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诗词学会

黄河心声
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璀璨文化的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诗词是凝固的旋律、智慧的乐章,是祖先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更是诗人用情怀和睿智筑起的韵律长城。时有尽而智恒远,是爱的凝聚;文有尽而意深远,是美的享受。诗词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对诗词的再创作的真情流露,是用心仔细品味作品后,通过字正腔圆的语调、抑扬顿挫的旋律、真挚饱满的感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出原作的思想和艺术美感,不仅能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能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云超天
端午悼屈原
李建敏
龙舟竞渡涛声作, 咏叹同吟天问章。
梦断骚人忧则愤, 情思社稷恨之伤。
九歌成曲孤家祭, 一世为臣壮志昂。
追昔抚今英主在, 神州崛起踞东方。
癸卯端午节抒怀
于金奎
离骚唱和岁连年,屈子忠魂万古传。
粽角香熏霞衬路,龙舟跃进汗流肩。
清新夏日摇荷叶,聚散晨曦续墨缘。
艾草轻吟门巷柳,相思寄语复千千。
端午思
吴茂江
端阳艾草插檐楹,粽溢奇香续世情。
凤阙吟歌追势旧,龙舟载舞竞威荣。
床前缥缈悲欢梦,脚下崎岖苦乐程。
屈子捐身随逝水,今人何德欲留名?
端午抒怀
雍秀慧
又逢端午水边行,一派繁华世太平。
分浪龙舟如箭矢,震天锣鼓胜雷声。
忠魂抱石千秋恨,汨水悲鸣万古情。
岁岁粽香飘散日,子孙记得旧人名。
端午感怀
秦瑞娟
苇叶青青糯米装,每逢端午粽飘香。
龙舟竞渡先贤祭,众志高歌阔步昂。
天问百回书愤懑,离骚一曲叹河殇。
高风亮节千秋颂,耿耿忠魂万世扬。
端午怀屈原
阎学军
臣佞君昏奈若何,悯民忧国动悲歌。
美人香草书胸臆,高士孤芳呼奋戈。
浪卷寒江风怒吼,情牵热土泪婆娑。
独清独醒千秋颂,亿兆黎元祭汨罗。
端午感怀
田敏
光阴飞逝又端阳,屈子忠贞永世芳。
浩浩沧波藏秀句,昭昭青史载华章。
千夫湖里龙舟竞,万户锅中粽叶香。
花满河山春满地,人间荷月正悠扬。
端阳思
何乃久
时序今逢端午天,大河阔水竞龙船。
直臣万世人同祭,奸佞千秋民共鞭。
酿得醇醪江岸酹,刈来香草屋梁悬。
忠魂清气今犹在,不朽离骚句句鲜。
寄端午
张玉双
清波千棹影长长,阿母灶台飘粽香。
彩线一根缠玉臂,前门插柳过端阳。
端午思屈原
张海生
龙腾重五越千年,江粽飘香祭芈原。
茣道忠良无好果,丰碑矗立刻民间。
破阵子•吊屈原
张青
一曲离骚共念,千秋端午追寻。国毀良才因质秀,玉碎湘波缘品贞。直言有几人?
漫漫征程求索,铮铮铁骨悲吟。声传世浊留遗恨,吟诵君清诉苦心。遗风耀古今。
满江红•端午怀屈原
刘 成
激愤盈腔,郢都破,山河撕裂。看楚地,悲风弥漫,雾遮明月。害国小人称意笑,忧民君子伤心绝。石怀抱,身跃汩罗中,江呜咽。
逢端午,旌旗烈,舟竞度,肝肠热。饮雄黄千盏,鼓声飞越。龙子龙孙同踊跃,英男靓女相争夺。诗祖祭,更逐梦新程,关山越。
鹧鸪天•念屈原
郭佑
柳杪轻盈绚九州,艾蒿馥郁越千秋。黄鹂总把清风颂,紫燕惟祈雏仔优。
包粽叶,竞龙舟。追思屈子赋诗讴。曾经多少忠良将,皆为家国热血流。
沁园春•端午
黄建光
巽羽高鸣,骏马奋蹄,蓝岸葱茏。值端阳胜日,雄黄樽酒,佳时重午,蒲艾舟宫。热雨飞浪,凉风旗鼓,踔厉同心久久功。煮香粽,吊诗翁千古,笔底清风。
汨罗忧国冤蒙。品道德、志廉洁敬忠。念九歌天问,离骚橘颂,赤心沥胆,豪气填胸。福惠无穷,脱贫伟大,振兴乡村亦俊雄。初心践,恰曙光照耀,华夏昌隆。
沁园春•端阳寄怀
刘成宏
舟壮豪情,龙腾天阙,驰誉流芳。望千帆竞发,猛蛟出水,万山雷动,勇士铿锵。台榭缤纷,彩旗飘舞,裂石穿云势激昂。追寻处,吊诗魂屈子,忧国贤良。
助威呐喊堪彰。看夺冠、摘金豪气张。有鹏翔鸿举,芳魂凤驾;松骄柏挺,圣杰鹰扬。个个狮奔,人人虎奋,劲鼓尧天荡舜乡。耀文翰,抒中华瑰丽,赤县辉煌。
喜迁莺•端午祭屈原
李玉民
风停云歇,念思起、逐浪追情急切。粽子飘香,蒲枝含玉,同寄正阳佳节。五彩锦丝缠绕,九域和声同结。楚辞赏,本相还,淘尽人间悲悦。
堪绝。藏旧页。千古流芳,字字凝心血。行水龙舟,鼓风雷电,天地与增凉热。昔年被冤蒙屈,今日昭然如揭。梦当醒,魅消除,笑看悠悠明月。

《九章·橘颂》
先秦·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赏析】
这篇《九章 橘颂》是屈原所作的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他借歌颂橘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付诸于橘树高洁的品性中,既含蓄又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的热爱与忠义。全诗可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里,屈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形象。它的根牢牢地扎在楚国的泥土中,深深地坚守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则。树叶碧绿、花朵素洁,果实圆润,有着别样一番滋味。在第二部分中,屈原着重强调了橘树高洁的品质,它扎根在故土中不愿迁移分毫,远离浊世遗世独立,守着清心坚守着自己的品格。这里他称颂的是橘树,更是以此明志。而他本身也确实做到了如橘树一般品质高洁,超然物外。自此之后,南国橘树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被后人歌咏和效法。这一独特的贡献,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主办:银川市诗词学会
总编:张美玲
主编:赵云超
副主编、编审:张青
本期作者:李建敏 于金奎 吴茂江 雍秀慧 秦瑞娟 阎学军 田敏 何乃久 张玉双 张海生 张青 刘成 郭佑 黄建光 刘成宏 李玉民
本期朗诵:张淑华 张宝莲 谢传明 丁建华 何玉华 陈银兰 夏丽 苏筱萍
本期制作:张淑华
作品来源:选自银川市诗词学会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