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判断决定行为走向 85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构成,人类社会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取舍也有两个标准,这就是利益与道义。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将利益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行为标准,他们认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故而尔虞我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利益链条构筑起社会关系的大厦。道义至上的价值观则正好相反,他们以道义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行为标准,故而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以身殉道,以德报怨,正如孔子所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如闻天祥所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教育就是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指导生命实践,在道义面前当仁不让,见义勇为,以德配天;在利益面前,合作共赢,互利共荣,和谐共生。
孔子曰:吾道以一贯之。以道义为价值核心而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思想决定行动!自古以来,东方人重视思维层面的战略运用,西方人重视技能层面的战术发挥。然而近代一百余年来,中国人逐渐形成了错误观念,即学习劳动知识、劳动技术、劳动能力等战术细节比学习虚无的战略思维方式更重要,其实呢,此谓本末倒置矣!

价值判断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走向。思维是什么?思维不单纯为思考,也不纯粹为思考的简单升华,它是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意志能力、平衡能力等在为人处事上的综合体现。文以载道,大化天下,道、德、仁、义承载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道义德行教育,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德配天、知行合一的教育。中华文明七千年以上,三皇五帝三王诸子等历代圣王圣哲为人民提供的教育是道义教育、智慧教育、战略教育。这些教育策略让人学会符合天道的价值判断与思维方式,以道贯之,以心探物,以德化心,以心蓄仁,以仁行义,以义相礼,礼治天下。策之所致,民之所用,教之所由,慧之所归,以正确思维方式创造的智慧财富可以无限丰富!但以个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却极其有限。
《诗经》曰: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价值判断就是指引我们应该构筑什么样的生命蓝图,思维方式犹如大脑中已经勾勒出的生命蓝图,而行为走向则是将理想蓝图通过实践变为现实的过程。由之可见价值判断决定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行为走向,所以人生教育应以树立正确三观为上,先明理,后做事,从战略思维走向战术应用,毕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总编简介:
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大学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佛学、国际关系学及战略学业余研究与爱好者,志愿与天下有识同仁鼎力助推华夏文明回归世界历史中的本尊正位,共推民族文化重立大国自信与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毕生之力。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