛世,继承先志铸辉煌。
七律 延安颂
红星照耀庆云牵,革命摇篮聚俊贤。
窑洞运筹谋策略,栆园帷幄论坤乾。
延河水啸豪权灭,宝塔山呼义政还。
一代雄才兴伟业,中华大地现奇观。
七律 七一颂
筑梦红船再起航,斧镰引路耀东方。
摘星揽月凌云志,巡海驰洋夺锦章,
犹记百年驱虎豹,永怀一代圣贤良。
人民自有擎天力,奏响欢歌向远扬。
西江月 党颂
国破庶民涂炭,帜扬红日开天。
举枪杀敌凯歌还。驱寇除奸惊叹。
蹈火赴汤惩蒋,全歼残匪人欢。
志酬意远激情燃。铸就辉煌语赞。
古稀咏怀
口 何世远
韶华弹指古稀年,
不愧如霜两鬓间。
内薀光明真气在,
心怀坦荡地天宽。
绝决物欲三千里,
纵论豪情百万言。
刹那流年皆过往,
人生称意是清欢。
山河颂
马晓军(山东)
华夏山河美
长江黄河宏墨飞
大写国之最
长城巍峨美
中华历史五千年
民族创光辉
人民国之最
肝胆相照跟党走
江山青史垂
2023.6.19于老宅

↑作者:孙瑞洁

↑作者:常斌

↑作者:朱黎清(油画)


↑作者:焦鹏建
↑作者:黄斌东
↑作者:袁敬渊

↑作者:李国正

↑作者:鲁世萍

↑作者:徐金宝
↑作者:弘雨

↑作者:朱柳莉
↑作者:张乐群
↓作者卢纪元
赞模范党员卢纪元
作者:罗序伦
珠江峰景一党员,退而不休身不闲。
社区公益襄善举,扶贫救困尽成全。
助人为乐感天地,无私奉献向人间。
和谐共进求圆满,人人夸赞卢纪元。
中共党员卢纪元,原中建一局退休老干部,现住珠江峰景。品德高尚、文武才艺满满的他热心社区公益活动,处处事事为大家着想,胸中时刻装着社区邻居男女老少生活及精神事宜,自发组织社区群众文体活动,主动承办社区宣传板报及专栏。凡大家事,他总是牺牲小家成全大家,深得社区群众交口称赞!并且,卢纪元老师的全心全意为社区的公益活动,深得其夫人李厚芝及家人的全力支持!

↓附(北京)【卢街达人秀】篆刻达人卢纪元:方寸金石篆万物之美
原创 (北京)文明卢街

在卢街
有这样一群社区达人
他们或用笔墨挥洒豪情
或用相机记录生活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
有爱好,什么时候都不晚
本期
我们就带您走进
卢街篆刻达人——卢纪元的“朋友圈”

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对卢纪元来说
这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了
而让他如此沉迷的
则是一位结缘多年的“老友“——篆刻
家住珠江紫台社区的卢纪元,今年已经71岁了。每当有人和他谈起篆刻,他便如打开了话厘子一般善谈。虽是业余爱好,但卢纪元却一点儿也没含糊,一坚持就是五十多年。
多年来,篆刻相关的书籍卢纪元读了不少,一边领悟字面意思,一边上手细细琢磨。在篆刻风格上,他偏爱传统风格,他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倾注在刀尖之上,疫情期间,还创作了不少支持抗疫的作品。
除了自己收藏观赏,卢纪元也常常为同事、朋友们刻印,再简单的文字,只要到了他的手中,都能变成鲜活灵动的篆刻作品,因此,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喜爱,不少人还摆在家中收藏。卢纪元的篆刻作品,也陆续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他可谓是小有名气。
退休后,卢纪元也没闲着,他仍不断学习、耕耘、创新纂刻方法,他曾接受过北京书协的专业培训,还曾师从骆芃、杨再春等大师。
他的篆刻作品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央党校等书画展中展出。在一些书画活动中,他还现场进行篆刻展示、篆刻讲座。
对卢纪元来说,篆刻不仅丰富了他的老年生活,也让他结识了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艺术进入生活,生活就会变得更美好。”如今,篆刻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法割舍的情怀。
这就是来自卢街的退休老人
他们追逐梦想、钻研爱好
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诠释了什么叫“夕阳风采”
如果您身边有社区达人
欢迎来晒!

金石帖
文/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尹玉峰
我友卢姓,纪元称名;喜石擅印,
如数家珍。南唐后主,官制兴盛;
纹如罗丝,色青理密;金星闪烁,
谷粒结晶。久研不褪,常磨常明;
眉子砚台,纹若甲痕。四大名砚,
端歙闻名;洮河澄泥,交相辉映。
遥思中国,印章石史;从古至今,
藉以心灵。印石有色,印石有纹;
印石有韵,印石有形。印石有刚,
印石有柔;传文达意,胜似有声。
石艳天下,青田头功;石中君子,
晶莹成冻。昌化鸡血,透体光明;
主席受赠,珍爱一生。寿山六德,
细结润温;腻凝雍雅,价胜黄金。
巴林斑斓,毓秀钟灵;成吉思汗,
视若神明。石可言事,石可言情;
石可言志,石可言信。石可言趣,
石可言美;石寄仁心,光彩照人。
方寸之间,幽幽古韵;王冕操刀,
石为心声。印从书出,印宗秦汉;
卢兄治印,写意精神。奏玺汉印,
心追力行;苍天大地,全能而工。
意指刀法,刀随意动;纯洁朴真,
遒劲苍润。雷霆万钧,雄浑厚重;
小桥流水,委婉传情。以书入印,
以画入印;生活入印,劳动入印。
领袖入印,人民入印;心声入印,
印外求印。博古不古,也媚也雄;
相拙相朴,道尽古今。道骨禅趣,
入石而馨;写意无限,壮怀人生。

常州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朱立凤28年拥军
第21次赴边关慰问启程
作者:顾锁英
2023年6月26日清晨,顶着漫天的雨幕,一辆满载74岁浓浓母爱的自驾车从常州“咱们的兵站”缓缓启程。
这是常州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朱立凤28年拥军以来第21次亲临边关慰问。慰问团一行,要在七月一日之前,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之际,赶到新疆松拜边防连和部队官兵战士同庆党的生日。


常州天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刘铭书记赶来送行。原江苏报业集团处长丁卉也冒雨赶来送行。常州退役军人兵儿们全家及兵妈妈全家和摄影师蒋老师也前来送行。
1966年16岁的朱立凤响应党的号召,毅然踏上边疆支边的征程,将13年的宝贵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边疆建设。回到常州后,她艰苦奋斗,积极创业,成为一名女企业家。尽管她忙碌、奔波于商海中,但她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边疆情却始终无法忘却。1996年,兵妈妈随中国摄影家采风团来到新疆伊犁格登山下松拜边防连,战士们一声亲切的呼唤“朱妈妈”,使得兵妈妈与新疆那片热土、那里的官兵战士,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28年来,兵妈妈省吃俭用,将自己的住宅楼改建成“咱们的兵站”。欢迎、接待边关兵儿的探亲、出差、度假和退役军人的军民联谊活动等,常州翠竹社区等相关道德讲堂活动也常在兵站举行。
此次2023年的慰问之旅,兵妈妈历经半年的准备、策划,为兵儿们准备的慰问品已分五个批次快递寄往了相关连队、哨所。端午前夕,她就将私家车作了保养,换了四个轮胎,并在车顶装了行李架。这次慰问任务同样繁重。要走访、慰问,穿越二十几个边防点。74岁的兵妈妈在兵儿们的协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用她的双脚丈量着边疆的每一寸土地,用她一腔满满的、赤诚的爱国爱党爱军情怀洒向边防每一个角落。兵妈妈的人生格言;生命尚存,拥军不止……
祝愿兵妈妈此次边关慰问之旅圆满成功……
↓附:28年的坚持!














(图片由兵妈妈徐老师等提供)
顾锁英艺术简介
顾锁英,又名:顾凡。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级高级摄影师, 《中国作家在线》驻站、签约作家。 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摄影、美术、文学作品近万余幅(篇),并多次荣获全国摄影、美术、文学大赛大展各类各级一、二等奖。
发布人尹玉峰(摄于北京)
都市头条 北京头条 天津头条
上海头条 重庆头条 雄安头条
深圳头条 广州头条 东莞头条
佛山头条 湛江头条 茂名头条
惠州头条 江门头条 沈阳头条
抚顺头条 大连头条 锦州头条
鞍山头条 本溪头条 辽阳头条
海城头条 盘锦头条 福州头条
厦门头条 圃田头条 三明头条
泉州头条 漳州头条 南平头条
龙岩头条 成都头条 绵阳头条
杭州头条 宁波头条 温州头条
廊坊头条 嘉兴头条 台州头条
金华头条 丽水头条 舟山头条
济南头条 青岛头条 枣庄头条
合肥头条 长沙头条 株州头条
湘潭头条 岳阳头条 衡阳头条
邵阳头条 常德头条 益阳头条
娄底头条 永州头条 武汉头条
南昌头条 九江头条 赣州头条
吉安头条 上饶头条 萍乡头条
新余头条 鹰潭头条 宜春头条
抚州头条 南宁头条 昆明头条
太原头条 大同头条 长治头条
阳泉头条 晋中头条 晋城头条
成都头条 雅安头条 乐山头条
资阳头条 绵阳头条 南充头条
临汾头条 运城头条 吕梁头条
朔州头条 呼市头条 包头头条
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