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英雄传(小说连载之一O四)
杨浩然 偶然著
一O四、教尔不苟竟狗苟
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均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双方在军队数量上,则发生了微妙变化。
战前,国军数量相当庞大,曾一度达到了八百零七万,但战后就只剩下四百三十万了。其中,陆军:二百万;特种兵:三十六万;空军:十六万;海军:三万;军政机关人员:一百零一万;非正规军:七十四万。
而共军战前数量只有区区五万余人,而战后则达到了一百二十七万。其中,野战军:六十一万;地方及后方机关:六十六万。
从总体数量看,一个在降,一个在升。但双方数字之比仍为三点四比一。武器装备更没法比,国军八十六个整编师(军)中,二十二个使用美式或半美式装备,加之日军投降后留下的大量先进武器,国军一夜暴富,一跃成为了现代化部队。共产党军队虽也缴获了部分日军的先进武器,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处下风。
然而,数字有时候并不能代表一切。经过一年的战场较量,天秤又一次开始倾斜了。
内战之初,蒋实行的是全面进攻。结果,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占领的区域过大,不仅分散了兵力,且各地均吃了败仗。
为了扩充兵源,蒋一口气把汪伪的七个集团军收在了麾下,重新封了官,加了爵。并集中优势兵力向山东、陕北两大根据地发起了攻击。
汪伪七大变色龙之一的郝鹏举,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重新启用的。
郝鹏举,幼名勉,字腾霄。先后投靠过冯玉祥、蒋介石,曾任第三十军参谋长兼第三十师副师长、代理师长、淮海省长等职。
抗战期间,曾公开投汪。抗战胜利后,又转而投蒋;四六年初,率部进攻山东解放区,在陈毅等人的劝说下,率两万人在台儿庄起义,改为“中国民主联军”,郝为总司令。
改编后,郝率部到莒县驻扎,并发表了“中国民主联军退出内战、拥护民主的宣言”。可仅仅过了一年,见国军日盛,随之又投进了蒋的怀抱。
郝喜欢舞文弄墨,投诚时曾在《大众日报》上表过忠心:“人民要我们流汗,我们就流汗;人民要我们流血,我们就流血”。“全军愿与八路军、新四军携手并肩,作神圣的自卫战士”。
也曾在《大众日报》上发过一首诗,题目是:“为我将士不受蒋介石利诱阴谋而作”。
诗曰:
仲连何事不帝秦,
守义羞作独夫臣,
岁月悠悠千年后,
大王忽起东海滨,
赎武秦皇获后继,
媚戊宋桧结前因,
借刀腰斩东西夷,
行屠血殴南北邻。
多处田园传战鼓,
几家骨肉浸沙尘,
十室不见犬当户,
百里难闻鸡叫辰。
呜呼仲连逝已远,
典型夙昔贯天人,
铁肩担起兴亡责,
赤手誓将正义伸。
单从赋诗看,此人的确有才,可惜心术不正。他一面向党和人民表忠心,一面加紧备战。甚至借反正一周年纪念活动为由,请陈毅出席,企图加以诱捕。可惜,陈未赴会,其阴谋没有得逞。
郝怕露馅儿,随暗中接受了国民党鲁南绥靖区司令兼第四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之职。一上任,郝便露出了獠牙,一举诱捕了解放军代表朱克靖、康宁等四人。并于当夜擅自率部撤往海州蒋管区。次日,便发表反共通电,宣称“还军于国”。并愉快接受了“进剿”解放区的反共使命。
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郝率部向陇海东段的白塔埠、大新集、蒜湖地区发起了进攻。
此时,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刚刚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粟正打算找个软柿子捏一把庆功呢,郝便自动撞上了枪口。
刚参加完鲁南战役的华东解放军,借着胜利的余威纷纷请战,但都被陈、粟否了。
陈毅说:“杀鸡焉用牛刀?”于是,命韦国清的苏北兵团第二纵队四、九两旅向敌发起了反击。
接到命令后,二旅由驻地郯城马头星夜兼程,奔袭白塔埠。次日晨,便将郝部团团包围了。激战一日,全歼郝部主力,生俘郝鹏举,残敌向海州狂遁而去。
都说“人要脸,树要皮”,可郝这个人还真不要脸。被押至临沂后,竟死皮赖脸地嚷嚷着要见陈毅。
陈毅也不是善茬子,当面严厉斥责其背信弃义后,即兴作《示郝鹏举》一首,以示训戒:
教尔作人不作人,
教尔不苟竟狗苟。
而今俯首尔就擒,
仍自教尔分人狗。
郝接诗一看,立马耷下了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