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孤单
在华北平原的石德铁路线上,有一个很小的火车站,叫青兰站。1989年的冬天,一个50多岁的男人,慌里慌张地领着一个年龄相仿的女人跑上了站台。这个时候,火车还没有进站,男人听站台上的工作人员说:“这趟列车要晚点一个小时左右。”
男人一听,本来有些微红的脸色突然变灰了。他沮喪地说:“车又晚点了?为什么又晚点呢?”
已经是隆冬的季节,天气清冷,女人竖起了上衣领子,对男人说:“不行,咱回去吧,待在这里俺心里不踏实啊!”
男人说:“别怕,没人会找你的,毕竟不是30年前的你了。”
30年前,男人和女人都很年轻。在一次全公社大会战的劳动中,男人和女人认识并相爱了,但女人的父母要拿女儿为儿子换媳妇,可男人家里只有他和三哥两个光棍儿,两个姐姐都早已出嫁,妹妹尚且年幼,他不忍心让只有16岁的妹妹去嫁给一个大她一倍多的老男人。因为家里穷,更没有足够的彩礼去满足女人的爹娘。两个人的事自然就没有了盼头,可男人不信邪,约了女人私奔,女人犹犹豫豫地答应了。
一个夜晚,两个人相约跑出了家门,来到了青兰这个小站。他们都很激动,因为他们就要在一起了,谁也没法阻挡。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去黑龙江省伊春市,投奔男人在林业局工作的二哥。
男人事先已经问好了开车的时间,并提前买好了两个人的车票。他们来到这里几乎正好是火车进站的时间。只要十几分钟,他们就可以双宿双栖了。
但是,列车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极其残忍的玩笑——车晚点了,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就在他们相偎着互相取暖时,女人家里的十多口人找了过来。他们把男人打了个半死,将女人五花大绑地弄回了家。
男人被抬回家后,休养了一个多月才能下地。这时,女人已经被爹娘匆匆嫁了出去。
男人又打了几年光棍儿,虽然已年过三十,但人长得魁梧英俊,就有不少人提亲。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男人都一一拒绝了。
男人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共有兄妹7人,只有他是一个人过日子,没有人要求他来侍候年迈的母亲,但他没和任何人商量,就将瘫痪在床的母亲背回了家,从老母亲61岁开始,到老人81岁去世,他一个人照顾了老人整整20年。村子里的乡亲们说:“在他的精心护理下,老人至少多活了十年。
日子一晃,男人老了。从前的那个女人也老了。1987年,女人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被夺去了性命。
在春节前的集贸市场上,男人和女人因缘再次碰面,两个人的眼光又开始焕发出一种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光彩。过去,为了避嫌,两个人三十年间未曾说过一句话。
男人不想失去这一生中最后的机会,他大着胆子与女人约会,讲出了想破镜重圆的想法。女人又一次犹犹豫豫地同意了。
但两个人的事情再度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一次,是女人的子女们。
男人和女人又耗了将近一年,女人也与儿女们斗争了一年,但最终未能如愿。于是,男人和女人再次走上了三十年前私奔的旧途。
远远地,火车已经拉响了汽笛,站台上骚动起来。
男人抓住女人的手,有些兴奋地说:“火车进站了!”
车终于停在了站台上。但就在这时,女人的儿子,儿媳,闺女和女婿们都来了,不容分说,将女人强行架走了。
火车吐出一些人,又吞进去一些人,鸣着汽笛开走了。男人望着远去的火车,呆了半天,许久,突然,他哈哈大笑起来,并手舞足蹈地又蹦又跳,已然变的疯疯癲癫。
从此,男人真的疯了。他天天去火车站等车,但他并不上车,只是看着火车停下来,又离开。一边望着铁路的远方,一边喃喃自语。车站上的人赶他走,但赶跑了十几次,十几次又跑回来,站上的人们就再也不管他了。
男人虽然疯了,但他不偷不抢,不打人不骂人,见到流浪汉,他会顿生怜悯,一定要掏空自己口袋里的钱给人家。村子里的小孩儿们也都喜欢逗他玩儿,因为他经常散发糖果给孩子们吃。
虽然孤身一人,但由于有众多侄子、侄女们争相孝敬,既不缺吃,也不缺穿,更不缺钱花。
这个男人,就是我的四叔父柳德顺,家住(我的祖籍)景县东柳高堡村。他疯了十五年,于2004年农历10月初二病逝,享年69岁。
四叔父去世的当天,村书记亲自跑到龙华镇上,找到最好的工匠,让人家为四叔父喜欢的那个女人塑了一尊塑像。下葬的那天下午,人们将他的棺椁连同女人的塑像一同埋进了坟墓里。
这是老书记的一个心愿,是希望我们的四叔父能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再孤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