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文学的魅力
高山流水
一、《诗经》与离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学则是她最具魅力的载体。先秦时期出现过《诗经》和楚辞,它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文学成就之一。
《诗经》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与其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
《诗经》有305篇,内容有风、雅、颂;写法有赋、比、兴。
风:《诗经》有国风,共收录160首诗,都是民间歌谣,歌唱男女恋情,描述各地风土人情的诗;
雅:《诗经》中的雅诗分为《小雅》与《大雅》,共收录105首,都是宴会及郊庙的乐章;
颂:包括《周颂》、《商颂》、《鲁颂》是敬天祭主的乐章。颂就是“容”,是载歌载舞的意思;
赋:就是叙述和描写,直接叙述和描写一件事;
比:就是比喻,在《诗经》中用的最广泛的有明喻、隐喻和借喻等;
兴:是启发,也称为起兴,它是诗人见到一种景物,触动了他的心事和感情而发出的歌唱。
《诗经》凭什么成为儒家的经典?简言之三个字:思无邪。孔子读《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虽然它写爱情,但能保持适度,能在“礼的约束”范围内,后人更是把他的意思延伸为“温柔敦厚”。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写战争、战事,写农民疾苦和贵族贪婪的诗,如《秦风》《无衣》说的是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等。《诗经》作品大都产生上起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下迄春秋中叶(约公元7世纪)。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诗经》是不可不读的要籍。这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诗歌总集是奠定中国文化基础的重要基石。读《诗经》就是同古人对话。
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江汉一带的南方兴起的一种新体诗,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即后人所说的“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楚辞之称,始于西汉。
楚辞,尤其是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篇作品。
朱熹说:“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慨,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涉江》记叙了作者流放途中的一段行程,抒发了自己守道不渝的决心。《哀郢》据王夫之说,是作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占领郢都之时,詩中对国家破亡,人民播迁感到极其沉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其结尾的乱辞说:“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橘颂》一篇,以美橘之德而自喻。《天问》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一口气提出了172个问题,包括宇宙的形成,天地的开辟,日月星辰的运行等自然现象,也包括人类远古的神话传说,朝代的兴亡等社会现象。在这些问题中,作者对旧说异闻,天道天命提出了大胆怀疑,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心情。《九歌》是组诗,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作品。
诗人采用人神恋、人鬼恋、神鬼恋等形式,寄托自己对楚国的忠贞不渝,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国殇》则是一首悲壮的爱国主义赞歌,它祭祀的对象是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作品通过对楚军将士英雄形象的勾勒和战斗场面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楚军将士的勇猛姿态和至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离骚》更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杰作,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抒情诗。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他追求光明,追求美政,向往天下统一,关心民生疾苦,主张举贤授能,希望修明法度。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君国;在位时竭忠尽智,力图振兴楚国;被疏后把个人的进退、生死置之度外,仍然心系君国。《离骚》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与精神,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巍然屹立的丰碑。
宋玉是屈原之后的著名楚辞作家。《九辩》的思想内容,在揭露社会不平,强调洁身自好等方面,与离骚有相通之处,,但它自哀自怜的成分较多。与离骚相比,在思想境界的高低方面,不可同日而语。
离骚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离骚始终贯穿着诗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而当最后理想不能实现时,诗人又表示了以身殉国的坚强态度。二、极大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诗经》的比是以物比物,而离骚已经把简单的比兴发展为象征体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成为后代诗词创作的一种传统。
屈原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崇高地位和影响,在文学创作中所运用的大胆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七律.咏荷(新韵)
高山流水
满塘荷色展娇篇,丽日魂生碧水间。
根在江湖梦犹远,叶承绿素气超然。
烟波十里天香洒,文海孤评妙语诠。
洗尽铅华君自节,一溪渥绛万人耽。
第三句拗救
七律.镜子
高山流水
貌同壁月质为晶,生作千家细柳兵。
秦阙高悬王法峻,唐臣直谏帝修明。
未疏风节谀权贵,更洗铅华护本贞。
能使衣冠归汉化,今来古往汝之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