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华 ’望诊思疗’法“创立人—周伯良
民间对周伯良的一句顺口溜:求药刚出门,病好一大半。
正邪相争,人体要对任何一个病灶发起攻击,都需要蓄积能量,一般情况,如果病灶的危害大,身体会蓄积一点能量就发起一次进攻,然后再蓄积再进攻,会持续不断的攻击,将其消灭。
过程,完全决定人体气血的强弱,有可能是边打边进,因为病灶的毒素不断被排出,会表现出排病的反应。我们如果不清楚这是正气在战胜邪气,排出致病因素的反应,反而认为是生病了,是人体被细菌病毒攻击了,就吃西药止住了这些排病反应,就会让身体受到更深的伤害,不仅排病过程被打断,今后要再发起攻击就会更费力。
当然,有可能是正不胜邪,边打边退。此时身体也不会放弃抵抗,一边退一边打,它是节节败退,而不是一下子就垮掉,比如它可能是由太阳经退到少阳经,再退到阳明经,继而太阴—-少阴一厥阴,身体退到每一个节点上,如果正气不足,都很难发生逆转。身体每退守一步,都是被病程欺负一步,疾病就会加深一步。
这过程中,因为身体没有放弃抵抗,也会表现出排病症状。这时候,人体因为疲于应付毒素的攻击已经生病了,继续下去将危及生命。此时如能得到外援的支持,补足气血,或者人体能够停止所有耗损气血的活动,让身体专注在抵抗上,也许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但如果只是终止了排病症状,则会让疾病再往里传导。身体节节败退的过程中,如何截断扭转,反败为胜,这是六经辨证的思想。
当然,不是思想正确了,方法对了,就可以救天下的命。
身体在节节败退过程中,如果已经退无可退了,此时哪怕得到外援的支持,大夫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帮助身体补足气血去抗争,内部能够停止一切损耗气血的行为,专注于抵抗,那还要看这场战争的恶化程度。
要看身体原来的能量,是否能够支撑到新能量的补充到位。如果身体没有给,大夫或自己留足这个时间,那么,也是无力回天的。
顶级中医奇才: 周伯良
总说性命攸关,性和命是连在一起的,“性”就是你种的因,就是你平时的行为习惯,对身体的耗损程度,你的性格;“命”只是果,是所有的“性”加起来的综合结果。能否救命,要看“性”是否给“命”留有余地。
有一种情况,就是最后的抵抗,眼看身体就要被完全打败,不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此时,身体会调集所有气血能量,对致命的致病因素发起全面反攻,一般来说,胜败在此一举,要么否极泰来,出现逆转,要么耗尽气血能量,无力回天,生命回光返照,但转瞬就被吞噬,彻底消亡。
最后的抵抗是人体最后逆转的希望,此时,“泰”会不会来,要看身体的阴阳是否能交合,大夫也难判断,身体的气血能量只是一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还有很多影响逆转的因素,很难作出预判。
大实之人有大虚之象,大虚之人有大实之象,看上去身体壮实、红光满面、声如洪钟的人,也许潜藏着极大的危险;看上去瘦弱无力、面色不佳的人,也许是为了护住身体的真气不外泄而表现出的假象。比如外强中干的鸠摩智,比如瘦弱无为的扫地僧。
对人体疾病的认知,永远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没有非此即彼的绝对。中医治癌高手周伯良谈:
正邪相争 争输了就是病
专访:中华 ’望诊思疗’法“创立人—周伯良
民间对周伯良的一句顺口溜:求药刚出门,病好一大半。
正邪相争,人体要对任何一个病灶发起攻击,都需要蓄积能量,一般情况,如果病灶的危害大,身体会蓄积一点能量就发起一次进攻,然后再蓄积再进攻,会持续不断的攻击,将其消灭。
过程,完全决定人体气血的强弱,有可能是边打边进,因为病灶的毒素不断被排出,会表现出排病的反应。我们如果不清楚这是正气在战胜邪气,排出致病因素的反应,反而认为是生病了,是人体被细菌病毒攻击了,就吃西药止住了这些排病反应,就会让身体受到更深的伤害,不仅排病过程被打断,今后要再发起攻击就会更费力。
当然,有可能是正不胜邪,边打边退。此时身体也不会放弃抵抗,一边退一边打,它是节节败退,而不是一下子就垮掉,比如它可能是由太阳经退到少阳经,再退到阳明经,继而太阴—-少阴一厥阴,身体退到每一个节点上,如果正气不足,都很难发生逆转。身体每退守一步,都是被病程欺负一步,疾病就会加深一步。
这过程中,因为身体没有放弃抵抗,也会表现出排病症状。这时候,人体因为疲于应付毒素的攻击已经生病了,继续下去将危及生命。此时如能得到外援的支持,补足气血,或者人体能够停止所有耗损气血的活动,让身体专注在抵抗上,也许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但如果只是终止了排病症状,则会让疾病再往里传导。身体节节败退的过程中,如何截断扭转,反败为胜,这是六经辨证的思想。
当然,不是思想正确了,方法对了,就可以救天下的命。
身体在节节败退过程中,如果已经退无可退了,此时哪怕得到外援的支持,大夫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帮助身体补足气血去抗争,内部能够停止一切损耗气血的行为,专注于抵抗,那还要看这场战争的恶化程度。
要看身体原来的能量,是否能够支撑到新能量的补充到位。如果身体没有给,大夫或自己留足这个时间,那么,也是无力回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