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
胡文美
年年端午节,岁岁见骄阳。
旧恨新愁在,汨罗流水长。
端阳吟
熊林
时逢端午雨纷纷,祭奠忠良屈子魂。
米粽凉糕香万户,花符艾草佑千村。
七绝•祭屈原
国球彩虹
米粽香浓情意绵,龙舟竞渡祭屈原。
先人已去英魂在,天问离骚万古传!
(二)
端午龙腾汨浪翻,每逢此日祭屈原。
清风傲骨离骚美,华夏千秋仰圣贤。

端午节r
董老诗
棱角分明惹醉怜,裹身芔衣祭先贤。
滚腾沐浴炼成熟,留得千秋万古传。
端午
熊林
江南碧水赛龙舟,塞北田园灸草稠。
米粽凉糕锅里煮,祥符艾叶挂门头。
题香囊
韩菲菲
五彩花缨玉络长,骚人常抱芷兰香。
驱污去秽留清气,一缕芳魂驻吉祥。
端午日
韩菲菲
又见英魂背影留,孤舟烟雨几多忧。
涛声吟叹长歌起,明月江波映楚洲。

【端午吟五首】
文/高世英(草漭)
端午竞渡
摇碎江波数十程,龙舟祭渡喊声声。
汩罗千古风涛急,汇入人心作鼓鸣。
端午读骚
端午翻愁总黯伤,漫搜骚韵入新藏。
芷兰或可驱酸气,换取豪情壮胆肠。
端午寄思
吟骚每致鬓霜稠,端午临江更觉愁。
千古冰轮曾共照,抱兰野哭祭龙舟。

端午怀古
再翻骚赋动情吟,文魄诗魂万古钦。
爱国空怀天下事,谗言惑贬楚王心。
兴邦变法垂经史,破旧图强振聩喑。
端午汨罗伤屈子,冲舟扬桨演浮沉。
端午遣怀
天问离骚几许忧?汨罗流水最知愁。
挂符煮粽怀香草,击鼓招魂放彩舟。
报国良臣千古在,乱朝贼子一时休。
情关今日吟前事,谁把昏贪当耻羞?
端阳前浦东阴雨初霁
邓嵘
梅黄子熟暑初萌,噪鹊时鸣远客惊。
晓雨方停岚雾散,白云劲扫碧天晴。
游园不忍伤青艾,移步犹堪踩落英。
忽念归舟何日发,遥知雪浪一江横。

七排律 情寄端阳
寒风(内蒙)
艾草幽幽蒲叶芳,飘香米粽又端阳。
尖尖彩缀驱邪戾,密密花绳绕瑞祥,
沐浴晨溪容貌美,擎杯黄酒体身康。
传承屈子怀忠志,告慰先贤祭社良。
又念离骚伤旧事,再提汨水话沧桑。
龙舟擂鼓灵均悼,波浪滔天声韵狂。
悲烈千秋垂泪颂,英明一代仰头昂。
凄凄节日民间续,风俗传承万古长。
端午吟
宁玉德
转眼又闻粽飘香,雄黄琼浆任品尝。
艾草青青门前挂,五彩丝线绣香囊。
千帆龙舟竞争先,鼓角催阵当自强。
屈平精神代代传,汨罗江水万年长。
端午节感怀
文/秋月
匆匆岁月又端阳,小巷宽街溢粽香。
艾草悬门驱疫疠,丝绳绕腕保安康。
云萱纸上吟忠烈,墨砚池边祭俊良。
正气长留千古颂,英魂不灭汨罗江。

明志 写在端午节
曹瑜
立节端阳礼数虔,情凭感念敬忠贤。
长存正气承仁义,追远高风颂屈原。
自古良刚荣载典,于今孝德广传延。
存留美俗祥和报,善顺民心厚道坚。
七律•端午节
乔峻岭
天长五月又端阳,米粽凉糕入口香。
艾草薰烟消病毒,菖蒲扎剑护厅堂。
迎人彩线拴祥瑞,点额朱砂佑福康。
碧水龙舟奔彼岸,歌章爱国筑辉煌。
七律·端午节
姜满成
宝贝金河泛绿涛,朱门挂艾鼓蛙逃
青青粽叶玉团裹,片片凉糕糯米熬
天问九歌传世代,汨罗江水叹离骚。
雄黄烈酒蛇娘醉,千古传书展骥豪。

七律·端午纪念屈原
赵建英
五月端阳泪湿巾,罗江汨水悼灵均。
荷囊有意寻良策,艾草无边系国民。
汉赋流传今古事,楚辞浪漫圣贤臣。
难酬壮志长离去,一代忠魂励后人。
端午
重华
抱石投身向汨罗,神州处处泪滂沱。
忧民谏弊剜顽疾,为国除污斩病疴。
一曲离骚由放逐,三分楚体不蹉跎。
龙舟岁岁争先渡,万古丰碑立浩波。

七律·癸卯端午煮粽有成
福江
巧手包成黄米粽,文火煮就一锅香。
糖稀半盏堪回味,古韵三章可佐肠。
且唤儿孙吟橘颂,但将家国刻心房。
身无软骨人长久,腹有豪情老也狂。
端阳节
杨天喜
端阳节到百花红,柳绿蛙鸣鸟雀哄。
大地生辉携爽气,神州斗色壮雄风。
离骚自有诗心细,伍子安知世事空。
仲夏登高怀日月,江山永固万年同。

端午有怀
胡文美
汨水滔滔不记年,长流何洗九重冤。
美人香草无君识,天问离骚有众怜。
角黍新丝缠五色,龙舟老桨鼓多番。
忠魂屈子千秋在,世上诗俗百姓间。
端午吟
雪莲花
五月相逢庆端阳,千年习俗粽飘香。
龙舟竞技荧屏跃,词赋传承屈子殇。
雄酒斯文含涕泪,离骚大雅吐心肠。
虔诚祈雨知音会,爱国犹民华夏强。
七律•端午节忆屈原
谪仙
离骚一曲忆诗祖,屈子精神耀九州。
抱石沉江山月晓,含冤泪水汨罗流。
龙舟击楫千层浪,艾草飘香几度秋。
浩气长存今古见,英名永驻后人留。

七律·端午
文/贾 明(内蒙古)
仲夏迎来端午康,家家糯米粽飘香。
文人继韵诗情广,墨客挥毫兴致长。
默祭忠魂真爱国,书吟义骨颂歌扬。
望乡心愿风调顺,思故再期盛世昌。
长春伊通河端午节首届龙舟赛有贺(新韵)
张贵信(镇赉)
搏浪龙舟泛锦鳞,伊通水域竞师军。
潮平桨动来天地,观者涛声醒鬼神。
力透帆间共工觉,雄逼岸土草虫闻。
关东汉子挥双臂,拔去魅魑驱楚云。
(共工,神话传说中的水神)
端阳
菠萝吹雪
屈子高标谁复加?椒香粽意万年夸。
怀丹荐爱心牵庶,掩涕部衷血染霞。
岁到孤哀书不尽,诗成国祭泪无涯。
龙舟此致端阳酒,酹老滔滔慰浪花

七律·端午节感怀
孙有
汩罗江上轻舟祭,仲夏端阳拔艾忙。
南北回眸钦屈子,古今满腹敬忠良。
家家米粽甜心爽,户户凉糕入口香。
爱国情怀扬后世,冰魂雪魄永流芳。
七律·夏至端午吟
孙有
夏至来临端午到,日高昼转夜微长。
闲翁避热寻幽急,老妪随风觅纳凉。
昨晚床前听小雨,今晨户外沐朝阳。
清汤入口精神爽,米粽充肠气色強。
七律·夏至逢旱
孙有
春归日久没雷声,风捲浮云无雨情。
绿草梢黄坡减翠,青田叶萎垄加倾。
千家企盼甘霖降,万户惟期玉露生。
去岁曾经畴干裂,今年又遇旱横行。

端五吟
亢有生
仲夏五月端午临,传统习俗延古今。
五色花线系颈腕,艾草黄酒驱邪瘟。
龙舟竞发粽飘香,怀念屈原斥奸佞。
正气浩然净环宇,蛇蝎五毒遁无踪。
七律 安康
韩俊清
端午家家粽子香,太平步步入新章。
牵情彩线苍生福,兴足灵风盛世昌。
赤县军民时捧日,神州上下问安康。
九歌史记千秋叹,一诵离骚万古长。
端午来临有感
李金瑞
端午来临凉糕甜,米粽扑鼻众爱见。
五色彩线身上系,驱瘟避蛇体安全。
艾草香叶洗脸面,蚊蝇薰味避而远。
药性开郁银针灸,祛湿滋阴益养颜。
符样花多门楣匾,再插艾香馨家园。
艾符喻意民传承,互爱互扶暖人间。
张皋古镇大戏演,抬阁挠阁游大街。
观众如潮尽情赏,喜笑颜开乐翻天。
江南龙舟金黄艳,一鼓作气勇当先。
深怕鱼类吃屈公,扔江食物喂虾蠏。
离骚九章天问遍,不见人影江中现。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也思念。
传统文化流传远,为了纪念爱国贤。
饮恨投身汩罗江,浩气长存映日月。
国泰民安人遂愿,老天称心甘霖泄。
庄稼立马有生机,长势喜人绿鲜艳。

端午吟(外一首)
宁玉德
转眼又闻粽飘香,雄黄琼浆任品尝。
艾草青青门前挂,五彩丝线绣香囊。
千帆龙舟竞争先,鼓角催阵当自强。
屈平精神代代传,汨罗江水万年长。
及时雨
宁玉德
癸卯仲夏现异常,南方数省暴雨降。
伏天未入温超高,塞北连日生旱象。
昨晚雷鸣电闪急,甘霖喜洒地满墒。
旱情缓解众生乐,端午安康精神爽。
七律 端午节悼念屈原
韩俊清
端午民情不负天,龙舟予意至今传
离骚一曲吟孤愤,史笔三清白日悬。
万古文章忧国志,千秋正气尽忠坚。
精神入咏成诗赋,岁月流芳可敬贤。


卜算子·祭屈子
文/天行健
屈子太心酸,欲与江神诉。神自不如百姓亲,阻断魂归路。
贪腐蛊君心,一任群魔舞。唤醒民心革命潮,短见何其苦。
端阳节
杨宝林
每到端阳节,飘来粽叶香。
龙舟今日渡,百姓整天忙。
〔仙吕•醉中天〕端阳忆屈原
杨宝林
汨水龙舟放,江米粽飘香。英气豪侠万古扬,屈子为民唱。诗卷篇篇锦章。鬼神难忘,千年绝响流芳。
〔黄钟•人月圆〕端午感怀
杨宝林
端阳假日龙舟放,汨水碧茫茫。锣声嘹亮,鼓声震荡,彩绣飘扬。【幺篇】离骚绝唱,九歌欣赏,辞赋流芳。屈原故里,江南粽爽,艾草飘香。
北曲 正宫•小梁州•端午节悼屈原(押江阳韵)
文/贾 明
时光流逝又端阳,艾草飘香。国人拜祭缅怀长,龙舟漾,水面粽抛扬。
【幺篇】
屈公爱主情悲怆,敬言常谏楚怀王。遭罢官,心绝望。成仁身献,投进汨罗江。
鹧鸪天 . 天问
叶向光
五五端阳粽叶香,当年屈子汩罗江。古来忠正多遭难,流水何知善恶常。
花滴泪,蕊先伤,几时能会丑消亡?惟知粽美龙舟赛,谁为忠魂祭祀忙。
长相思 · 端午拾韵
赵金良(内蒙)
粽亦香。艾亦香。催鼓龙舟激浪忙。思原寸断肠。 生性刚。殁性刚。痛惜心身累累伤。楚辞万古芳。

梁汉武书法



高世英书法


靳崇文书法


许金星书法


叶向光书法


国韵芳墨阁绘画




