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19节》
七点半钟,批斗会开始了,会场就在诊室,也就是进门的通路,把两头门一关就成了一间房。墙上贴上“批斗大会” 横标,下面摆着一张桌子,桌子的右侧站着一个五十多岁低着头的老人,老人穿着半新旧黑色中山装,脚穿一双布鞋,约一米七高,身体略胖,墙上比下午增加一条标语: “打倒反动地主郭子轩”!全场只有十几人,全院人除了曾医师回家未到外,都到齐了,附近二个合作医疗站的医生也来参加, 看来这口诛笔伐的批判会充满着火药味。
章院长目光扫视一下会场,清了一下嗓子,手往李春林那边一指,大声说: “各位,我先来介绍一下,这就是刚分配来我院工作的李春林医生,李医生毕业于粤东医学院,本县人,家庭出身贫农,共青团员,以后我们队伍又多了一位革命同志了,大家要多关心,互相帮助。”人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向李春林,李春林站起身,礼貌地笑着向大家点了一下头。
接着章院长按惯例念了一下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他目光扫了一下会场说,同志们,按照公社布置,各单位到月底要召开三场以上批斗会,今天批斗郭子轩是第一场,大家要踊跃发言。
领导小组成员,会计林金发率先登台,他激昂地指着右边说:“郭子轩,你这个反动地主,解放前你家剥削劳动人民,想尽办法榨取人民血汗,解放后不好好进行劳动改造,时刻准备反攻倒算,三反运动时你犯了贪污罪,去年卫生院安排你去谅东搞合作医疗,你借口身体不好,拒不下乡,你这是对抗党和人民,企图破坏合作医疗这个新生事物,是不是这祥?”
郭子轩低头小声回答说:“那时我十二指肠出血不久,还在吃药,向院长要求,院长同意的。”
“你还狡辯!”林金发大声说道。
“打倒反动地主郭子轩!”彭明生突然举起右手呼起口号来,众人也跟着举起右手呼起口号,但有五个人只举起右手,口唇却沒动一下。
林金发接着揭发说:“今年六月份,公社革委会陈副主任四人食物中毒,腹疼,呕吐,腹泻,由你诊治,为什么另三个吃药后,症状很快消失,而陈副主任却吃了你的药,不见好转,第二天还要抬去成丰卫生院住院吊大针,你是不是专门不治好他,让他受罪,你这明显是阶级报复,是不是?”
“我沒报复,我哪敢报复,我已尽心为他治疗,是他吃得太多了……。”郭子轩嗫嚅地说。
“你这是污蔑革命干部多食多占。”林金发气愤地打断郭子轩的话大声呵斥着。
“坦白从宽,抗拒丛严!”“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突然,台下彭明生站起来带头呼起口号。
林金发又呼起当时时髦的口号:“坚决把反动地主分子郭子轩斗倒斗臭,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坚决把阶级敌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林金发揭发批判后,彭明生接着上台,他愤慨地说:“郭子轩这个阶级敌人,忘我之心不死,他经常拍着肚子说吃不饱,这是赤裸裸地攻击社会主义,是今不如昔的反动言论,去年月底,大家正在做餐敬,正当大家念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敬祝毛主席万寿无彊!’时,他竟突然放个响屁,这是明目张胆地攻击大家早敬、餐敬是‘放屁’, 这是向无产阶级进攻的信号弹!”
“打倒地主分子郭子轩!”,“坚决把地主分子郭子轩斗倒斗臭!”林金发站起来慷慨激昂地呼起口号。李春林偷看英姐,她忍不住偷笑起来,郭子轩低头站着,额上似有微汗了。
彭明生接着揭发说:“还有,他自持找他的病人多,常以学术权威自居,看不起年轻医生,说我们这些劳动人民出身的医生是‘半桶水’,‘白读书’‘读死书’,这是明目张胆地打击革命群众,向无产阶级挑战。”
(待续)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二十节》
“打倒反动学术权威郭子轩!”“无产阶级专政万岁!”"敌人不投降,就叫他灭亡。″林金发带头呼起口号。
后来还有两位职工上台揭发批判,不过斗争的火药味明显降温了好些。
突然,大门“咚、咚、咚”急促响了三下,坐在门口的林金发打开了一条门缝,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探进头了,原来这男子是离院五里的谅南大队人,他老婆今晚肚疼,大队还未办合作医疗站,只好来卫生院请出诊,林金发对这男子说:“现在正在开批斗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你在外面等一下吧”。
“是什么事,进来说。”章院长叫进了中年男子。中年男子焦急地把情况重复一番。
“今晚谁值班?”章院长问。
“我值班。”郭子轩小声地回答。
“腹疼病人不能拖,那你収拾药箱先去出诊吧,批判会以后再开,你回去也要好好反省反省,写一篇检讨交代问题,三天内交来。”章院长说。
“好的。”郭子轩回宿舍拿了药箱,随中年男人走了。那时,通住各大队还未开公路,只能走路,社会治安很好,男女医生晚上出诊,卫生院也沒安排人伴诊。
章院长把近段政治业务工作安排一下就宣布散会了。
第二天,李春林到英姐的妇产科坐聊,科室里只有英姐一人在做棉枝,一进门英姐就问:“春林,昨晚睡得好吧,这山上比山下温度低5至6度,日夜温差更大,三伏天晚上都要盖棉被,不然很容易着凉。”英姐热情地连连说道。
“还好。”李春林在桌边坐下,帮着做起棉枝来。
“郭子轩医生昨晚去那么远出诊,怎么沒在病家住?我今早七点就见他在刷牙了。”李春林不解地问。
“谅南离这里只有五里路,一般可回来,最远是靠福建的狐狸洞,将近三十多里,全公社大部分村庄都在十里以上,虽然可坐单车,但路不好走,都是上下坡,下雨天都是粘黄泥,连单车都无法坐,晚上坐单车太危险了,只能走路,出诊经常要在病家住的,也算他倒霉,郭医生昨晚十二点回来,三点多又被叫去瓷厂出诊哩。”
英姐又说:“郭医生解放前就行医了,中医很不错,脉理很精,来谅山时间较久,来卫生院看病的病人大多都找他,他对病人也很关心,口碑很好,这也引起一些人的妒忌,他家庭出身不好,历次运动都当靶子,是个老运动员了。”
“他是医生,又沒掌着权和钱,手中只有诊箱那点药,昨晚林金发同志说他“三反”时是贪污分子,难道他敢贪污出诊费和诊箱的药品?”李春林一把抓起做好的棉枝与英姐的放在一起问道。
英姐往春林这边靠了靠,小声地说:“那是在‘三反’时搞人人过关的事,大家都要自检自查,多少要交代一点问题才能过关,郭医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他有什么多拿、多占公家的财物的事来,他这个出身不好的重点人物,那么容易会过关?后来,上面把几个‘顽固分子’集中在公社办班,学习了三天三夜,眼看一起来办班的十几个人交代完都走光了,最后他只好无奈地交代说‘我其它的沒法贪污,想来想去只有有时大便急了,顺手撕两张处方纸擦屁股’,这下办班的领导可抓住稻草了,经领导一算,每天两张处方紙擦屁股,一年365日就是730张,从联合诊所至今十几年就10000多张,,折算下来就262.80元,最后落实他贪污262.80元,才放他回院上班,还记入档案,要知道,当时他工资每月还不足40元,这相当他7个月的工资,每月扣10元,二年多才扣清。”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二十一节》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英姐这么一说,李春林差不多笑出声来,原来屁股也能做出文章。
英姐一本正经地说下去:“春林,你刚出校门,还不知道政治的残酷,政治运动的杀伤力,上面搞运动的初衷和意图,七转八传到了下面,往往成了某些人排斥异己,铲除对立面的借口和工具,前二年‘群众专政’时,我们小小的公社一天就专政了六个,都是用乱石砸死的,场面真的很恐怖,谅中小学的刘大川老师本来是下中农出身,就是与校长不和,他的篮球打得不错,反右时有一天同事邀他打篮球,他拍拍肚子说,‘不去了,肚子饿了’,这件事给校长大做文章,冠上‘发泄对社会主义不满,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汚蔑社会主义制度吃不饱,穿不暖’的帽子,硬划为右派,这次也被‘群众专政’了。 每次运动上级对下属单位都下有指标的,只要自己不被摊上,沒人敢说句公道话的。”
“好的,我会注意的。”李春林感激地说。
李春林也记得,他小学的算术老师兼副教导主任张传升被划右派的事。
一九五六全国广开言路,推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群众,以“四大”方式向当局,向领导提意见,美其名曰“建言献策”。何谓“四大”, “四大”者,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也。
当时石井小学的校长陈一鸣和张传升是多年的好朋友,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大家都怕事,闭口不言,石井小学运动搞得冷冷清清,受到上级批评, 陈一鸣校长没办法,只好找张传升说: “老张,运动己开展十多天了,其它地方闹得轰轰烈烈,我们学校连一张大字报都没有,再这样下去,我们就不好向上级交代了,上级还以为是我在压制群众运动呢?我想还是请你帮帮忙,给我写一张大字报,向我提提意见,带动一下,我才可向上交差。”
“不成,不成, 陈校,我怎么能挖你的疮疤,再说我也没有发现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写不出来。”张传升一口拒绝。
“我们学校运动搞得冷锅死灶,下午开会,上头又批评了我们,还发了狠话,再不认真抓好运动就要调整领导班子。老张,我们共事了十几年,作为老朋友,你能忍心让我就这样被调走吗?为了我,也是为了学校,你不帮我忙,还有谁能帮忙?” 陈一鸣殷切地说。
“哪我也不知写什么好呀?”经不起陈一鸣甜言蜜语, 张传升有些松动了。
“你就写些我工作和生活小节这些不痛不痒,鸡毛蒜皮小事就行了,比如工作方法简单,对老师关心不够,做事墨守陈规等。不然,我们学校连一张大字报都没有,我怎么向上面交代?”陈一鸣看着张传升,几乎用恳求的语气说。
张传升拿出烟丝,撕下一小张烟纸,卷了一支喇叭型的烟支,擦了一支火柴把烟点着,狠吸一口, “呼”的一声,两个鼻孔喷出两支白色的烟柱,陈一鸣不抽烟,张传升也不客气了,沉吟一会,勉为其难地说: “那以后你别对我有意见啊。”
“那会,哪会?是我请你帮忙的, 我还得感谢你呢,怎会对你有意见,我们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吗? 我以校长的人格保证, 我说的话永远算数。这样吧,明晚我请你吃芋头饭,喝杯酒,怎么样?”陈一鸣喜出望外,应答不迭地说。
第二天,一张“我向校长提意见”的大字报贴在会议室,以后,其它老师也写了二张大字报。
待续
刘西元长篇小说《两棵橄榄树第鹅22节》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老师诵读)
谁知到了一九五七年夏季,上头突然来个“秋后算账” ,“引蛇出洞”,大搞起反右倾,抓右派运动,全国抓了几十万的右派,这些右派大多都是心直口快敢提意见的知识分子,也有成份较差的,才高气傲或与领导有意见的人。
这下, 张传升可惨了,他被冠以“对党不满,制造谣言,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帽子,被划为右派分子,到公社集中审查,批斗,学习。
张传升大叫冤枉,明明是陈一鸣叫他写的大字报,现在就翻脸不认人,他向上面领导哭诉,向审查组哭诉,他们说:你说是校长叫你写的,証据呢?証人呢?白纸黑字,还想抵赖,死不悔改,罪加一等。
张传升欲哭无泪,深悔自己头脑太简单,让人忽悠了,老婆怕受株连,逼着要离婚,还要带走一个六岁的男孩阿强。张传升绝望了,他写下绝命书,把狼心狗肺的陈一鸣大骂一顿,竟想割阴囊自杀,割到一半,被看守人员发现,才免了一死。
反右时,县内还有更离谱的事,有一个单位共有20多人,按5%的指标要评一个右派,领导没法决定具体人选,只好开大会民主决定。大家从上午八点坐到十一点钟,谁也不肯开口招惹麻烦,眼看这场比智力,比耐力的角逐要无功而终了,偏偏有个叫齐卫梓的倒霉鬼早上喝水太多,坐了三小时,膀胱憋得阵阵胀痛,耐不住了,出去减压排空,齐卫梓一出门,领导就开口说: “这个指标就让给他吧,大家同意不同意?”
“同意。”众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有替死鬼了,只要不摊上自己,谁还不同意?
齐卫梓回到会场,领导开口说: “齐卫梓,刚才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名额给你。怎么样,你准备一下,下星期到公社集中学习。”
齐卫梓一听傻了眼,立刻大声说: “我不同意,你们趁我出去搞我,我不同意,我反对。”
“咚”,领导把桌子一拍: “你不同意也得同意,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决定,齐卫梓,你私自离开会场就是对运动不满,就是抵抗运动,你名字叫齐卫梓就是想保卫资本主义,让资本主义复辟,你不右派谁右派?”
“我的名字是我爸爸取的,叫了三十多年了,我哥哥叫顺梓,我弟弟叫近梓,我妹妹叫英梓,难道他(她)们……。”齐卫梓急得满脸通红,大声辩驳说。
“是吗,连你兄弟姐妹都叫顺资,近资,英资,那你爸爸是老资,更应当是大右派,反革命,坏份子,你就是右派份子。”这个领导理论凿凿地说。
“你是乱来......。”齐卫梓有口难辩,急得说不出话来。
上报齐卫梓被划为右派理由是:一 不认真学习上级关于这次反右运动的精神,,对抗运动,公然私自离会场。二 公开漫骂这次反右运动是“乱来”。三 平时工作不力,经常迟到早退,发泄对共产党不满,对社会主义不满。四 向往资本主义,甘愿做资本主义的孝子贤孙,反动透顶,竟把自已名字取为“齐卫梓(资)”,寓意为一齐保卫资本主义。
真是秀才笔下能生花,这些经上纲上线的材料,只要一条就足以划为右派了,最后齐卫梓被划为“极右分子”,被送去监狱强迫劳动改造。
张传升和齐卫梓的遭遇,李春林也听人说过多次,他在文化革命中也目睹更多的离奇古怪的事,使他说话行事更慎重,更成熟了。
面对英姐的提醒,他只好感激地点点头。
“还有,春林,你在学校参加什么派,这里很忌红旗造反派的,你要注意,前二年分配来的冯卫东医生,大专的,就是因为在校是红旗派小头目,还参加了打、砸、抢,来后被强制参加学习班,劳动改造半年才放出来,现在在谅西大队搞合作医疗。”英姐关心地说。
待续
音频合成老师:大宏
编辑老师: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