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乡行·花厂峪
作者:梅派老生
主播:月亮泉
山林葱郁,青果满坡,群山连绵,层峦叠嶂。去往花厂峪的路上,沿途视线中的景物没有一点儿枯燥乏味感,长城时隐时现,景色瞬时变换。群山环绕的村落,小路蜿蜒其间,不知是群山包裹着村落,还是村落点缀了群山,如果把环长城旅游公路比作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毫不为过,古朴壮美的山水景区、长城遗址、特色小镇、砖瓦村舍、乡野风貌则是被串起的颗颗圆润珍珠,朴实无华,透着新润。
风景在路上。穿行在狭窄的山路,偶有民居,石块砌成的院落,炊烟袅袅,山间多了烟火气,绿就多了人气。山路旁,时而是碧绿的农田,卵石河道;时而是苍翠的丘陵,峻险山峰。山体棱角分明,山色绿得通透,不变的是蓝天白云,偶有小溪,清澈见底,溪边青草油绿,好似大师笔下泼墨的神韵。风吹山林,树叶沙沙,潺潺水声,间有鸟鸣,合奏出山乡天籁交响曲。
群山环抱的花厂峪村,沟深林密,河道弯弯,长城蜿蜒到这里尤其陡峭,倾斜角度很大,近在咫尺,很难攀登。这个幽静的小山村是一个革命老区,动人的故事说不完。长城外东北第一个乡村党支部就建在花厂峪,还建有军工厂、被服厂,并创办了党校,培育出150多名抗日干部,成为临抚凌青绥革命依据地的一面旗帜。
堆砌长城基座的巨大长条石上,密密麻麻布满线坑,这是当年冀东军民与侵华日军苦战时留下的枪弹痕迹。
时光流逝,很多故事与坍塌的长城残峘一样,被群山峻岭掩没。莽莽青岩见证着新时代下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小山村的过往与新生。抗日英烈后人,尊崇前辈遗愿,筹建了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使这里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花厂峪村注入勃勃生机。
一队来这里实习的河北大学生与我们一起走进花厂峪抗日纪念馆,感受昔日抗战烽火,感受山崖上凿刻的两行红色大字:铜墙铁壁花厂峪,固若金汤靴脚沟。这是怎样的铜墙铁壁呀,是信念、是团结,是毅力、是勇气,是鲜血与生命铸就成的!

中午,落脚一家农户饭店。屋里屋外干净整洁,院子里的雅间用竹帘与窗纱从棚顶到地面罩着,四周还点燃了蚊香,为的是防蝇,足见主人心细。桲椤叶饼,捞蒸米饭,炸河虾,老豆腐,槐花炒鸡蛋,浓浓的农家特色。
高山是这里的臂膀;巨石是这里的风骨;绿色是这里的衣裳;溪水是这里的柔情;信念是这里的底蕴。一路走来,山一程水一程,满眼山乡情。
作者:陈学礼。网名:梅派老生、水墨画。居秦皇岛,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爱好写作,曾在《中国教育报》《中国体育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人间方圆》《秦皇岛日报》《秦皇岛晚报》《视听之友》等报刊上发表散文百余篇。著有散文集《正街漫笔》一书。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