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增刚
我上高中时,同桌李同学从来都不和女同学交往,女同学问他题,他常常告诉了我,让我传给女同学。因此,曾一度他让男同学嘲笑呢。
其实我们初中也是同学,他初中也从不和女同学交往。我记忆深刻的一次是我们上高一时,他爸依然在我们乡上当文书,一次,他偷偷地把他爸办公室的抽屉打开,给我的扶贫单上按了公章。
我高一留了一级,后来就和另外一个李同学坐到一个班了。这个李同学是石涧川人,小学四年级时曾是我父亲的学生,我当时是五年级,时而看他交到父亲办公室(同卧室一块儿)的数学作业,我就说他是一个成材的苗子。
这个李同学也从不与女同学交往,女同学问他问题他常常害羞地不说。甚至不同女同学走一条路。一次放了学,一个女同学走在我们几个的前面,我同张同学跟在快步走的李同学后面走,张同学悄悄地告诉我说,你看李同学走到前面那个叉路上,绝对要从另外一条路走。我说,不会的,他从另外一条路走不是远路了吗?张同学说,咱走着瞧。出于天大的好奇,我们盯着李同学,果然李同学走到叉路口走向了另外一条路了。我真是搞不明白,便问张同学,这是为啥吗?张同学说,“你没看见李同学前面有个女同学吗?”“有个女同学咋了?”“他怕人说他的闲话吗!”这件事真的让我记了几十年了。李同学高中毕业,补习了一年,考上了陕西中医学院本科,后就业于商州区某医院,就业之后依然踏实学习不止。
无论是上高中还是出学后,我同李同学关系都十分好。他在上大学期间,假期回故乡后,我数次去他家,我们相谈甚欢,他给我还开过药方呢。
人高马大的安三平是我在宁海打工时,一到亚利电池公司(后改为豹王电池公司)就认识的。刚认识时,我觉得他的气质各方面就是不行,好友同事都责怪我,你咋认识那个人吗!大家不知道,他曾经背过工友在换衣服时,竟然脱光了,让车间主任在他后面敲着说:“咋是那货吗!”
但也是缘分吧,后来的近三年的时间内我们几乎形影不离。走遍了宁海的山山水水,宁海的一草一木记下了我们的友谊。
他在电池厂一直干着人工入环的又脏又累的苦活,我干过质检,在自动化车间筛过粉,在包装车间校过电池。
我刚到电池公司时快到1997年了,我23岁,他38岁。他是长安县(区)人。他说他高中毕业,一直在家务农,时而打打短工,他媳妇看他挣不来钱,引着他们唯一的女儿(两三岁的样子)跟人跑了。之后,他就没有种庄稼,一直打短工。
一天他在长安区的一个尼姑庵干活,一个尼姑看上他了,这个尼姑也是高中学历,他觉得配不上人家,他没有同意。他说,人家30多岁,高高的个子,长得漂亮,气质也好,他自愧不如。这个尼姑正好是宁海人,她认识亚利公司的厂长,给他介绍了工作,他去之后,还送他了一床被褥。
许多年之后,我同三平失联了,我同我媳妇去长安区找了三平,见到了他大哥,他大哥说,三平去山东打工了,说当年三平同意了那门亲事的话,一辈子就不用奔波了,人家可能是暂时出家的,人家的条件好得很。当时我们一块看了三平盖的没有装修的平房。
后来联系上三平之后,他同他的对象来西安找了我。他说豹王电池公司已被老板卖了,他同他媳妇在山东给一个人养兔子,他媳妇是别人介绍的,烟抽得厉害。当时我建议他在西安用三轮车卖卖菜卖卖水果做做小生意不要去外地了,他后来还是去了山东,我们再次失联了。
我可能会对两个李同学说,咋那么怕女同学呢?会抱怨三平,错过了一桩好的姻缘。其实,对于女性,我也是胆怯的,在南方打工时,那里的姑娘们,给我取的外号叫“木头人”,“傻瓜”,“呆子”,“正人君子”呢。
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这些怕女人的人总是就相遇在了一起,总是就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在岁月的深处,我总会把他们一次次地记起!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3.6.20.21:41于西安电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