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的柳
文/刘彦军
慈云寺的山门前有十多棵高大的柳树,如同护法一样守护着清幽的慈云寺。粗壮的树干、上扬的枝杈苍劲雄浑,如怒目的金刚;下垂的枝条绵柔飘逸,似菩萨低眉。
向阳的枝条错落有致的掩映着红墙青瓦牌楼似的山门,愈发让信众感到寺院的庄严神圣。背阴的枝条肆意的生长,有的越过高墙去抚摸钟楼鼓楼的红窗青瓦。它们只是调皮的抚摸,无意阻隔晨钟暮鼓的传播,只想晨钟响时起舞,暮鼓住时安息。偶尔它们会在风的鼓动下有意的拂动钟鼓楼飞檐下的风铃,让它们发出叮咚的优雅之声,如安神的禅乐,使人一心清净,万虑俱寂。

成名百年的慈云寺,位于扶余市蔡家沟镇,百年间多次扩建。九十年代末,与慈云寺比邻的蔡家沟镇中心小学校园土地划归慈云寺,一起归入的还有那棵校园内的柳树。这棵柳树和慈云寺山门前的柳树树龄大体一致,不同的是它是孤单的一棵,突兀的矗立在校园靠前的位置。不知道校园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棵柳树,而且任其生长,也许是校方有意让学生体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而有意栽植,亦或是当初插立的挂钟木柱,生根发芽,积年累月,成为今日的参天的大树。也许是突兀,柳树愈发显得高大,如一座活的雕像,风来迎风,雨来挡雨。它是幸运的,生长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慈悲之地,尽管和新建的殿堂毗邻,也没有人伤它一根枝叶。任凭它享受天地的福泽自由的生长。

也许是性情使然,亦或是宿世的缘,我很喜欢这棵柳树。第一次见到它是夏日,在略显杂乱的建筑工地前,一棵五六层楼高的孤单的柳树,在蓝天白云下突兀的矗立,枝繁叶茂,轻柔的柳条带着细长的柳叶随风飘逸。我忍不住驻足观望,惊喜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美啊!我把记忆里描写美好的词句逐一试过,发现所有的溢美之词都显得俗气,只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才能尽显柳树的孤傲、大气。
世间的许多事物,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平淡无奇的,看过就忘了!有的人却入目难忘,这应该是宿世的缘,与各人的喜好无关。就如慈云寺里的柳,我本来不喜欢柳树,只是因为初见时的驻足观望,才爱意暗生。以至于每次来慈云寺都会特意去看它,远远的看它的全貌,不分季节,小心翼翼拍它的写真照,深怕一时疏忽漏了一条柳枝亵渎柳树的完美。即使偶尔从树下走过也从未仰头上望,一次也没有,深怕仰头时一叶障目,迷失了柳树孤傲的美感。

卓尔不群的慈云寺里的柳在高大庄严的殿堂前自由的生长,传递着季节的信息。它以一己之身书写了柳树所有的优点,在我心里神一样的存在,是我的“木石前盟”,因而每次驻足观望都是心灵膜拜似的祈祷:愿所有有情众生生机旺盛、前程似锦!

作者简介:
刘彦军,吉林省扶余市人,微信名为流年,QQ昵称啸虎。前半生习文为师,取消民办教师后,弃文务农。喜欢传统文化不得甚解,喜欢追忆先人不得其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